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大門
隨著《覺醒年代》電視劇的熱播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再次成為關(guān)注熱點。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在我國近代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和作用,對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位于保定市金臺驛街原保定育德中學舊址。
育德中學始建于1907年。是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發(fā)祥地。運動的主要倡導者李石曾是保定高陽人。1917年秋在保定育德中學附設(shè)了留法高等工藝預備班。革命前輩劉少奇、李維漢、李富春等湖南學生就先后畢業(yè)于此。
來館參觀人員仔細聽取講解
全國的有關(guān)文物史料,多已收集到紀念館。
參觀人員仔細觀看歷史照片
參觀人員認真聽講
為了發(fā)展中法友誼,促進中法文化交流,1916年在法國成立“華法教育會”。
歐樂(1849——1928)任華法教育會法方會長;蔡元培(1868——1940)任華法教育會中方會長;李石曾(1881——1973,保定高陽人)任華法教育會中方書記。
該會以“勤于工作,儉以求學,以進勞動者之智識”為宗旨。
旅歐中共黨團組織負責人
周恩來等同志合影
展室畫面
在法國的工作埸景
何長工等學員在法國的留影
湖南留法老學生
蔡暢等合影
陳毅等合影
1919年9月,劉少奇進入保定育德中學附設(shè)留法高等工藝預備班第三班學習。后因故未赴法。
李石曾的照片
學員在法國留影
湖南籍部分學員在保定合影
湖南學生賀果,在日記中詳細記載了毛澤東等人,專程從北京到保定看望育德中學留法預備班學習的湖南學生。
展室一角
為中國革命獻身的先烈
陳獨秀長子
陳獨秀次子
趙世炎
王若飛
羅學瓚
學員中的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
學有所長的專家學者
育德中學幼云堂。1936年,育德中學師生為緬懷第一任校興陳幼云,募資捐款修建的紀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