“冬至大如年”,蘇州人過節(jié)通常是過今天的——也就是冬至夜。今年從觀前街元大昌門口排隊去零拷冬釀酒的人,更是夸張地排到了珍珠弄。他們或拿著雪碧瓶或拿著燒水壺,再冷的天也好,再大的風(fēng)也罷,他們依然排著隊,裹著大棉衣,大口呼著氣,卻笑得格外走心。
那么從古至今,文化人的冬至是怎樣的?
白居易的冬至是孤獨(dú)寂寥的,他在《邯鄲冬至夜思家》中寫著:冬至佳節(jié),我在邯鄲客棧,看著別人闔家團(tuán)圓,自己卻只能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自己相伴。
畫家趙愛華的《冬至》畫作卻是美麗多樣的,她透過平靜、無聲的枝條,以冬至鋪開冬的畫卷,為春伏筆,為夏磨墨,在秋日構(gòu)思,在冬日繪就……展示自然的有序更迭、生死相依、得失相輔。
而兒童文學(xué)作家王早早的冬至卻是可愛萌萌的,因為她特意將中國12節(jié)氣繪成了一本兒童圖畫書,名叫《冬至陽生春又來》,書里盡顯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還有兒童生活玩耍的樂園。
蘇州人除了夜晚吃鹵菜、喝冬釀酒是個“講究”的吃貨外,冬至文化也不甘示弱啊,2017年“姑蘇·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節(jié)系列活動“書畫雅會”在菉葭巷52號的泓畫廊開展。這次的展覽以松、竹、梅為主,主客兩人坐在一起品茗暢談、其樂融融,給我們的冬至夜增添一份文化氣息,活動也會持續(xù)到周六(12月23日)。
吃一塊羊羔,喝一碗冬釀酒,聚一個家庭,我們蘇州人過冬至,過的是節(jié)氣,更是闔家團(tuán)圓。 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