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習習慣將定型,孩子現(xiàn)在做這些還不晚!(北大學子親身經(jīng)驗)
我是目前就讀于北京大學的本科生,來自高考競爭非常激烈的江西。高考總分667,語文121,數(shù)學137,英語145,理綜264。
我是一個從小就成績不錯的人,中考意料之外又在預(yù)想之中地拿了全縣第一,并由此進入了江西省最好的高中——臨川一中,成為別人眼中的“大神中的大神”。還算平穩(wěn)地度過了高中三年,順利進入自己理想中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其實我一直自認為自己是很平凡的普通人,只是普通地在學習,普通地在生活,所以一直都沒有自己有多優(yōu)秀的實感。但是在一次和朋友的交談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有區(qū)別于常人的。那位朋友對我說:“真是羨慕你啊,隨便玩一玩、學一學,輕輕松松就能上清北。要是我也有你這樣的智商就好了?!?/section>她的這番話讓我十分震驚,的確,智商是十分重要,但是,在考上北大的同學里,這是必要不充分條件。雖然清華北大確實是集中了一批類似于“bug”一樣的天才,但是如果以為清華北大都是這樣的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很多人真的都沒那么天才,我始終認為我能考上北大的大部分原因是我的努力,而這努力,又包含了性格(好勝且堅韌)、目標(考上清華北大是我一直的夢想),還有本身對學習(尤其是理科)感興趣。至于自己的天分,誠實一點地估計應(yīng)該是中等偏上(超過大約70%普通人的水平)。我的鄰居,也是我的發(fā)小,就是最鮮活的案例,論智商我是自愧不如的,從小時候開始,所有人都能感覺到他的思維能力是非常人所能及的水平,但是他最后也只是考上了江西理工大學,一個二本學校。為什么呢?因為他在學習這件事上沒有明確的目標,所以也就不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相比于學習,他更喜歡在游戲世界里尋找快樂。而我的高中同桌,雖然天資不足稱道,別人十分鐘就記下來的東西,他可能要琢磨一個小時才能消化掌握。但是因為他家境貧寒,想要靠自己努力改變家族的命運,所以在學習這件事上,他的態(tài)度是“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高中三年他一直是班里管大門鑰匙的人,因為他每天都是來的最早,走的最晚,就連唯一的休息時間——周日,他也會來教室自習。正所謂天道酬勤,最后他成功進入了南開大學,成為了一名醫(yī)學生。所以,沒有天分并不可怕,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天分只是錦上添花一般的存在,并不是決定要素,而且我們也決定不了,我們所能掌握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學習方法。大家都知道,小學的學習,只要在課堂上稍稍認真聽講,然后把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完成,就能拿到很高的分數(shù),全班第一遍地都是。所以在進入初中的第一天,就要面對被挑選的現(xiàn)實,而且沒有足夠的信息做心理預(yù)判,再加上我是偏消極的性格,考完之后就一直在想,萬一沒有進入重點班的話該怎么辦呢?絕對要尷尬死了。但是第二天結(jié)果出來了,我是全年級第十五名(其實這是我整個初中最差的排名)。當時還有點沾沾自喜,覺得這樣就挺好的了。進入初中,突然就有了一種真的要認真學習的氛圍,因為我的初中從初一開始就安排了早自習和晚自習,所以待在學校的時間幾乎翻了一倍。再加上學的科目一下子就增多了,不像小學,只有語文和數(shù)學,很多人都有些不適應(yīng),無法靜下心來,集中精力學習。我在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喜歡看各種“閑書”,特別是一些科普性質(zhì)的書,比如《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全球通史》等。所以初一學的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知識,對我來說只是復習而已。正是這些在當時看來只是“無用功”的事情,讓我迅速平穩(wěn)地度過了小學到初中的過渡期,贏在起跑線上,開啟了我初中的無敵時期。除此之外,初中是養(yǎng)成良好的、高效的學習習慣的關(guān)鍵時期。我的學習習慣是課前全面地預(yù)習、上課有選擇性地聽講、課后針對性地復習。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方法的有效性。學習知識是一個溫故而知新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過程就是預(yù)習。預(yù)習就是要獲得不懂的地方,知道聽課的時候特別要留意的地方。預(yù)習是找到思維的斷點、重點,聽課有側(cè)重了,懂的地方聽課的時候就可以不聽,節(jié)約時間和精力,更能集中精力去克服不懂的地方。不熟悉我的人一定不會認為我是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只會看到我時不時上課開小差,晚自習經(jīng)??纯苹?、奇幻類小說,或者和別人聊天,周末也一直看電視劇或者看電影。就連我的父母也時常覺得我不夠努力,過的太悠閑,但這就是高效率學習的結(jié)果。就這樣,我從第一場正式的考試開始,就沒掉出過年級前五,直到最后的中考,取得了全縣第一的成績。在中考出分之后,全縣最好高中的教導主任一直給我打電話,希望我能去那就讀,還承諾了一筆并不低的獎學金。但是我還是拒絕了,選擇繼續(xù)挑戰(zhàn)自己,去了江西省最好的高中——臨川一中,因為臨川一中每年錄取清華北大的人數(shù)都在三十人以上,而且常年產(chǎn)出全省文科、理科狀元。我一直都不想做“鶴立雞群”的“鶴”,因為這樣對自己水平的提高沒有任何幫助。而事實也證明了我的決定的正確性,進入臨川一中,讓我實現(xiàn)了自己從小的夢想,而我的那些留在本縣的初中同學們,最好也只是考入了南昌大學而已,即使他們在那里一直“出類拔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