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妊娠與癥病的鑒別及癥病治法/桂枝茯苓丸(妊娠惡阻)
現(xiàn)在說第2條,第2條講的是什么呢?嚴格來說,是癥病與妊娠的鑒別,以及癥病的治法。
請大家看第2條原文:
《金匱要略》“婦人宿有癥[zhēng]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后斷三月下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保ㄒ活悾?br style="FONT-FAMILY: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芍藥 桃仁(去皮尖,熬)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煉蜜為丸,和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筆記者摘自《金匱要略講義》)
請大家注意,“癥病”的“癥”字,沒有簡寫字,其他任何寫法都是錯誤的,必須按照這個繁體字來寫,才是我們所講的癥積,癥塊。
首先來說,原文里面涉及那個“衃[pēi]”,我上次講瘀血的時候,曾經給大家介紹過了,是瘀血的一種稱謂,所以,[詞解]說,一般的來指色紫而暗的瘀血,又作“癥痼”的互辭,就是說,這癥病是瘀血所致。
我們首先說
“婦人宿有癓病”- 就是她本來長有有形之塊,現(xiàn)在有B超跟隨,那很好說,是子宮肌瘤,還是卵巢囊腫,我說的都是良性腫物的范圍內。
這個就是說,在沒懷孕之前,已經長有有形之塊了,是癥病。
結果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
“經斷未及三個月”,和后面所說的,
“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 因此,癥病要和妊娠鑒別的話,首先得看經水斷絕的時間。
另外,再看胎動的時間,和腹形大小是否吻合。
這個條文,實際上在胎、癥的鑒別上,它拿出了一個基本要點,
& 首先得看月經經水的通利與否,時間的問題。
& 還有一個,就是說“而得漏下不止”。
癥病漏下,象子宮肌瘤,和肌瘤生長的部位相關的,有的在這長個肌瘤,長得挺大的了,月經照常,血量也不多,頂多有的可能有點感覺,也有的經血可能比原來量增加,但是,一般還保持規(guī)律,有的可能應和功血鑒別,就得借助內診和B超下的觀察,我覺得,有今天的中西醫(yī)結合,在張仲景的原文上,就更好理解了。
“而得漏下不止”- 現(xiàn)在,有下血的,有漏下不止的,月經淋漓,就是量不算很多,但是不斷,即漏下不止,若說崩漏,崩就是血量多,或者是兼有血塊等,它這是講的漏下不止,一般來說是淋漓不斷,或者有血塊,或者是經色深,那得具體分析,但這是和癥病相關的漏下不止。
“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 為什么呢?
& 作為妊娠三個月的話,應無胎動,
& 胎動的時間是在妊娠4個半月左右,有的提前,就是4個月多一點就出現(xiàn)胎動,《西醫(yī)婦產科學》里面它也講了,一般是4個半月開始出現(xiàn)胎動,因這個不符合胎動時間。
& 而且位置比較高,到臍上去了,因此,是癥痼,是癥病所造成的。
“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 這就是說,她月經閉止的時間,和胎動時間如果吻合的話,她就是妊娠。
“下血者,后斷三月衃也”- 如果是漏下不止,而且這種下血的時間,是在月經閉止三個月以后。
“后斷三月”怎么理解呢?
我再說一遍,后三個月,又停經不行了,胞宮還是按月的長,因有漏下不止,她就是“癥痼害”所造成的。
然后提出,
“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 現(xiàn)在,就是來講癥病的治療方法,應該怎么樣呢?若想治癥病見有下血,得去其癥,血才能止。
在歷代醫(yī)家里面,爭議在哪呢?
一,是說宿有癥積,又妊娠了,就等于胎、癥共存,這個時候她出現(xiàn)下血,你也應該用桂枝茯苓丸,有故無殞,就是說,為了去其癥,來保胎兒,屬于病情需要,桂枝茯苓丸可以投,這是一種觀點。
第二種認為,條文要講的是胎、癥的鑒別,對于這種癥病引起的下血,怎么治療,用桂枝茯苓丸,去其癥,血就止了,因此,也把桂枝茯苓丸當作一種去癓的方藥。
現(xiàn)在,兩種觀點,我覺得,第一種觀點從理論上講得通,但是,現(xiàn)在來說,確實,如果說癥病它不引起下血,不影響胎兒發(fā)育,可以和平共處,到生的時候,剖腹產,一起解決,盡量在妊娠期間,只要她沒有病理表現(xiàn),沒有下血癥,沒有腹痛癥,就讓它和平共處,讓它胎兒和母體都是正常的,健康的,度過整個妊娠期,盡量減少用藥,到生產的時候,剖腹產一起解決,胎兒取出,癥病切除。
要說有故無殞,現(xiàn)在我沒有親自實踐過,但是,比方說死胎不下,我用過,胞衣不下我用過,桂枝茯苓丸確實能夠消癥,能夠排出死胎或者胞衣。
有一位婦女,她得了風心病,不能生育孩子,由于懷孕以后,使她風心病加重,心衰,紫紺非常嚴重,肝腫大也非常明顯,必須終止妊娠,她自己非常的不心甘,希望醫(yī)生能夠配合保留胎兒,來找中醫(yī),希望能夠用中藥,既不傷胎,又能解決她的心衰問題。
我們認為,是不可能的,為了保住大人,為了她的生命質量,那就得是終止妊娠,因為那種情況下,用催產素可能也有危險,所以,西醫(yī)也建議請中醫(yī)治療,我們就真的給她,用的桂枝茯苓丸(湯劑獲效)。
還一個病例,就是死胎。
一位病人,也是心臟的疾患,是心肌病,她心衰不明顯,但是,有氣短的癥狀,包括她整個機體狀態(tài)不好,因為妊娠反應很厲害,B超一看,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已經發(fā)生死胎了,表現(xiàn)的是什么樣呢?
等于我看到死胎的鑒別,和咱們原來書上記載的一樣,口氣腐臭味,舌苔中心發(fā)黑了,很大一塊黑苔,出氣腐臭味,另外,她腹形和妊娠月份不吻合,小,不長了,所以,桂枝茯苓丸(湯劑)吃下去,死胎就下來了。
& 還有,就是胎衣不下,桂枝茯苓丸確實有這效用。
& 如果說胎、癥并見,說有故無殞,我沒有試過,是這樣的情況。
& 那么,對于子宮肌瘤,包括卵巢囊腫,桂枝茯苓丸現(xiàn)在有成藥,但我認為,湯劑效果更好,甚至于可以說,桂枝茯苓丸和當歸芍藥散配合,效果更好。
& 包括宮內節(jié)育環(huán)造成的月經過多,月經不調,從水血互患上考慮,因為把節(jié)育器當作一種異物,異物刺激造成的局部瘀血和水腫,因此,用桂枝茯苓丸,化瘀利水,合當歸芍藥散,化瘀利水,不去治其炎癥,沒有任何一個清熱解毒藥,或消炎的藥物存在。
但是,將剛才我說節(jié)育環(huán)的問題,當作一種由于金屬異物,刺激宮腔內膜,發(fā)生的一種瘀血現(xiàn)象。因此,有很好的療效,兩方合用,比單一使用都好,而且湯藥比丸藥效果好。
對于有故無殞,我也提出個人的看法,關于這個方劑在命名上,比方說,
& 在《婦人良方》里面,將此方叫“奪命丸”,剛才我講了胎衣不下,救產婦,要不然失血過多會危及生命,不行,所以,《婦人良方》把這個方名,叫做“奪命丸”。
& 還有就是,《濟陰綱目》把這個方子叫做,“催生湯”。
從命名上看出,對桂枝茯苓丸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你若具體看,這個方子的藥量卻很小,所以,有很多的醫(yī)生,有些中醫(yī)的婦科醫(yī)生,他不相信這個方子。
我們已經從理論上給大家講解,現(xiàn)在,我們來看方劑組成,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牡丹皮去心,芍藥、桃仁(去皮尖,熬),就這么五味藥,而且是等分的,上五味,末之,煉蜜和丸,兔屎大的丸,量確實很小,一次吃幾個呢?看,食前服一丸,不知,最多加到三丸,量是很小的,藥物選得又很平和。
我們來把這個解釋一下,就其本義,從仲景選用的藥物來看,方中
& 桂枝和芍藥的配伍,我已經說了,是通調血脈,取其和陰養(yǎng)營的作用,
& 丹皮和桃仁,是活血化瘀的作用,
& 茯苓,健脾利水,特別是茯苓配桂枝,已經幾次講到,它通陽利水,也有健脾溫陽利水的作用。
既然是瘀積有形了,長成的癥塊是有形之塊,是癥病,那么認為,不能求之過速,特別是,如果是胎、癥互見的情況,更應該是“緩緩求之”,因此,它的藥量就用得非常小,應該看條文全方的表達,是屬于胎、癥互見,因此,不可能象鱉甲煎丸,大黃蜇蟲丸那個丸藥,藥味又多,量和服法上,要求的又日三服或者酒飲服。
這就是說,盡管是有形之塊,但是,它是胎、癥互見,所以,用蜜丸長期服用,以緩攻其癥,從小劑量開始,這就是要有故無殞,要保胎的。
假設說沒有胎、癥互見,就是癥積,如果允許觀察的,那一定得象現(xiàn)在,咱們有B超跟蹤,有內診配合,有的長得很快,2、3 個月就長得很大,她患者馬上就感覺到尿頻,尿憋不住,有失禁的情況,盡管是個良性的子宮肌瘤,一定動員她作手術。
? 藥物,說我慢慢給你吃著,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實踐證明,包括加用一些軟堅散結的藥,不能阻擋它長得很快的情況。所以我說,得因人、因病的情況,具體分析。
名老中醫(yī)的婦科專家也這么說,原來如果咱們不懂西醫(yī)婦科,固守田園,我們一定堅持這法則,我就這么開方,關于疾病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你愿意找西醫(yī)去手術,那你就手術去,但現(xiàn)在,我們應該增長知識,手術有利于她,那么咱們就鼓勵她手術。
如果說允許觀察,就用桂枝茯苓丸,或者配合當歸芍藥散,子宮肌瘤在2cm以內的,有的一個月之內,癥就沒有了,特別是子宮肌瘤小結節(jié),小結節(jié)都是在1cm 左右的,我認為,2cm以下的肌瘤,可用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等方,包括配合象穿山甲,甲珠這一類的藥物。
我現(xiàn)在,
?首先說,不用甘草,原因是你要祛瘀血,不要緩,可以量小,可以用蜜丸,不能用甘草。
第二,軟堅散結的力量要加強,可以用海藻、昆布,包括荔枝核、橘核。
第三,就是再用化痰類的藥物,比方,愿意用白芥子、天南星,這一類的藥物,都有利于癥病的治療。
也就是說,用活血化瘀藥的同時,和化痰藥、利水藥的結合,是與我剛才給大家交代的機理,相吻合的,因此,它就有很好的消癥、祛瘤的作用。
卵巢囊腫更是,它是囊性的,有的里面包裹著水液的,更需要桂枝茯苓丸和當歸芍藥散,那是化瘀利水法的代表方劑。
? 我現(xiàn)在要說,桂枝茯苓丸,它之所以能夠消癥,具有消瘀化癥的作用,是因為它既有活血化瘀,又有消癥散結,還有利水滲濕三方面的功效,等于它把握住了瘀、癥、水,這三個病理環(huán)節(jié)。
大黃牡丹湯治療腸癰,我說它從西醫(yī)方面的理論,把握了三個理論環(huán)節(jié),
一個是感染,
一個是梗阻,
一個是血運障礙。
現(xiàn)在要說,桂枝茯苓丸能治療良性的肌瘤、囊腫,就是因為它把握住了,
一個是瘀、
一個是癥
一個是水,
這樣一個中醫(yī)認識的,三個病理環(huán)節(jié)。
?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