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波爾多葡萄酒質量好壞與成因,眾說紛紜。有人說去年是 “釀酒師”年,只有那些深諳釀酒奧妙之處的釀酒師才能釀造佳作。也有人說2011年體現風土的年份,只有那些土壤基礎卓越的葡萄園才能抵受上年連月干旱和 不穩(wěn)的天氣,產出優(yōu)質葡萄,釀出好的葡萄酒。第三派學說則指葡萄藤的樹齡是今年能否釀出好酒的關鍵,老藤蔓不論在溫暖炎熱、多雨潮濕或涼爽的天氣下,都能靠深入地下的樹根吸收水分,2011年的天氣就是這些老樹根一展實力,發(fā)揮作用的時機。最后一種說法著眼酒莊收成后的處理,不少酒莊今年為了保證葡萄的質量,聘用了額外人手或利用先進的光學儀器,在收成中嚴選符合“完美條件”的葡萄。
這些說法孰是孰非,其中沒有絕對性。相對而言,那一個理論較準確,取決于每一個酒莊的個別情況和其釀酒師的心態(tài)。謹忠告各位別相信2011年會是怎麼樣的一個好年份。假設2011年的天氣情況發(fā)生于30多年前,當時釀酒技術尚未容許酒莊充分掌握收成后每顆葡萄的成熟度,挑選葡萄的過程亦不及今日嚴格,那麼一定會寫下另一個差勁的年份??尚业氖俏覀兩硖?011 年,技術讓我們在某程度上駕馭大自然,雖然我們不能阻止突如其來的天災如上年的冰雹,但降雨及發(fā)霉這兩種災害對于莊園的影響已大大因科技進步減少。縱然如此,我們有很多方法來釀出醇濃馥郁、同時具備深度和平衡的葡萄酒,但還是需要大自然天氣的配合,非人為及科技可主宰。
綜合過去一周在波爾多品嘗超過300款葡萄酒的筆記及評分,我覺得今年的波爾多充其量是一個質量不過不失的年份。我一向是個評分嚴謹的人,被我打90分以上的葡萄酒,已值得我去極力推薦給朋友和家人。我認為現今國際葡萄酒評分標準太寬松,太容易遇上滿分100分的葡萄酒,搞不成使大家誤以為釀造完美作品是件容易的事。
酒評人把分數越打越高,個中誘因不攻自破,無非為了增加分數及酒評被葡萄酒商及業(yè)界引用的機會。我也遇過酒商直接或間接地“建議”我把評分打高一點。有酒商更對我說,“如果你多打100點的滿分,可以使更多人注意葡萄酒”,或是“如果你的打分更慷慨一點,我們(酒商)會更樂意引用你的酒評?!?/div>
每個人在品評葡萄酒時都有自己的標準,在我而言,100分的葡萄酒不單是八面玲瓏,最重要的能感動人心、讓人感到猶如時光休止。當我品到心里覺得能打100 分的佳釀時,眼眶不禁涌起淚水,整個人沉默了,彷佛首次領會真理和純美一樣。滿分美酒可遇不可求,完美的佳釀也不是每天找得到的,這就是它們過人和特別之處。
至今,在眾多年輕的2011年份波爾多作品中,我還沒找到讓我滿分(100分)的出品。然而,我們該保持開明和謙遜的心,明白美麗的事物有時候需待上最好時機才呈現。作為酒評人,我們能做的只是盡量準確地預測這些葡萄酒會如何蛻變和發(fā)展。我相信葡萄酒中有不少“睡美人”,蘇醒時分將一展 無瑕美態(tài)。
李志延為第一位亞裔葡萄酒大師、獲獎著作《Asian Palate》的作者、多語網站
www.asianpalate.com 的創(chuàng)建人、葡萄酒品鑒師、教育家和顧問。2010年9月,李志延加入《品醇客》Decanter雜志團隊亞洲區(qū)顧問編輯,也是品醇客亞洲葡萄酒比賽的聯席 評審。李志延定期為著名葡萄酒雜志英國《Decanter》,美國《Wine Spectator》(《葡萄酒觀察家》)及法國《Revue du Vin》撰文,著作包括東膳西釀(Asian Palate) 及東品西釀(Mastering Wine for the Asian Palate)。
www.asianpalate.com
東膳西釀是一個發(fā)布有關東洋美饌及西洋佳醇的消息及評論的多語言網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