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I高I興I你I能I來
云鵲醫(yī)
PICAHEALTH
希I望I你I別I離I開
上一期,我們聊了袖帶和衣服厚度對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結(jié)果的影響,今天我們再來說一說聽診器的位置、放氣速度、被測量者的狀態(tài)等因素對血壓測量結(jié)果的影響。
01
聽診器的位置
將聽診器胸件塞于袖帶下臂動脈搏動處,測得的血壓值低于規(guī)范操作下的測量值。
聽診器胸件置于標準位置與塞在袖帶下測得的血壓數(shù)值相比,塞在氣囊下測得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比標準位置低,平均收縮壓低5.29mmHg,舒張壓低2.80mmHg。
放氣速度
放氣過快,使收縮壓偏低,舒張壓偏高。
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時,如果放氣過快,會導致原本該出現(xiàn)的第1音沒被聽到,水銀柱降得更低以后才聽到,測得的值比實際值要低;此后,很快就會出現(xiàn)柯氏音消失,也就是說,測得的舒張壓比實際值要高。
通常要求放氣速度以每搏心跳水銀柱下降2~4mmHg ,嚴重心動過緩(40~50次/min)時放氣速度要更慢,以每一心搏下降2mmHg為宜。
02
03
身體姿勢
背和腿的位置對血壓測值有影響。文獻指出,有靠背坐位時的舒張壓比無靠背時低6mmHg;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上時收縮壓要比雙腳落地時高2~8mmHg 。
上臂位置高低
受檢者將上臂上抬,高于心臟平面15cm時,收縮壓減3~15mmHg,舒張壓也相應減低2~13mmHg。上臂下垂低于心臟平面15 cm時,收縮壓增高3~12mmHg,舒張壓亦相應增高2~10mmHg。
04
05
左右肢體差異
由于右上肢肱動脈來源于主動脈弓的第一大分支無名動脈,直徑大、行徑短;而左上肢肱動脈來源于主動脈弓的第三大分支左鎖骨下動脈,行徑長,由于能量消耗,使得右上肢血壓高于左上肢。
建議初次測量左右上臂血壓(肱動脈處),以血壓高的一側(cè)作為血壓測量的上肢。當左右上臂血壓(收縮壓)差值>20mmHg時,建議進行四肢血壓測量。
體位與體位性低血壓
坐位的舒張壓比臥位高5mmHg。當上臂位置與右房水平一致時,立位的收縮壓比臥位要低8mmHg。
臥位血壓增高的機理可能是:
(1)臥位時回心血量增多。從血流動力學角度來看,血壓主要決定于心排出量和體循環(huán)周圍血管阻力。臥位時回心血量增多可使心排出量增加,血壓也就隨之增加。
(2)臥位時手放在檢查床上,低于心臟水平,使臥位血壓增高。
如站立、或臥床病人頭抬高60 °3min后,收縮壓下降>20 mmHg,舒張壓下降>10 mmHg,無論出現(xiàn)癥狀與否,均可診斷為體位性低血壓。
06
07
進食的影響
進食后2h內(nèi)測量的血壓偏低, 造成假性血壓低水平, 這可能與飯后血流的重新分布有關(guān)。因此,應避免飯后2h內(nèi)測量血壓。
不正規(guī)的方法測量血壓,不僅妨礙得到準確的血壓測量值,也不利于疾病的防治,而且還會影響對醫(yī)學生和年輕醫(yī)務人員的培養(yǎng)。希望各位醫(yī)生朋友能規(guī)范測量血壓,得到準確的血壓結(jié)果,用以指導治療、評估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病情變化。
參考資料:
[1]王文.推廣《中國血壓測量指南》規(guī)范化測量血壓[C].第14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2012:167-169.
[2]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高血壓專業(yè)委員會,中國高血壓聯(lián)盟,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家庭血壓監(jiān)測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2,04(4):43-47.
[3]諸葛毅.人體血壓測量的質(zhì)量控制與技術(shù)偏差的糾正[J]. 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 2007, 24(5):26-28.
[4]呂玲春,李珊,韋鐵民,葉小麗,季康玉,李永明.坐位和臥位的血壓測量[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6,14(12):960-964.
[5]劉德銘,揚秋平,劉鋒.袖帶式血壓測量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3,7(2):159-160.
[6]重視血壓測量的規(guī)范操作[J].高血壓雜志,2005,13(10):59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