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mmell’s disease是一種臨床相對少見的、具有特征性表現(xiàn)的疾病,在疾病發(fā)展的特定階段,PVP和PKP可以作為手術方法選擇,具有微創(chuàng)、有效緩解疼痛、部分恢復椎體高度、減輕后凸畸形和改善運動功能的作用?,F(xiàn)將一典型病例給予簡單介紹,以供醫(yī)學生和年輕同行學習討論。
75歲女性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甲減等合并癥,無激素應用
病史。
在家平地跌倒,腰背部疼痛,當?shù)蒯t(yī)院就診,胸椎側位X線(圖1)顯示胸12椎體完整,胸11椎體楔形變,給予口服鎮(zhèn)痛藥物治療,2周后疼痛基本消失,完全恢復受傷前活動及家務。
圖1 受傷時X線,胸11楔形變,胸12椎體完好
外傷4個月后出現(xiàn)腹部及腰背部疼痛,漸進性加重,影響活動,雙下肢無異常,再次急診就診,影像學資料顯示如下(圖2-4)
圖2 X線顯示胸12椎體內真空裂隙征,胸12椎體明顯楔形變
圖3 CT顯示胸12椎體內真空裂隙征
圖4 MRI顯示T1像(左)和T2像(右)胸12椎體內裂隙均為低信號,說明為“空氣”,椎體前方上下殘存骨質T1像低信號,T2像高信號,顯示骨梗死
老年骨質疏松女性患者,輕微外傷病史,最初X線無異常,外傷后疼痛消失數(shù)月(間隔期),延遲出現(xiàn)明顯疼痛及畸形,影像學顯示椎體內典型裂隙征,診斷為Kummell’s disease。椎體后方骨質完整,無神經(jīng)受壓及對應癥狀,應為II期。
Kummell’s disease II期患者,上下終板相對完整,疼痛癥狀明顯,仰臥位顯示椎體高度可恢復(CT和MRI椎體高度和X線對比),為緩解疼痛癥狀,可行PVP或PKP。
圖5 PVP術中側位,顯示椎體高度恢復,注意椎體前方魚嘴樣裂隙
圖6 PVP術中顯示骨水泥基本在椎體內部,填充裂隙,骨水泥上下及后方多處和椎體松質骨鉚定
術后腰痛即刻緩解,可恢復基本日常活動,2年后仍殘留部分腰痛,但不影響日常生活。
圖7 術后2年隨訪,椎體高度基本保持,無進展的后凸畸形,骨水泥無移位,原椎體骨質無斷裂,椎管無占位,神經(jīng)無受壓
1 術前仰臥位或過伸位椎體高度可恢復或部分恢復的患者,建議直接選PVP,因為椎體內裂隙已經(jīng)存在,無需再撐開,且球囊形成的腔隙容易使水泥成圓滑的團狀,不利于骨水泥和骨質間的鉚定,鉚定不足是骨水泥移位的重要原因;
2 此期患者患者并不是都適合PVP或PKP,術前認真分析椎體骨質情況,特別是終板破裂的患者,后者術后容易出現(xiàn)骨水泥連同離斷骨質一同移位;
3 PVP和PKP鎮(zhèn)痛效果不如單純壓縮性骨折患者,術前需向患者講明,且滲漏及骨水泥移位并發(fā)癥遠高于壓縮骨折患者,需謹慎對待。
從該患者影像學資料看,腰2椎體基本成線樣殘留,該椎體前方部分向前游離,后方部分對硬膜囊有壓迫,但患者未表現(xiàn)出明顯不適,該椎體是否同樣經(jīng)過像Kummell’s disease影像學表現(xiàn)一樣的過程?為何沒有癥狀?是機械(胸腰段與腰段運動不同)原因嗎?還是生理彎曲(胸腰段過渡節(jié)段或輕度后凸,腰椎前凸)原因?也許是Kummell’s disease自然病程一個階段或一種預后吧---
不足及錯誤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