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由已故張耀忠老師根據(jù)王培生宗師講課錄音整理。圖中照片是在關(guān)振軍老師前些年拍攝的81式拳照中選取的。有些名稱都是動態(tài)過程,不好用照片表述,因此沒有圖片。
腿法也是腳法,或稱腿腳法,就是在武術(shù)技擊中運用腿腳的方式方法。腿法的用處很廣,如使用得當,其威力比手臂大得多,俗話說:“手是兩扇門,全憑腿迎人”。在北方拳種里用腿甚多,故有“南拳北腿”之說。在太極拳里,同樣注意腿法的運用。太極腿法共有七種,常用的也有五種,現(xiàn)分述如下:
1、分腳(左右分):分腳也叫“翅腳”,兩臂展開,前腿伸舒,如同鳥展翅。其動作要領(lǐng)是:意想后手指尖盡量往后指,前腳尖就會往前伸,繃腳面,挑腳尖,力貫足尖。用之于踢胸點肋,就是踢對方的胸口和兩肋接近乳頭的位置,發(fā)腳要高。
2、蹬腳:蹬腳用的是腳跟,其要領(lǐng)是:意想后手掌根一沉,勁力就會反映到前腳跟上去。蹬的位置是對方的胯骨軸,也叫大轉(zhuǎn)子,即胯關(guān)節(jié),不要蹬大腿,蹬大腿沒有用,因為對方一繃勁就會給彈回來了。
3、踢腳:用腳尖由下而上為踢。如披身踢腳,一閃身,一抬腿,鉤起腳來就踢。踢腳是一種發(fā)勁,如“一腳將他踢出去”之說。
4、里合腿:當披身踢腳完了以后,接著就是回身蹬腳,在這兩個拍子之間的過渡動作是一種里合腿。其動作要領(lǐng)是:以右腳為軸,右手沿臀部下去找右腳跟,這樣就會帶動左腿向右里合180度。此腿法有時也用于套鎖對方的腿腳。
5、外擺腿:如單擺蓮(十字腿、十字擺蓮腳)、雙擺蓮都叫外擺腿。單擺蓮的要領(lǐng)是:左手背對正右眼,手心照直往前夠,手腳自然合拍。雙擺蓮的要求是:左手心沿著抬平的右腿外側(cè),從胯一直摸到腳面上去,自然完成雙擺(抬擊)動作。擺蓮腳是手腳并用,交叉橫打,即手擊翳風腳打腰。
6、踩腳:踩腳的動作要點是腳尖外擺橫踩之,俗稱“扁踩”。常用之于踩對方的小腿和腳趾,所以也叫“橫踩跺子”。
7、跺腳:跺腳是腳尖里扣,橫跺對方的迎面骨和髕骨,拳式中稱之為“蹬一根子”或“喜鵲蹬枝”。
在太極拳老套路中,曾有二起飛腳、二起蹦子動作,就是跳起來踢打蹬踩跺等腿法,但因其難度較大,不適宜老弱者練習,所以不用了,但是這種常識還是必須知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