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當(dāng)了22年皇帝,修過書、遷過都,大草原上提著刀追著蒙古黃金家族滿街跑。如此有作為的皇帝,也有他的軟肋,建文帝朱允炆就是朱棣的軟肋。登上皇位的朱棣,一直在苦苦追尋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也一直是朱棣的一塊“心病”。建文帝不可能在世間憑空消失,最有合理的解釋方式就是他跟隨人流逃出宮了,根據(jù)歷史記載確有一人幫助建文帝“逃出生天”,知曉建文帝的下落,恰巧此人被朱棣抓住,但是為何朱棣未詢問出任何結(jié)果的情況下選擇放過此人?
朱棣劇照
朱棣兵臨南京城下之時,想過很多處置建文帝的方法,唯獨沒有算到建文帝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大火蔓延的南京城皇宮,朱棣雖然安排很多人指著某一具燒焦的尸體說是建文帝,他還害怕走漏消息,大肆屠殺了后宮所有建文帝妃嬪。假的終究是假的,朱棣明白,一旦建文帝出現(xiàn)在大明朝任何地方,他的謊言就會被立刻拆穿,他的皇位也將坐不穩(wěn),畢竟他是靠武力奪得的皇位,不是正統(tǒng)的皇位繼承人,即便是朱棣再怎么美化自我,也逃脫不了“亂臣賊子”的罵名,因此建文帝的下落對于朱棣來說尤為重要。鑒于此,朱棣根本不可能放過任何知曉建文帝下落之人。
求人不如求己,朱棣派出兩路人馬尋找建文帝的下落,當(dāng)然這樣的任務(wù)都是秘密進行的,畢竟朱棣已經(jīng)向全天下公布了建文帝已經(jīng)是死人一枚的消息,如果大張旗鼓的找尋建文帝,不但會為尋找增加難度,更有可能惹怒全天下之人,奮起而誅之?,F(xiàn)在的歷史學(xué)者普遍認為,鄭和的下西洋是朱棣派出有水路尋找建文帝下落的一路人馬,另一路則是單槍匹馬的胡濙,朱棣的目的就是不惜任何代價都要知道建文帝的下落。畢竟?fàn)砍吨扉饰蛔€(wěn)、坐不穩(wěn)的問題,可想而知建文帝的下落是多么的重要。
鄭和下西洋
既然建文帝下落對于朱棣如此的重要,朱棣根本就不可能放過任何過于建文帝下落的消息,即便是不殺知曉建文帝去向之人,也不會放此人出大牢,為何最終朱棣選擇的放掉此人?因為有人為此人求情,而且朱棣還不得不答應(yīng)他的請求。
放眼整個大明朝,敢于在建文帝下落的事情上插話之人寥寥無幾,更不用說向朱棣求情放過建文帝下落的知情人了,唯一能夠做到此事之人也只有“黑衣宰相”姚廣孝了。當(dāng)然,姚廣孝為朱棣登基做皇帝做出的貢獻,使得朱棣非常尊敬他,即便是如此,姚廣孝也不敢在有生之年為此人求情,但是病危之中的姚廣孝就不同了。
姚廣孝
靠造反起家的朱棣,反而更加懼怕別人的不忠心,猶如歷史上任何王朝建立以后對于功臣的“大清洗”一樣,一旦皇帝感覺功臣有任何的異心,那么必將是一場腥風(fēng)血雨。對于姚廣孝來說,劉伯溫、李善長、藍玉等等都是很好的案例,他應(yīng)該是朱棣最忌憚的人之一,但恰恰相反,姚廣孝不論是有意為之,還是真的對功名利祿不感興趣,他表現(xiàn)的很低調(diào)、很有分寸,不眷戀任何的身外之物,這樣讓他成為了朱棣最放心之人。
永樂十六年三月,只比朱元璋小7歲的明朝“大陰謀家”、“黑衣宰相”姚廣孝病入膏肓,他在等世上唯一一位朋友朱棣的到來,這兩位忘年之交應(yīng)該算是明朝歷史,甚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忘年之交了。論友誼的話,朱棣與姚廣孝的友誼不輸任何CP,論君臣,也只有這兩位如此坦誠相待。面對病危的姚廣孝,朱棣深知虧欠他很多,當(dāng)兩人談?wù)撏暌恍﹪掖笫轮?,姚廣孝提出了他一生最后的要求,那就是希望朱棣放了溥洽。如果換了任何人提出這個希望,朱棣會毫不猶豫的送他去閻王殿報到,而姚廣孝不同,他在面對唯一一位真心朋友姚廣孝之時,他無法拒絕,最終只能滿足他最后的愿望。
朱棣與姚廣孝
溥洽是何人?他就是唯一知曉建文帝下落之人,曾經(jīng)是建文帝的主錄僧,建文帝正是在他的安排下出逃的。如果說溥洽不知曉建文帝的下落,朱棣絕對不會相信,所以溥洽在被捕以后,嚴(yán)刑拷打、高官厚祿引誘是必不可少的科目。為何溥洽能夠在被捕以后還能活21年之久,因為朱棣未能從他口中得到任何想要的答案,也正因為如此,溥洽才能夠不被殺。對于溥洽來說,能夠在監(jiān)獄度過一生就是最大的奢望,更何談能夠自由,大明朝監(jiān)獄所有犯人都釋放也不會釋放他。
朱棣劇照
歷史有時也是搞笑的,朱棣監(jiān)獄里唯一不能放過之人溥洽,卻最終善終。在姚廣孝希望放了溥洽的請求之后,朱棣答應(yīng)了,按照朱棣的性格,即便是答應(yīng),也會反悔,但這一次朱棣對于唯一的好友姚廣孝信守了承諾,徹底放了溥洽。
對于朱棣放了溥洽這件事情,如果仔細琢磨一下,也不是不可能。溥洽已經(jīng)過了20多年的牢獄生活,即便是他知曉建文帝的下落,在此時也不可能找到建文帝了,都20多年過去了,建文帝不可能一直在剛逃出宮之地逗留多時。朱棣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也就是順?biāo)浦蹪M足了姚廣孝的愿望。
姚廣孝,因他的夢想讓無數(shù)人家破人亡,暫且不說因靖難之役死亡人數(shù),單說朱棣的大清洗,與他姚廣孝也脫不了干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溥洽成為了姚廣孝最后的善緣,也讓深感罪孽的姚廣孝臨終前得到了最后的欣慰。放了溥洽,建文帝的噩夢只能有朱棣一人承擔(dān)了,他徹底失去了建文帝的消息,但朱棣為了姚廣孝愿意承擔(dān)這份痛苦。足矣!!
我是史海魅影,關(guān)注我為歷史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