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蓮家族中有一族迷你型荷花,它高不盈尺,葉圓如碟,藕細如指,花大若錢,可栽在碗里觀賞,古人稱為“碗蓮”?,F(xiàn)在我們來了解一下水培碗蓮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破殼與浸種
1、播種時間:蓮子無休眠期,只要水溫能保持在20℃以上,四季均可播種。建議室溫25℃以上開始種植,夜間溫度低的時候注意保溫,否則容易葉片發(fā)黑,爛葉。
2、種子處理:(德沃多碗蓮種子均已為您破殼,您可以省略這一步)蓮子外殼堅硬密實,浸種前必須進行人工破口,蓮子的一頭有小突尖,另一頭有小凹點。把有小凹點的的那一端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磨破或用老虎鉗子夾破一小口,注意不要夾傷種胚,也不要去殼。
3、浸種催芽:將已破殼的種子,浸于不高于50℃的溫水中。浸種的水要清潔,不含油膩、污物,否則會影響發(fā)芽。水溫自然下降,最后保持在30℃左右,如水溫高于40℃時,種子雖在頭一天萌發(fā)迅速,但以后生長則受到抑制,水溫低于20℃時,則種子發(fā)芽生長過于緩慢。家庭少量浸種時可放入保溫瓶中保溫。
夏季水溫20℃-30℃很適合蓮子發(fā)芽,每天需要換水2~3次,兩天就有發(fā)芽的預兆,5天就有一厘米,超過7天不發(fā)芽的,就不會再發(fā)芽了。并要及時清除不能發(fā)芽的種子。沒有發(fā)芽能力的種子往往會上浮在水面上,胚芽發(fā)黃,子葉霉爛、發(fā)臭。碗蓮是喜陽性植物,出芽后放在向陽處,加強光照,不可缺水。9天后,第一片浮葉即將展開第二片葉子也出來了,14左右長出細根和2~3片幼嫩的小荷葉,待葉如錢狀,根系形成便可分載。
(二)移栽與水肥管理
1、芽苗移栽:選口徑18cm~30cm的無底孔陶盆或塑料花盆,盆內加半盆提前兩周加水浸泡的荷塘泥或者無化工污染的田園土,不要施肥。移栽時將小荷苗的細根按入泥中,每盆栽1-2株,移栽后加適量水,以水不淹沒小荷葉為度。可以把沙子分幾次撒進去。撒一遍,等水沉淀了再撒一遍,直到整個盆都撒均勻。有了沙子后,水很快就清了。
2、水肥管理:移栽2~3周后,待進入生長旺期,如果葉片泛黃,可以追施少量德沃多液肥,稀肥勤施,按1:400的比例稀釋。碗蓮喜溫、喜光,不耐陰暗。當外界溫度低于16℃時,生長緩慢,應移到日光大棚內。
(三)光照與立葉
碗蓮是陽性植物,不能像陰性植物一樣,在室內培養(yǎng),光線不足徒長荷葉不說,還不能孕蕾開花。可以把蓮盆放在全日照陽臺上,無風天氣可以開窗讓它們充分享受陽光大餐。入土后的蓮芽很快長成浮葉,立在水面上,這時水深可增至3~5cm左右。管理上要隨時撈出蓮盆里的水苔和藻類,提高土溫,利于立葉盡快挺出水面。出立葉后,水位逐漸加高至盆沿。當立葉長出2~3片時,可將老殘發(fā)黃的浮葉摘去,保持盆面通風透光,這樣有助于目后著花。
(四)保水與防風
碗蓮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一旦失水,葉片就會焦邊,甚至整片枯黃;但又怕大水浸沒葉片,更怕大風,一旦大風折葉傷根,碗蓮輕則受傷無花,重則死亡。
夏天遇到暴雨,水位高過葉面時,要及時傾倒盆內過多的水,保持原有水位。而7月的太陽熱烈如火,蓮盆里的水每天都會被蒸發(fā)掉一些,又需要及時續(xù)水。
如用自來水續(xù)水,千萬不要直接將冷水澆入蓮盆,以防“感冒”,最好另外用缸盛放,曬一、二天后,待水溫增高至與碗蓮盆內的水溫大致相同時再用。
(五)開花與入冬管理
蓮子在溫度、光照適宜的條件下,從播種到開花春季需要50-60天,秋季需要60-80天。
立秋前后氣溫下降時,碗蓮進入藕階段,表現(xiàn)為盆土明顯膨脹。這時盆內水位要降低,只留少量水為好:越冬碗蓮即將進入休眠,要剪去枯葉殘花,搬至避寒向陽處,將水倒去,保持盆泥呈稀糊狀不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