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有抑郁的傾向或者已經(jīng)被確診抑郁了,哈雷給出以下三條建議,希望可以給到孩子家長幾點啟發(fā):
第一條建議: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
身心是一體的,心理問題也可以帶來生理問題,同樣,身體問題也會帶來心理問題。很多孩子都缺乏運動,睡眠不足,一部分孩子生活習(xí)慣不好,熬夜,吃垃圾食品,花很多時間玩手機或電腦游戲,在虛擬空間停留的時間很久,加上飲食不規(guī)律很容易造成身體方面的不舒服,身體狀況不好,也會無形中加重孩子抑郁程度。
孩子抑郁了,父母更要注意這一點,要通過給孩子營造一個支持性的家庭環(huán)境來幫助和支持孩子盡量動起來。
運動對普通人來說都是有益的,更何況是抑郁的孩子。所以讓孩子盡可能地活動起來,可以更好地促進孩子心理健康。
青少年抑郁了,很多孩子會通過玩手機游戲來逃避問題,當(dāng)電子產(chǎn)品替代了孩子真實的活動,玩手機的時間無限增加時,孩子運動和與同伴交流溝通的時間就會減少,越陷入其中,抑郁癥狀會越來越嚴重。
所以最好每天至少半小時的運動,不要做那些枯燥乏味或者令孩子痛苦,提不起勁來的運動。發(fā)動全家人,集思廣益。只要是動起來的活動都是可以的。
例如遛狗,滑板,騎自行車,下樓扔垃圾,取快遞,去超市幫媽媽提東西,在家里跳舞,打羽毛球,下圍棋,打掃房間,一起在家里唱歌等等,或者適合孩子的一些動作,都是對孩子有幫助的。哪怕最初開始動起來的時候,是幾分鐘,也是好的,先動起來,孩子就會增加一些活力。
另外孩子飲食方面,盡量不要吃外賣,攝入太多的糖或者淀粉食品,這些會孩子的情緒和精力負面的影帶來影響。要多 吃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的食物,新鮮水果蔬菜,讓孩子的大腦維持健康狀態(tài),幫助孩子改善情緒。
孩子睡不著,不要擔(dān)心,可以陪伴孩子,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說說話,不要催促他去睡。同時試著營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例如臥室盡量少放一些物品,燈光柔和,如果孩子允許,可以播放一些睡眠音樂,鼓勵孩子擁有充足睡眠。
孩子們需要花比大人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最佳身體機能狀態(tài)。盡量讓孩子不熬夜,充足的睡眠也是可以幫孩子改善情緒的,不要過度依賴藥物讓孩子進入睡眠。
第二條建議:鼓勵孩子與外界產(chǎn)生連接
大多數(shù)孩子抑郁后,都會逐漸遠離他們的同學(xué),朋友,也不喜歡做過去喜歡的事情。這樣子只會讓孩子更孤獨,內(nèi)心無力。所以家長要盡可能幫助孩子重建社會交往系統(tǒng)。那么作用很小,也是嘗試做一些什么的,
例如作為父母可以每天留出一些時間與孩子面對面交流,那么孩子只愿意與你溝通三十分鐘呢,也是可以的。
但是一定更要確保在這三十分鐘內(nèi),你把手機放在一邊,靜音或者關(guān)機,然后將你的注意力會完全放在孩子身上,傾聽孩子,不管他說什么,你都要接著,不要走神,不要評價,不要說大道理。聽聽孩子的感受,想法,或者看到孩子,這對孩子就是很好的支持。
大家不要誤會,與孩子談?wù)撘钟羟榫w或感受會使得孩子情況變得更糟糕,面對面與孩子溝通,這樣做孩子會進一步接納自己,緩解孩子抑郁情緒的作用,會有力地促進孩子的心理康復(fù)進程,
不論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要讓孩子保持與外界的接觸,鼓勵他邀請信得過的朋友同學(xué)來家里玩,或者和同學(xué)出去活動,哪怕時間很短,都是可以的。如果孩子情況允許,也可以與其他家庭一同參加活動,讓孩子有機會出去與人見面,并建立關(guān)系,這也是對孩子有幫助的。
如果有一些公益或者集體活動,可以帶孩子一起參與。例如社團活動,興趣活動,公益活動都可以的,一點點引發(fā)孩子的動力和興趣,重新找回活力,孩子的情感情緒都會受到一定積極的影響。
父母也要示弱,主動邀請孩子幫助自己做一些事情,增加孩子的價值感,或幫助身邊的親戚朋友做一些小事情,幫助他人也是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增加孩子的體驗感。
第三條建議:知道如何尋求專業(yè)心理支持
專業(yè)的心理支持對抑郁的孩子來說很必要。當(dāng)你覺得孩子的抑郁情緒很嚴重,無法正常學(xué)習(xí)生活,自我封閉,不愿與人交流,自我評價很低。一定不要再猶豫,及時尋求專業(yè)的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是最好的選擇。
尊重孩子的想法,無論是去看心理醫(yī)生還是做心理咨詢,都需要征得孩子同意。如果孩子不愿意去,不要著急,先一定要搞清楚孩子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是不信任還是擔(dān)心貼上有病的標簽,或者心疼家長的錢。自己可以先做咨詢,然后再引導(dǎo)孩子做心理咨詢。
孩子心理咨詢前,你一定要先看看這個(點擊查看這篇文章)
心理咨詢也罷,心理治療也罷,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迷信所謂的專家,大咖或者催眠,其他立竿見影的心理療法。同時也要對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保持理性,客觀的期待。孩子抑郁了,不是吃了藥,或者心理咨詢幾次就立馬見效。
孩子的心理康復(fù)需要時間,孩子也需要成長的時間。父母這個時候的耐心尤為重要,他無形中給孩子傳遞了一條積極的信息,我是值得的。如果一有好轉(zhuǎn)就馬上逼迫孩子去學(xué)校或者學(xué)習(xí),孩子有時候會出現(xiàn)對抗情緒。這點家長一定要注意。
如果孩子是輕度抑郁、中度抑郁,先開始做心理咨詢是比較穩(wěn)妥的選擇。如果做了一段時間咨詢,孩子的抑郁癥狀還沒有得到緩解,再去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也不遲。
心理咨詢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的癥狀比較嚴重,大部分有責(zé)任心的心理咨詢師會主動告訴家長帶孩子去醫(yī)院做心理治療的,情緒穩(wěn)定后再配合心理咨詢。
很遺憾的是,很多父母一開始就認為藥物治療是最快的見效最快。孩子抑郁狀況并不嚴重就著急選擇帶孩子去醫(yī)院做心理治療,這給了孩子負性的心理暗示,認為自己心理有病,更加抑郁。
除非你的孩子做出危險舉動或有自殺傾向,在這種情況下一定是要去醫(yī)院進行心理治療,有必要服藥和/或持續(xù)觀察。
父母一定要對這些有所了解,很多孩子其實就是輕度抑郁,服藥之后,嗜睡,記憶力減退,惡心,頭疼,精神狀態(tài)更加不好。
毫無疑問,抗抑郁藥也是目前治療抑郁癥常見的方式之。但不是特效藥,也不是孩子吃了藥就徹底好起來了,孩子抑郁了一兩年還在吃藥,抑郁狀況依然還有的很常見。
抗抑郁藥是針對成人研發(fā)和試驗的,因此它們對青少年大腦的影響目前沒有一個科學(xué)的解釋。
所以家長要結(jié)合孩子實際情況,我們要相信科學(xué),但也要意識到抑郁藥本身也存在一定風(fēng)險和副作用。不能因噎廢食,也要科學(xué)對待。
孩子服藥期間不能私自停藥,服用抗抑郁的藥一旦私自停藥,有可能會增加孩子自殺風(fēng)險,服藥期間一定要密切關(guān)注孩子的服藥反應(yīng)和變化,有不適時一定是要與孩子的心理醫(yī)生溝通的。
頻繁出現(xiàn)自殺念頭/言論
自殺的示意或企圖強烈
強烈的易怒情緒
出現(xiàn)傷害自己或他人行為
多動的言語或行為(躁狂)
其他異常行為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