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xiàn)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古代貴族為謀求政治利益而熱衷于進行聯(lián)姻,而這也容易出現(xiàn)近親結婚或是姐妹同嫁一夫的情況出現(xiàn)。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即使可以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有時候也要迎娶一些功臣或者外藩首領之女。歷史上,姐妹兩人同時入宮不在少數,甚至還有姑侄二人一同服侍皇帝的情況,比如孝端文皇后哲哲,就是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的姑母,三人共同的夫君是清太宗皇太極。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畫像
不過最特殊的還要數孝賢純皇后與皇祖晉妃。雖然二人并沒有直系血緣關系,不過她們均屬滿洲鑲黃旗,姓氏均為富察氏,乃是出自同一家族,在輩分上,孝賢純皇后乃是后者的祖母。也就是說,祖孫二人均為高宗乾隆皇帝的后妃。更有意思的是,這對“祖孫”的命運天差地別,“祖母”婚后非常幸福,備受乾隆皇帝寵愛,成為乾隆皇帝的原配嫡后。
▲乾隆皇帝及富察氏劇照
乾隆帝曾稱贊富察皇后道:“歷觀古之賢后,蓋實無以加茲?!倍乙幌蜃詰俚那』实?,居然把自己能夠勤政治國歸功于富察皇后的支持,稱“朕躬攬萬幾,勤勞宵旰。宮闈內政,全資孝賢皇后綜理?;屎笊鲜淌ツ富侍?,承歡朝夕,純孝性成,而治事精詳,輕重得體,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十余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余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边@樣的高度評價,可見乾隆皇帝對于富察皇后的疼愛與欣賞。
▲乾隆皇帝朝服像
富察皇后一生共給乾隆生下兩位皇子,分別是乾隆帝次子永璉、七子永琮。乾隆皇帝對這兩個孩子非常重視,而且還將永璉秘密立為儲君。不幸的是,這兩個孩子都先后夭折,永璉活到8歲,永琮死時才一歲多。富察皇后經此打擊日漸憔悴,憂思成疾之下在乾隆皇帝東巡途中病逝。正值事業(yè)巔峰、準備大展宏圖的乾隆帝得知這一噩耗,感到極度憂憤,不僅命人斥費巨資將富察皇后生前所乘青雀舫運回北京,還破例為其舉辦了高規(guī)格葬禮,堪稱“罕世殊榮”。
▲清代選秀場景劇照
富察皇后崩逝后,其“孫女”作為富察家族秀女被選詔入宮服侍乾隆皇帝。不過她進宮后并沒有得到乾隆寵愛,直到乾隆皇帝年老時才被憑借資歷升為晉貴人,可見她并不怎么受到乾隆皇帝待見,也沒有為乾隆皇帝生下一子半女,史書中有關富察氏的記載很少,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富察氏在宮中眾多妃嬪中的低微地位。
▲裕陵妃園寢
或許是因為長年不得寵,富察氏也不用擔心被誰嫉恨暗害,免去勾心斗角之后倒也心情舒暢,因此一直活到道光皇帝繼位,成為那時宮中年紀最大、資格最老的太妃。道光皇帝得知后認為這實屬難得,特頒上諭“皇祖高宗純皇帝嬪御存者惟晉貴人一人,宜崇位號,以申敬禮。謹尊封為晉妃。” 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八月二十三日,道光帝(嘉慶帝已于當年七月二十五日駕崩)冊尊其為皇祖晉妃。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十二月初八,在得到“皇祖晉妃”這一尊號兩年后,富察氏撒手人寰,成為最后一位入葬裕陵妃園寢的乾隆后妃。作為一個不太受寵的妃子,能夠度過這么長的安閑歲月并且以另外一種方式留在史書之中,或許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參考資料: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歡迎加入古代史愛好者同盟,增長見識、培養(yǎng)思維、積累談資、結交知己、收獲友情。子淵在這里與你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