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道長(程驛)。
我是一名純粹靠思考去賺錢的人。
一名專寫深度思考的作者;一名咨詢分析師;一名結(jié)構(gòu)化思考的教練。
這些年,很多小伙伴問我:
什么是思考?如何提高思考能力?
思考很難用一句話解釋清楚。因為「思考」更像很多武功秘籍,也有層級之分。
今天我就把思考金字塔每一層,都介紹一遍。
我們可以把這張全景地圖收藏起來,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更多在哪一層?又應該修煉到哪一層?
01
什么是思考?
這個問題,古往今來很多哲學家,都難以準確表達。
但如果,我們把人腦,看作一臺信息處理工具。
它的底層算法有且只有一條公式:根據(jù)「A」,做出一定判斷或決策「B」。
比如,高考填志愿,父母會根據(jù)”這個專業(yè)是否好就業(yè)“這條原則,來判斷“你應該去什么學?!薄?/span>
而根據(jù)的這個「A」,正是你大腦的計算黑箱,一共分6層。
02
第0層-感知
這一層算法黑箱中包括「感知、直覺、情緒」。
黑箱形狀:
「感知」
比如在叢林,原始人看到一顆蘋果,根據(jù)”蘋果是紅色“這個視覺感知;就能判斷出,“成熟了能吃”。
你走到成都街頭,在玉林北路的老巷子,聞到一股火鍋的飄香,根據(jù)”氣味”感知;就能判斷出,火鍋店在哪個位置。
感知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直覺」
酋長看到前方樹木被雷劈,心理產(chǎn)生”不祥之兆“的直覺;所以判斷,”這片叢林,不能去“。
今天和女朋友約會吃飯,你桌上手機突然微信亮起;女生憑借直覺感受到一些異樣,然后你完蛋了。
「情緒」
在野外,你猛然看到一只老虎,你大腦中杏仁核開始報警,腎上腺素充斥你全身,你根據(jù)”恐懼“的情緒,瞬間判斷”立即跑掉“。
公司會議上,其它部門經(jīng)理,挑了一個你根本不存在的毛病。憤怒的情緒充斥大腦,于是你開啟反擊模式。
事實上,我們每天99%的時候都是用「感知、直覺、情緒」去處理信息,動物也是。
按“象與騎象人”的理論,這部分更多是根據(jù)頭腦中的大象。
各類動物,包括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都是靠這三種機制去處理信息。
嚴格來說還夠不上思考,所以是第0級。
03
第1層-比較
這一層算法黑箱中包括「 模擬、對比、類比」。
黑箱形狀:
「模擬」
小時候你看到另外的小朋友學騎自行車,于是你也開始模擬他的樣子學習。
所有人生完孩子要做月子,所以你判斷出自己也應該做月子。這就是模擬。
王爾德說過:
“太多人活得不像自己,思想是別人的意見,生活是別人的模仿,情感是別人的引述?!?/span>
你要警惕自己的人生,是否模擬過度。
「對比」
經(jīng)常聽到你父母說”誰誰家孩子成績真不錯,你看人家的自覺性,你再看看你?“
一個村本來所有人每個人掙¥2000,大家開開心心;但有個人去深圳打工,每個月掙¥8000,過年回來大家一聊,所有人就難受了...
我們都是靠對比,讓自己不開心;也是靠對比,讓自己不斷超越。
「類比」
馬云有一次演講:“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shù)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學者辜鴻銘,在民國時是否要廢除”一夫多妻制”時,曾經(jīng)說過一個強盜類比:
“男人是茶壺,女人是茶碗。只聽說一個茶壺要配四個茶碗,哪有一個茶碗配幾個茶壺的道理?所以,要搞一夫多妻制嘛?!?/span>
類比是一種人類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也是你學習各種知識重要的方式。
關(guān)于對比和類比,其實是一對異卵雙胞胎,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
抓本質(zhì)就是找不同,要找不同,就要做對比。
找規(guī)律就是求相似,要求相似就要多類比。
03
第2層-抽象
這一層算法黑箱中包括「 抽象、歸類、分析」。
「抽象&歸類」
這通常有兩種方式:
1、先歸類,后抽象
1930年時,在現(xiàn)在烏茲別克斯坦地區(qū),蘇聯(lián)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群原始部落。
在這個部落的人,他們的歸類非常奇怪。
比如小鳥、弓箭、匕首、火堆,這四種東西是一類。
但當?shù)厝司驼J為他們是一起的:因為用弓箭獵殺小鳥,然后用匕首切開,并在火堆上烤一遍,這四個東西不可分割。
原始人處理信息的效率比較低,只能圍繞自己有限的生活來進行歸類,然后抽象。
現(xiàn)代很多人都是這種方式。
2、先抽象,后歸類
在《野性的思維》一書中,更是詳細介紹了現(xiàn)代人和原始人對于信息歸類(分類)的巨大區(qū)別。
比如我們對于鯨魚和鯊魚的歸類,會根據(jù)界、門、綱、目、科、屬、種,這種定位就更科學和準確。
但原始人只會根據(jù)形狀感知來分類,就會把鯨魚和鯊魚都分為魚類。
「分析」
黑箱樣式:
分而析之,核心是通過不斷拆解概念,然后去準確判斷。
比如找不到人生想要什么?
拆解「想要」的東西就行:
想過一種什么生活方式?
想收獲什么資源(金錢、地位)?
想要掌握什么樣的能力?
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歸類是把一堆東西合在一起,抽象成一個概念。
分析是把一個概念拆成幾個來分析。
04
第4層-邏輯
這一層算法黑箱中包括「 歸納、演繹」。
「演繹」
已知三角形內(nèi)角和是180°,所以知道兩個角,就知道另一個角的度數(shù)。
這就是演繹。
福爾摩斯看到華生的第一眼就說:“你是從阿富汗回來的?!边@讓華生非常驚訝,因為這個事情太神奇。
福爾摩斯復盤這個瞬間發(fā)生的過程:
“別人介紹你是一個醫(yī)生,我看你有軍人氣勢,那么你就是一個軍醫(yī);
我看見你的臉色很黑,但你的手腕兒很白,那證明你的皮膚本來是很白的,你剛剛從一個陽光很充足的地方回來;
你的面色憔悴,表現(xiàn)出一種舊病初愈的狀態(tài);你的左臂受了傷,動作看上去有些僵硬。
那么一個英國的軍醫(yī)在熱帶的地方歷經(jīng)艱辛,左臂負過傷,最近英國在什么地方打仗呢?
在阿富汗。所以我認定你是從阿富汗回來的。”
福爾摩斯最擅長演繹。
「歸納」
一筐蘋果,我每一個都看了,每一個都是壞的,所以這框蘋果都是壞的。
這些都是歸納。
演繹和歸納是人類最普遍的邏輯思維。
05
第4層-結(jié)構(gòu)化思考
這一層算法黑箱中包括「 層級結(jié)構(gòu)、線性結(jié)構(gòu)、矩陣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
這當然就是我,作為分析師最擅長的工具箱。
比如大名鼎鼎的馬斯洛需求金字塔。
運營分析中,常常用到的銷售漏斗圖
還包括大名鼎鼎的黃金圈法則,它是層層嵌套的圓形圖。
比如,如何回答”職業(yè)規(guī)劃是什么“這個問題?
我們可以在紙上畫一條線,上面標注:
1、定位:我現(xiàn)在有什么能力、技能?
2、目標:我想朝什么方向發(fā)展?達到什么高度?
3、路徑:具體用什么方法實現(xiàn)?會有什么障礙?
這樣就一清二楚。
而線性分析,還包括二項分布、指數(shù)分析、回歸分析等等,用于分析比如公司發(fā)展、市場行情等各類趨勢。
矩陣分析是由橫向的X軸,和縱向的Y軸構(gòu)成,代表了兩個不同維度。
最著名的矩陣,就是時間管理矩陣。
它的橫軸是從不緊急到緊急,而縱軸是從重要到不重要。
于是你可以得到四個象限,把你此前亂糟糟的事情,整理得井井有條。
專業(yè)的矩陣分析中,還包括波士頓矩陣,安索夫矩陣等等。
1994年,貝索斯在一張衛(wèi)生紙上畫下一個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從此亞馬遜靠這個系統(tǒng)運轉(zhuǎn)20多年,成為世界第一的公司。
這就是著名的亞馬遜的飛輪——更便宜的價格吸引更多用戶,進而降低商品成本,這樣就會吸引更多用戶。
而在商業(yè)社會,員工個體是生命系統(tǒng)、公司是組織系統(tǒng)、市場是生態(tài)系統(tǒng)。
學會看懂系統(tǒng),拆解系統(tǒng),組合系統(tǒng),也就能解決各類商業(yè)問題。
四大結(jié)構(gòu)也就是我們訓練營反復練習的
06
第5層-溯因推理
第5級-溯因推理(Abductive Reasoning)
「黑箱原理」
這是人類迄今為止,最高級的思維方式。
最早由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在1900年提出,本質(zhì)是指從一大堆雜亂無章的事實中,獲得洞見的過程。比如早年可口可樂公司調(diào)研中國人對“茶”的要求,看能否推出一種茶飲料。他們是這樣做:
1、你來到中國,跟各路人物交流。喝茶的人、種茶的人、中間商等等,這些人告訴你他們心目中茶是什么東西,你聽了很多很多。你還獲得各種數(shù)據(jù),茶葉的價格,收獲的時間,銷量,人們都在什么情況下喝茶,等等。
2、仔細總結(jié)分析,哪些人跟你說的話是重復的;不斷歸納,大概有這么幾個觀點,幾個事實……
3、你慢慢理解了這些觀點和事實,你現(xiàn)在可以代表中國人向外國人介紹“茶”了。當然,你也得理解可口可樂公司。
4、你突然意識到,可口可樂這個茶飲料應該怎么做。
溯因推理更多是可以產(chǎn)生完全沒有的新知識。
處理一堆信息,在你腦子中發(fā)生化學反應,你收獲了一個新東西。
這是一種很難的思考方式。
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相對論,喬布斯發(fā)現(xiàn)了未來智能手機的秘密,凱文·凱利洞察到未來科技的趨勢,都是用的溯因推理。
這種思考方式,通常也更多是科研工作者、產(chǎn)品經(jīng)理、分析師、寫作者、偵探會經(jīng)常練習。
07
裁判員-批判性思考
08
后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