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寫作業(yè)的問題,層出不窮。
身邊很多人向我討教,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tài)度。
他們說:
關于孩子寫作業(yè)的文章,我也不止寫過一次了,我大多是對一種問題掰開了、揉碎了,說清楚前因后果,然后再給大家相應的解決辦法??墒牵野l(fā)現(xiàn)很少有人能認真去看前因后果,總是想著能快速用好方法!
但是,很多育兒方法,如果你不明白前因后果,你是用不出來效果的!
面對依然那么多苦惱的朋友、粉絲和網友,我想了想,還是希望能盡量幫助大家走出陪寫作業(yè)的惡性循環(huán)。于是,我總結了這樣簡單粗暴、好實施的四步,希望能有快餐的效果,對焦慮的又不想去深究原因的朋友們有些幫助。
這簡單粗暴的四步,只適用于有自尊心、在意老師批評的孩子們。
那些寫不完作業(yè)被老師罰站,也笑嘻嘻地覺得無所謂的孩子,不適合這些方法。這些孩子,需要其他的育兒方法,引導他們看到學習與人生的關系,引導他們內在的學習動力。
網絡圖
觀點的灌輸,是簡單粗暴的第一步!
無論孩子有多么著急,多么想讓直接告訴他解題方法或答案,你都要穩(wěn)住自己的心,不要直接拋給孩子這些“嗟來之食”。
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
但是很多人在育兒上就會犯糊涂,總是在擔心給孩子講的不夠明白!
你有沒有想過:給他講那么明白干什么?
孩子的大腦如果不經常高速運轉,就會越轉越慢,而且孩子也會越來越懶!
你告訴他一次,他就希望你告訴他兩次,無數(shù)次!因為直接拿到的方法和答案,比自己思考簡單得多,容易得多!可是,長此以往,你能代替他上學嗎?你能跟著他去考試嗎?到了高中,你還有能力直接給他方法和答案嗎?
要告訴孩子:
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可以提供支持,但是無法代替!
就像我們不能代替你生病一樣,我們無法代替你學習,也無法代替你過你的人生!
但是,凡是也不能走極端!
當孩子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解題辦法時,我們也要適當提供支持。
比如:
引導孩子繼續(xù)深入思考。
如果還是不得其法,再去告訴孩子解題的第一步,后面讓孩子繼續(xù)思考。
我們要教給孩子的是解題思路,是思考的方法,而不是具體的解題步驟!
就像我們要教給孩子的是學習的習慣與態(tài)度,而不是具體學習內容的安排!
網絡圖
給孩子自由的權力,是簡單粗暴的第二步!
在我了解到的孩子寫作業(yè)磨蹭的事例中,90%的家長都會在孩子寫完作業(yè)以后給孩子額外布置更多的作業(yè)!
孩子們都不傻!
當七點寫完,面對額外的十道題;當六點寫完,要面對額外的三十道題;孩子會怎么想?
我一邊玩一邊寫,這樣不但沒有額外作業(yè),而且還有了玩的時間,多好?!
于是,那么寫作業(yè)拖拉的孩子就出現(xiàn)了!
我們要問一問自己:
讓孩子在某個知識點上得到強化練習更重要?
還是讓孩子形成一個高效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更重要?
如果我們的大腦還可以正常思維,都應該知道是第二個更重要吧?!
孩子還沒有形成一個高效的學習習慣,你卻急于讓孩子強化某一個知識點,這不是“丟了西瓜撿芝麻”的行為嗎?
所以,告訴孩子:
寫完作業(yè)的時候,就是你的自由時間,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這里,電子屏幕時間是建議大家和孩子約定好的。孩子在自由時間段內,也要尊重我們的電子屏幕時間的約定。其他活動,孩子自便。)
當孩子意識到,寫完作業(yè),我就自由了!孩子還會拖拉磨蹭嗎?
不會的!
因為孩子知道,他所有拖拉磨蹭的時間,都是自己的時間!(不再是媽媽的時間了)
你可能又要問:
難道孩子掌握不熟練的知識,不需要強化練習嗎?
如果你認為非常必要,可以加一些!
但是,這要在我們已經給孩子養(yǎng)成高效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上,在孩子寫作業(yè)之前,把孩子需要做的額外的強化練習告訴孩子,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
而不是看孩子寫得快,就安排額外作業(yè)多;寫得慢,就安排額外作業(yè)少!
這兩種做法,是有本質差異的!
至于孩子是否愿意接受這個額外作業(yè),就是另一個問題了。需要你權衡“你的期望”與“孩子的感受與能力”這兩者的關系。
網絡圖
給孩子建立時間的界限,是簡單粗暴的第三步!
正面管教強調的是“和善而堅定”。我們要在和善的基礎上,保持堅定!
就以時間為例:
我們和孩子約定關燈時間如果是九點,那么孩子無論有沒有寫完作業(yè),九點都要關燈!
當然,如果九點這個時間不太合適,那就修正時間,一旦確定了,就要執(zhí)行下去。這就是給孩子的時間邊界。
當邊界確定了,孩子對自由的感受才會更強烈!
孩子的作業(yè),可以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
這些選擇,都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嘗試。
我的兒子淏仔,這些時間段,他在一年級都嘗試過了,各種感受與結果也都嘗試過了。然后他自己得出的一個結論:
要先寫完作業(yè),這樣玩起來最痛快!
所以,一直到現(xiàn)在,淏仔回家都會先寫作業(yè)。這是他自己通過不斷嘗試,得出的結論。與我直接告訴他,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如果孩子時間安排的不合適,到了關燈時間依然沒有寫完作業(yè),那么我們就同理孩子的感受(切忌落井下石、火上澆油),同時堅定的關燈。
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沒寫完作業(yè)很著急,很擔心。媽媽相信,你會在這件事中得到一些經驗和收獲的。如果明天你能早起,還可以再補一點,如果還是沒有做完,和老師說一下,我們明天放學再補上。有需要媽媽幫助的,媽媽會陪著你的?!?/p>
按照約定關燈,孩子第一次一定會大哭大鬧,不讓關燈,要繼續(xù)寫作業(yè)!因為孩子會擔心老師的批評與懲罰。
這是這四步里最考驗父母的一刻!
一定要堅持住!一定要別發(fā)火!一定要心疼孩子!一定要感受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行為!
同時,一定要按照約定關燈。
這第一次熬過去了,第二次孩子才會知道:
我要在關燈之前寫完作業(yè),否則沒人會給我讓步。
規(guī)矩之下有自由?!@句話希望大家能好好思考一下。
【說明——極端事例】
如果這一天老師留的作業(yè)非常多,孩子已經非常努力地寫了一晚上了,到了九點依然沒有寫完,怎么辦?
有兩個辦法,我認為都可行:
與孩子建立好情感連接,是簡單粗暴的第四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在我們執(zhí)行這個簡單粗暴的四步時,不要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很冷血”、“爸爸媽媽與我的界限分得很清楚,爸爸媽媽不愛我”……
我們不是孩子的“監(jiān)工”,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
即使有的父母不能降低身段與孩子成為朋友,也要盡量與孩子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感受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一起進步!
在沒有完成作業(yè)的第二天,當孩子放學回家時,我們一定要抱抱孩子,要安慰一下那顆因為沒寫完作業(yè)而被老師批評的心。
千萬不要對孩子說:“誰讓你沒寫完作業(yè)呢?被老師批評是應該的!這下你知道要早點寫作業(yè)了吧?”
我們要對孩子說:“孩子,被老師批評你一定很難過吧?媽媽小的時候被老師批評,也很傷心。媽媽理解你。”
等到孩子能感受到媽媽的理解和愛之后,引導孩子去想:“昨天為什么沒有寫完作業(yè)呢?哪里出了問題?今天我們要不要做一些調整或者改善?有沒有需要媽媽幫助你做的?……”
引導孩子將思路放在“如何在約定時間之內把作業(yè)寫完”這件事上,這便是關注于解決問題了。
如何安排寫作業(yè)的時間?
孩子會在每一次嘗試和體驗之后,不斷去反思這個問題,也會不斷修正自己的想法與做法。
如果孩子已經學會了看時間,那么可以引導孩子在寫作業(yè)之前,把每項作業(yè)的預估時間寫一寫,根據(jù)總的預估時間,安排好自己的作業(yè)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切勿心急!
這不是一件緊急的事情,我們要有耐心讓孩子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建立起自己的自律能力與時間管理能力!
一旦建立起來,后面我們與孩子都會越來越輕松!
如果此刻你心急,不斷去代勞,不斷去提醒與催促,那么請做好長期作戰(zhàn)、并且越來越累的心理準備!
還是那句話:
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