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到6.7mmol/L左右,餐后血糖一般在8~10mmol/L之間,這樣的血糖控制怎么樣?這個問題實際上我們要談的,是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目標的問題。
我們說血糖控制,首先還是要明白我們?yōu)槭裁匆訌娧强刂?。把血糖降下來,這件事本身并沒有什么,而把血糖控制下來,盡量的減少高血糖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和并發(fā)癥風險,才是我們控制血糖的重要目標。而減少健康危害和并發(fā)癥風險,一方面是要把血糖控制到合理范圍內,不要讓高血糖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在血糖控制的過程中,要盡量的避免血糖的劇烈波動,血糖的急劇升高要注意,而低血糖的發(fā)生風險同樣也要注意,因此,我們的血糖控制目標的制定,要綜合考慮這兩個方面的獲益和風險,才能夠說我們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否合理的問題。
對于一般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身體健康狀態(tài)還不錯,低血糖風險也不高,基本的血糖控制目標一般建議是控制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在7.0%以下,為什么要強調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呢?這個值代表的是近2~3個月的血糖整體控制水平,通常更能夠準確的反應我們的血糖控制情況,這個值對應血糖水平是多少呢?一般說來,空腹血糖水平如果能夠平穩(wěn)的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血糖水平不超過10的話,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就能夠控制到7.0%的達標范圍內,所以,我們前面談到的空腹血糖6.7,餐后血糖8~10的情況,如果真的能夠把血糖控制在這個范圍內,說明我們的血糖水平控制是基本達標的。
在這種情況下,不妨也去測個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如果糖化血紅蛋白在7.0%以下,說明我們的血糖控制是基本平穩(wěn)的,而如果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超標了,則說明可能我們測量的這個血糖值可能平時并不能平穩(wěn)保持,會有較大的波動,血糖的控制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還有一種情況, 即使血糖水平控制到我們前面說的水平,還可以進一步加強的情況,那就是一些新發(fā)2型糖尿病的中青年朋友,在身體狀況比較好,沒有糖尿病并發(fā)癥,胰島細胞機能保持較好的前提下,也可以考慮在糖化血紅蛋白叨叨7.0%以下的情況下,進一步的加強血糖控制,如果能夠把空腹血糖嚴格的控制到6.1以下,餐后血糖水平控制到7.8以下的健康合格水平,則往往能夠更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病程發(fā)展,減少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
這種血糖控制的加強,不管是糖化血紅蛋白超過7.0%,需要進一步加強控制,還是新發(fā)2型糖尿病初期,嚴格加強血糖控制,都不一定非得是通過加大藥量來加強,血糖控制的加強,首先應該思考的,還是飲食和運動等方面的生活調理,我們做好了多少?飲食上有沒有好好控制,如果控制了,還有沒有可能進一步的加強,運動方面做得如何,如果沒有長期堅持,不妨先堅持運動看看,這些生活調理方面的血糖控制方式,比起服藥來,安全性更高,綜合性的身體健康獲益也更大,因此,更值得我們關注。
前面說的是嚴格控制血糖的情況,下面我們還要來談一下注意血糖波動風險的問題。對于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并發(fā)癥較嚴重,低血糖風險高,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情況下,要求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到前面我們談到的達標范圍,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綜合衡量生活質量影響,預期壽命長短,低血糖發(fā)生風險,個人血糖管理能力等多個方面,來合理的制定血糖控制目標,這種時候,可能非得硬要把空腹血糖控制到7.0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到10以下,就會引起很大的低血糖風險,反而可能會因為血糖的過度控制,而引發(fā)這樣那樣的健康危害和心腦血管風險,此時適當的放寬血糖控制目標,就是更好的選擇了。但通常說來,對于有較高低血糖風險,預期壽命少于5年,并發(fā)癥較為嚴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建議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可以放寬至不超過8.5%以下,這個值對應的空腹血糖水平為8.5mmol/L以下,餐后血糖水平不超過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