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養(yǎng)花的,應該聽過很多的關于養(yǎng)花方面的俗語,口訣之類的,都是一些老祖宗們傳下來的養(yǎng)花“寶典”。就像是我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花都是澆死的”,當時真的是不理解,等到養(yǎng)了2年花,才真正理解了這是什么意思,很多時候,你辛苦養(yǎng)出狀態(tài)的花卉,可能旱上半個月一點事沒有,但是一旦亂澆水,就會出現悶根,甚至黑腐爛根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在日常養(yǎng)護中是非常常見的。
澆水時,不光要注意花卉的習性,還要注意環(huán)境,氣候等,更重要的是,盆土的質量好壞,通風性能等,都是在澆水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一句“澆水三年功”就很好地詮釋了澆水的重要性,很多時候,可能是一次水沒有澆好,你的花卉就會出問題了。我想你也一定聽過這句話,“水多苗不旺,水勤花不開”。
這句話我們可以分開來看,“水多苗不旺”,應該是很好理解,就是花卉水澆多了,生長會陷入停滯,就算是一些喜水花卉,只要不是水培的,就不用離不開水分,適當的控水,還有助于生長發(fā)育,長時間有著充足的水分補給,盆土里的含氧量就會變低,就會出現悶根爛根的現象。而“水勤花不開”意思就是說,水澆多了,植物會下意識地吸收氮元素用來長枝葉,而抑制磷鉀元素的吸收,自然花朵就難開了。很多花卉,在花期前,要進行控水催花就是這個道理。
那么,老祖宗傳下來的一些澆水上的“口訣”有沒有用呢?當然是有大用的,下面小貴和大家分享幾句澆水方面的“口訣”。
1、干透澆透
這4個字其實能適用于絕大部分花卉的澆水原則,我們在家里養(yǎng)的一些常見花卉,基本都可以用干透澆透的澆水方式來進行澆水。一方面,就算是一些喜水花卉,也是有著一定的耐旱能力的,并不是不能缺水。而一些耐旱花卉就更不用說了。反之,水澆多了,讓盆土長時間處在潮濕的狀態(tài),只會讓根系出現異常,對植株本身的抗性也不好。再則,有些花卉,使用的盆土可能就是普通的田園土,疏松透氣性都差上一些,使用干透澆透的澆水方式,也是一種保護。
2、酸水旺苗
鹽堿地是長不出植物的,那些嬌貴的花卉,絕大部分都是喜酸性環(huán)境的,不僅需要酸性的盆土,平時澆灌的水最好也要是酸性水。而酸性水,像地下水,河水,雨水,發(fā)酵水等,都是酸性水,長期用酸性水澆花,才能苗旺花多。而我們平時基本都是自來水澆花,自來水的PH值不用說,肯定是大于7的,長期用自來水澆花,是盆土變堿化板結的元兇之一,因此,有條件就用酸性水澆花,沒條件用自來水時,也要先把自來水放置48小時,然后在里面滴上幾滴無鹽白醋,檸檬水等來酸化一下再進行澆水。
3、分時間澆
春秋季節(jié),溫度適宜,澆水沒有什么時間上的講究,可以在盆土干了之后就進行澆水,但是在夏季和冬季就要注意了。正常來說,夏季要晚澆,冬季要早澆。意思就是說,在夏季,最好是在傍晚之后再澆水,這時候,溫度下來了,澆水之后,經過一夜的蒸發(fā),排出多余水分,第二天溫度上升之后,不會有什么影響。而在冬季,白天和夜晚溫差巨大,因此在白天早些時候澆水,等到晚上溫度下降之前,盆土里的多余水分已經完全排出了。
4、看盆土澆
養(yǎng)花的盆土很重要,不光會影響到花卉的生長發(fā)育,還會影響到澆水的頻次。具體來說,如果盆土質量很好,疏松透氣,就算是多澆些水,也能快速排出,不會對植株的根系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是,如果盆土有板結現象,板結越嚴重,澆水就要越減少頻次,因此板結的盆土,水分排出會比較慢,一旦增加的澆水頻次,基本就能宣告這盆花的死亡了,這也是我建議大家做多2年,就要翻盆換土一次的原因所在。
5、花卉習性
這一點其實就是“喜水多澆,耐旱少澆”,這8個字就能完全解釋了。我們養(yǎng)護花卉時,第一件事,不是準備花盆,盆土,而是要先完全了解它的習性。然后根據花卉的不同習性,來制定一個養(yǎng)護方案,就像澆水也是如此,結合養(yǎng)護環(huán)境,氣候,盆土等因素來進行澆水的工作,就沒有問題了。
6、新成代謝
新成代謝快,就多澆水,新成代謝慢,就少澆水,甚至不澆水。也就是說,在休眠期要少澆水,不澆水,在生長期要多澆水。很多的花卉,習性的不同,會在夏季或者時冬季進入休眠期,這個時期內,它們的新陳代謝活動非常的弱,甚至會停滯,這時候,它們需求的水分是極低的,其自身的含量就夠它消耗了,因此我們就不需要進行澆水,或者是少澆。
結語:
澆水是一門技術,花卉不同的生理狀態(tài)下,澆水的量和頻次都是不一樣的,老祖宗傳下來的養(yǎng)花秘訣,澆水口訣,是真的有用,每次在準備給花澆水之前,多想一想這些話,說不定就能澆好花了,我是小貴,記得關注點贊,謝謝大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