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書】0750 《不吼不叫》:為什么不能對孩子吼叫?
本書作者羅娜·雷納,是美國著名的親子教育專家和護士,有著超過50年的家庭育兒工作經驗。
《不吼不叫》這本書主要介紹了親子育兒方面的知識,而且聚焦在父母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態(tài)度方面。全書用了大約五分之二的篇幅給我們介紹了吼叫的危害,另外五分之二給我們講了減少吼叫的日常策略,剩下的篇幅講的是怎么樣應對特殊情況。這本書配有大量的真實案例,讓作者的觀點很有說服力。
家長們應該及早意識到吼叫這種傳統(tǒng)管教方式的危害。吼叫雖然短期來看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管教方式,但是孩子如果經常被吼叫的話,可能會在社會關系、對世界的感受、情商等方面受到影響,所以家長們應該學會停止用吼叫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本書還介紹了做到不吼不叫的幾種方法,如“ABCDE 法則”“4C 法則”等等。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本期音頻為你解讀的是《不吼不叫》,副標題是《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這本書的中文版大約18萬字,我會用大約25分鐘的時間,為你講述書中精髓:父母的吼叫會危害孩子的成長,不吼不叫才是管教孩子的正確方式。在我們一般觀念里,父母和長輩在家庭里的地位都很高,所以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家長們往往都是一副權威、嚴厲的模樣。在傳統(tǒng)的管教方法里,打罵都不算少見,更別說吼叫孩子了。雖然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逐漸意識到,棍棒教育應該被歷史淘汰,但還是有很多家長,孩子一不聽話就大吼大叫,他們覺得,吼叫也不會對孩子造成什么傷害。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恰恰相反。研究表明,吼叫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其實一點也不小。本書作者羅娜·雷納,是美國著名的親子教育專家,她有著超過50年的家庭育兒工作經驗。《不吼不叫》這本書主要介紹了親子育兒方面的知識,而且聚焦在父母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態(tài)度方面。全書用了大約五分之二的篇幅給我們介紹了吼叫的危害,另外五分之二給我們講了減少吼叫的日常策略,剩下的篇幅講的是怎么樣應對特殊情況。在這本書出版之前,可能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吼叫的危害,也不知道吼叫是一種應該被淘汰的管教方式。這本書配有大量的真實案例,讓作者的觀點很有說服力。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那下面,我就為你來詳細講述書中內容。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三個重點內容:大多數(shù)父母都曾吼叫過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每個父母都知道吼叫能造成多大危害。所以,第一個重點我給你講的就是,吼叫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明白了吼叫的負面影響還不夠,為了最終做到停止吼叫,我們還需要了解吼叫出現(xiàn)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改正自己。第二個重點我就給你說說,家長對孩子的吼叫,是很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知道不要吼叫是一回事,做到不吼叫卻是另一回事。很多家長可能已經意識到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不對,但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變的。所以,我給你講的最后一個重點就是,讓自己不吼不叫的 ABCDE 法則、管教孩子的 4C 法則,以及應對其他人吼叫孩子的策略。吼叫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但同時也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這就是第一個重點內容:吼叫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明白了吼叫的危害,我們就有了改掉這個壞習慣的動力,不過要想真正做到不吼叫,我們還是先要知道吼叫產生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去糾正自己的行為。所以,接下來我來為你說說家長對孩子的吼叫,是很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書的作者在年輕的時候,也曾對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過。為了改變這種行為,她當時讀了一本很受歡迎的育兒書,還按書里的方法控制自己的吼叫,不過最后她發(fā)現(xiàn)這么做根本沒用。因為雖然書里教了方法,但是如果自己不知道吼叫產生的原因,那所有試圖停止吼叫的努力都會白費,所以了解吼叫的原因才應該是做到不吼不叫的第一步。這些就是第二個重點內容,家長對孩子的吼叫,是很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明白了吼叫產生的原因之后,我們終于可以開始學習如何控制吼叫了。好的方法能事半功倍,下面我就給你講講,作者用自己五十多年育兒經驗總結出的,讓自己不吼不叫的 ABCDE 法則,管教孩子的 4C 法則,以及應對其他人吼叫孩子的策略。讓自己的內心平靜,是用愛與尊重和孩子溝通的核心。家長們請記住,孩子不是敵人,他們需要關注、安撫、規(guī)范、引導和溫柔的撫摸。如果孩子感覺到父母是和他站在一起的,而且愿意為他著想,他就更容易配合父母的要求和教導。雖然對有些父母來說,吼叫的習慣是很難徹底改掉的,但是作者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驗,提出了很容易實施的兩個育兒法則,名字很好記:ABCDE ,和 4C 。我們先來看看不吼不叫的 ABCDE 法則。那應該怎么道歉呢?作者說,一個真誠的道歉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需要有后悔的感情。你想想,如果道歉者自己都不對自己做過的事感到后悔,那怎么能指望他的道歉是真誠的呢?而且,家長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比如家長在說完“我真的很抱歉”之后,又加了一句“我吼你只是因為你不聽話”,那這樣的道歉就是不真誠的,把自己吼叫的責任推到孩子身上,怎么聽都像是一種指責而不是道歉。最后,真誠的道歉還需要補救措施,這樣家長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會努力不再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家長可以說,“為了補償,周末我?guī)闳ス珗@玩”,這樣孩子才能看到道歉的決心。如果每次吼叫之后都只是一句對不起,然后一天道歉很多次,那這樣的道歉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首先,我們說到了吼叫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大多數(shù)家長都曾經對孩子吼叫過,但是這看似平常的吼叫,很可能對孩子產生長久的負面影響,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父母們有必要停止吼叫,用更尊重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其次,家長對孩子的吼叫,是很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包括外部觸發(fā)器,比如孩子不聽話的行為,也包括內部觸發(fā)器,比如自己的負面情緒。吼叫還和一些深層原因脫不開關系,比如家長的生活情況、健康情況和家庭傳統(tǒng)。不能忽略的是,家長和孩子氣質的協(xié)調與否,也是吼叫產生的原因之一。最后,我們說到了讓自己不吼不叫的ABCDE法則、管教孩子的 4C 法則,以及應對其他人吼叫孩子的策略。自問、呼吸、平靜自我、確定孩子的需要和同理心,是家長控制自己吼叫的 ABCDE 法則。溝通、選擇、結果和連接,是平時管教孩子,讓孩子有更好日常表現(xiàn)的 4C 法則。兩個法則搭配,可以把吼叫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時,面對其他家人的吼叫,家長們也有必要通過溝通讓他們明白吼叫的危害,也讓孩子免受吼叫的傷害。如果不小心沖孩子叫了,就要掌握真誠道歉的方法:帶著后悔的心情,勇敢承擔后果,給孩子提出合適的補救措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