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xù)兩天早上起床后,成成(我家二娃)都比較有情緒——本來每天都開開心心去上幼兒園的他,喊著想要休息一天,怎么也不愿意去上幼兒園。最后,在我們好說歹說,甚至發(fā)脾氣后,他終于又同意去上幼兒園了。
到了昨天晚上,我突然記起:在不愿意上幼兒園的前一天晚上,他似乎跟我說過,幼兒園老師讓他帶隔汗巾去幼兒園。而我竟然忘記了這回事。
于是,我趕緊問家人是否準備好了。在確認早就給他準備好,放到書包里了后,成成高高興興地檢查書包里的隔汗巾,并且說明天一定要送一條給張老師。那種高興是溢于言表的。
到這里,我才知道他這兩條鬧小脾氣的原因所在。今天早上,成成起來后,又恢復(fù)了往日對幼兒園的期待,高興地去上幼兒園了。
其實,這不是他頭一回鬧情緒不想上幼兒園。在剛上幼兒園的那幾天,成成是非常開心的。聽說第三還是第四天,他在幼兒園拿錯了其他小朋友的毛巾。老師給他指出來后?;蛘呤浅鲇谛呃ⅲ蛘呤浅鲇谔颖?,自那時開始,他就出現(xiàn)了連續(xù)好幾天不想上幼兒園的情緒。
后來我們也是做了好多工作,才讓他又燃起了想上幼兒園的熱情。
你的孩子是不是容易哭鬧?是不是經(jīng)常毫無理由地發(fā)脾氣?
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面對哭鬧的孩子,是不是有點精疲力竭的感覺?
是的,不少家長都碰到過這樣的問題。我從這件小事中得到了三個體會:
不要以為孩子都是不講道理的。其實深究起來,孩子有情緒,必定是由某個方面的原因所導(dǎo)致的。在父母看來,這個原因可能很小,甚至很可笑,但是對他們而言卻十分重要。
此時,不要急著指責(zé),而是要試著回憶生活中的細節(jié)。通常而言,不愿意找原因,找不到原因,一味地嫌孩子不聽話、不懂事,這是我們成年人常常犯的錯誤。
因此,父母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尋根問底,才能有效引導(dǎo)孩子的情緒。這也客觀上要求,父母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互動,否則哪里找得到他們在乎的小原因呢?
前面說了,孩子的情緒,往往是尋求幫助。正是因為對父母的依賴,他們才會在父母面前,毫無顧忌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情緒。但是,大多數(shù)的父母經(jīng)常用講道理或者打罵的方式來應(yīng)對孩子的情緒。
這兩種方式,既不治標,也不治本。反而會大大破壞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和安全感。
因此,這幾乎是應(yīng)對孩子情緒問題的最差兩種方式了。
說了這么多,
現(xiàn)在你知道
如何應(yīng)對孩子的情緒了嗎?
最近,都提不起寫長篇教育評論的興趣。于是,我打算就把每天的育兒心得發(fā)到公眾號上,跟大家分享。你在育兒路上有什么困惑,有什么想要討論或者希望我寫的話題,歡迎留言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