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為異族入主中原,為了維系其統(tǒng)治,實行了嚴厲的控制,文字獄就是其嚴酷統(tǒng)治的表現之一。從規(guī)模和殘酷性上來說,清朝文字獄是歷朝歷代最嚴重的。
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有清一朝,順治帝實行了7次文字獄,康熙朝20多次,雍正帝20多次,乾隆帝130多次!而且乾隆把文字獄發(fā)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導致知識分子如履薄冰,文人們心口不一,三緘其口。
《中國文禍史》說:“清代文字獄持續(xù)時間之長,文網之密,案件之多,打擊面之廣,羅織罪名之陰毒,手段之狠,都是超越前代的?!?/p>
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清朝文字獄的殘酷。
有一個叫劉三元的人,此人是個瘋子,某日失口對人說:我乃漢室后裔,要眾官扶持。結果這個瘋子因此獲罪被殺。
康熙時期,因出版的《明史》有侮辱滿清的嫌疑,結果清軍將編輯《明史》的包括寫序、校對,甚至賣書的、買書的、刻字印刷的以及當地官吏全部誅殺,除此之外,還有數百人受牽連發(fā)配充軍。
雍正時期,一個叫查嗣庭因出了一道 “維民所止”德作文題目,結果雍正覺得“維止”兩字是“雍正”兩字去了頭。結果查嗣庭被折磨含冤死于獄中,兒子也慘死獄中,全族人遭到流放。
由此可見,文字獄的確恐怕,只要被扣上文字獄的,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性,但還是有人例外,此人就是孔尚任。
孔尚任,是孔氏家族的人。當時,清軍剛剛入關,需要穩(wěn)定民心,需要代表出來,于是孔家就被推了出來。孔尚任作為孔氏家族的人,也進了國子監(jiān)。國子監(jiān)是清朝的最高學府。
孔尚任成為國子監(jiān)之后,一直沒升職,官職多年原位不動,沒有提拔。于是他心中滿腹牢騷,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所以他將自己的滿腔怨恨和不滿寫進了他的《桃花扇》中。
《桃花扇》以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貫穿交織南明政權興亡始末。劇中融入大量南明興亡斗爭的場景,用亦戲亦真的手法展示崇禎死難、福王即位、閹黨專政、左寧南造反、江北四鎮(zhèn)相殺、東林復社反清復明活動、史可法壯烈殉國等圖景,可謂波瀾壯闊。
孔尚任最后要表達的意思是腐朽奢華所帶來的滅亡命運,對昏君佞臣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和鞭撻。表面上是寫的明朝晚期的衰敗,但實際上有反清的意味。一則這篇文章中透漏出了明朝遺民對明朝的忠誠;二則文章也從側面揭露了清朝統(tǒng)治者的血腥鎮(zhèn)壓和兇殘面目;三則他在書中不標順治的年號。
種種跡象、或明或暗的顯示出了孔尚任的借古諷今,更何況是對文字獄敏感的清朝統(tǒng)治者,所以,康熙皇帝聽了后,大為不爽,勃然大怒,認為這是嘲諷清朝,是文字獄,不僅罷了孔尚任的官,還想誅殺孔尚任的九族。
不過康熙不敢下這道命令,為什么?因為孔尚任的姓和出身,他姓孔,更是孔子的孔子六十四代孫。如果誅殺孔尚任九族,就意味著孔氏家族要全軍覆沒。當然,康熙更顧慮的是儒家文化是古代的統(tǒng)治思想。
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確實了儒家思想作為官方意識形態(tài)后,無論王朝如何更迭,這一套理論始終未曾改變。作為這套思想創(chuàng)始人的孔子自然水漲船高。
孔子在古代的地位究竟有多高?朱熹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意思就是上天如果不生出孔仲尼來,我們就生活在茫茫的黑夜里面。這個評價非常高,沒有孔子就沒有光明,孔子就給我們帶來了光明。
儒家和孔子地位的提升,孔氏家族的地位也自然無以復加。到了清朝時期,孔氏家族的地位更是迎來全盛時期。
清軍入關后,全盤承認孔氏家族在明代的一切特權,封孔子第六十五代孫孔胤植為衍圣公。衍圣公規(guī)定只能孔家的人擔任,世襲罔替,不僅班列閣臣之上,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宮中御道上行走。
由此可見,孔家的地位有多么的高??资霞易蹇梢哉f是從經濟優(yōu)待到政治優(yōu)撫全方位的。清朝幾代皇帝多次親臨曲阜祭拜孔子,孔氏子孫也受恩準選十五名陪祀生員送國子監(jiān)讀書。
這就是為什么康熙不敢下來誅殺孔尚任九族的原因,即便是孔尚任真的借古諷今,犯了滿清的忌諱,但康熙也不敢對孔家實行文字獄。這極可能是自掘墳墓的事情。從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和孔氏家族對中華的影響力。這種無形中的勢力更是讓統(tǒng)治者都忌憚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