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是經歷讓一個人成長,讓一個人成熟。而人們也都堅信了年齡造就了成熟的人生。細思才知道,原來人生中的太多太多與年齡無關。
有些人年齡一大把,卻活得像一張白紙,單純而天真,從來不曾去揣摩人心,更不曾被污染一點點雜質,那好似被秋水洗過的眼睛依然明亮如初,那純凈如水的思想依然相信這世界只有詩和遠方的美好人生。
老頑童看見美若天仙的小龍女想到的不是尹志平的占有,而是看見小龍女的雙手互博就覺得那是武林絕學,無論付出什么代價也得學到手,這一個單純的念想就讓他顯得那么可愛超凡。
有些人小小年齡卻成熟穩(wěn)重如歷盡滄桑的睿智老者。他有著世事洞明的學問,做著人情練達的文章。他的思想讓他把一切都看的空靈透徹,他的行動彰顯著為人處世的本分和細心。對身邊人的關心和照顧,源于他發(fā)自內心的美好。沒有人教導,沒有人指點迷津,他就那么心思一動就覺得該怎么去做就怎么去做,完全出于本能。都說是人之初性本善,與他,確實如此。他的所作所為就是那么善良美好,如水般清澈明朗,只照進人們的內心,彰顯著人性的光輝。
“姥姥,你慢點兒,別摔著。”出自一個兩歲小女孩的口。
“奶奶你別動,想要什么我給你拿?!卑l(fā)自一個三歲小孩子內心的聲音。
讓梨的孔融,砸缸的司馬光,三歲稱象的曹沖,七步成詩的曹植,九歲的縣太爺,十一歲的宰相甘羅,為國捐軀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寧死不屈的劉胡蘭,十八歲的海子,二十歲的王勃,四十歲的路遙,八十歲的姜尚姜太公,……與他們而言,年齡無非是一個數(shù)字,毫無意義。他們的思想與年齡無關,卻光照千古,彪炳千秋。
這個社會有好人有惡人,但不是所有的小孩都調皮,所有的老人都仁慈。我見過毆打老人的少年,也見過毆打少年的老人。他們的壞是與生俱來的,無論多少年齡他們都會是社會的敗類。不是小了缺少管教的變壞了,也不是老了倚老賣老成為壞人了,而是壞人從小變老了。
一個善良細心的人不管對于比自己大的還是比自己小的他表現(xiàn)出來的都是毫不利己地關心別人,無微不至地幫助別人,不會因為對方比自己大就無理取鬧,也不會因為對方比自己小就霸道欺負。
有人說女人找丈夫要找比自己大的,因為大女婿關心,小女婿黑心,不大不小沒良心。錯,大錯特錯,男人的心不是因為年齡和對象才變化的。這話說的毫無道理。
有的少年遇見姐姐就是大姐姐,幫幫我;有的少年卻是小姐姐別怕,有我呢!有的孩子遇事時是媽媽,我怕!有的孩子卻是媽媽,別怕!有的人無論什么時候都是自己沖鋒在前,有的人卻是事事躲在人后。太多太多的有的人讓你看了大開眼界,見識了人性的卑賤和拙劣。
別說你走過的橋比別人走過的路還多,也別說你吃過的鹽比別人吃過的飯還多。時間根本證明不了什么,經歷也未必就是你身份的象征。不要把自己的不堪推給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就是明證。別覺得人窮志就短是人之常情,那樣的話就沒有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也就沒有了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滿懷豪情。
存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本心,就不會戚戚于貧賤,汲汲于富貴。更不會貪贓枉法,藏匿萬金。而是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有的這些,與年齡無關。
本文轉自企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