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P OSIFU OASIS 動植物保護網(wǎng)]
不必多說,相信愛海洋的您,已知道我們的海洋正面臨過度捕魚、污染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因此,我們必須下定決心,拯救海洋以及生活其中的所有海豚、鯨魚、海龜、鯊魚、吞拿魚及其他海洋生物。于是綠色和平提出7個解決方案如下,哪個最深得您心?
7. 更多拯救加灣鼠海豚的成功故事
全球32萬人聯(lián)署,令墨西哥政府12月底提出草案,決定未來兩年加強保護僅存97尾加灣鼠海豚,包括禁止在海豚棲息水域內(nèi)的破壞性捕魚作業(yè)。這個成功故事背后,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認識到市面唾手可得的昂貴花膠或其他海鮮,有可能導(dǎo)致千里之外的海洋生物面臨絕種。能夠時刻顧念一己行動可能影響海洋生態(tài)健康,您已站在拯救海洋的起點。
6. 惜食良心海鮮
當您想要品嘗美味的海鮮,卻又不愿傷害海洋時,誰可以提供安心的選擇?身為消費者,您有權(quán)也有責任要求您喜愛的食肆告訴您,所吃下的這一口海鮮從哪里來、怎么來,確保從捕撈到放上餐桌的過程中,都無損海洋健康或小漁民生計。在許多歐美國家,愈來愈常見到餐廳餐牌上、吞拿魚三文治的包裝上,主動標明海鮮的捕撈方法。香港也應(yīng)跟上腳步!而推動這樣的改變,是身為消費者的您,擁有最大的力量。
5. 阻止「怪獸漁船」掏空海洋
過度捕魚的最大問題,在于魚兒還未有機會成長便被捕進魚網(wǎng)?,F(xiàn)代化的捕魚技術(shù)令魚群無所遁逃,鯊魚、鯨魚、海豚、海龜和甚至海鳥均成為誤捕的犧牲者。一些「怪獸漁船」更宛如一座海上工廠,可儲存的漁獲相當于600架雙層巴士的重量。遠洋漁業(yè)聽起來或者很陌生、遙遠,但不代表我們可以置若罔聞。我們選購或品嘗海鮮時,無辜的海洋生物不該陪葬其中。綠色和平正致力游說韓國、臺灣、美國、歐盟、日本等遠洋漁業(yè)強權(quán)調(diào)整漁業(yè)規(guī)模,讓海洋生生不息。
4. 遏止碳排放,避免海洋酸化
海洋吸收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會令海水酸性增加,不僅改變?nèi)蚝Q蟮幕瘜W成分,更使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面臨崩潰。多乘公共交通工具、順手關(guān)燈、購買碳足印較少的本地產(chǎn)品。只要多留心日常生活小節(jié),您也可以為保護海洋與氣候出心出力!
3. 不要「塑化」海洋
海洋的氣溫和紫外線水平較陸地低,較難分解塑料,因此塑料對海洋及海洋生物有更深遠的影響。海洋生物也有機會被海里面的塑料纏住,或誤將塑料當作食物吃掉,塑料中附有的有毒物質(zhì)因而進入食物鏈。2011 年,綠色和平到北極抽取海水中的塑料碎片樣本,更發(fā)現(xiàn)海洋塑化問題已禍及北冰洋。因此,假日不妨相約朋友去沙灘游玩兼「執(zhí)垃圾」,一起為清潔海洋出力吧!
2. 傳遞愛海洋的訊息
推己及人,立即分享這個訊息,感染更多朋友一同守護海洋,讓下一代也年年有「魚」吧!
1. 合力推動成立「海洋保護區(qū)」
2006年,綠色和平發(fā)表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只有不到1%的海洋受到保護,首次提出全球40%面積的海洋設(shè)立為「海洋保護區(qū)」,防止海洋資源遭過度開發(fā)。今年1月,聯(lián)合國成員國終于達成共識,同意就制訂具法律約束力「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國際公約」展開磋商,適用范圍包括不屬于任何國家的公海,讓海洋盡早脫離過度捕魚、污染及全球暖化的威脅。
這是一大突破,但下一步,我們必須確保得來不易的共識,能在9月的聯(lián)合國大會上全面落實。這是海洋的關(guān)鍵時刻,未來數(shù)月,綠色和平將繼續(xù)號召全球海洋守護者表達要求,一起呼吁各國政府代表明確響應(yīng),最終為海洋送上期盼多時的有效保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