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寫作,為職場賦能,會讓你少奮斗十年
·
本文3400字,閱讀時長4分鐘
美國管理者彼得斯說:“21世紀的生存法則就是要打造個人品牌,不管企業(yè)產(chǎn)品還是個人,都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div style="height:15px;">
當今時代,是個人品牌崛起的時代。沒有建立個人品牌的人,職場發(fā)展空間可能會越來越小,風險也會越來越高。因為在這個時代,工資不值錢,最有價值的是品牌。
工資代表過去,品牌才代表未來。
得到app的明星導師張亮也說過:“運營好個人品牌,才是你長期的、移動的鐵飯碗?!?div style="height:15px;">
運營好個人品牌,才是你長期的、移動的鐵飯碗
那么,普通人沒錢沒資源,靠什么打造個人品牌?
靠寫作。寫作是塑造個人品牌、構建個人影響力最好的方式。在這個人人都能寫,人人都能看的新媒體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了你和這個世界最短路徑的連接,它可以無限放大你的影響范圍。
那么,如何靠寫作打造個人的品牌呢?
江湖傳說中的“劉主編”劉楊的《學會寫作》一書可以為你揭開謎底。
劉楊在他的新媒體專著《學會寫作》一書中,以“用戶思維”貫穿始終,依據(jù)“曹植七步詩”創(chuàng)作過程,提出了“七步寫作速成法”。
這些方法從“認知”“寫作困惑”“應對困惑的策略”方面,解決了所有人在寫作中可能遇到的任何寫作問題。比如,寫的東西沒有人看的認知困惑,你可以在第一章寫作熱身部分得以紓解。你能寫,但寫的亂七八糟的寫作難題可以在第四章第五章,行文的邏輯和錘煉語言部分得到指導解決。
可以說,本書是寫作之路上最忠實的全方位的最有權威的顧問。本書的遵旨正如其書封面上所寫:《學會寫作》,成為真正會表達的人;寫作是提升個人影響力的決定因素。
作者:劉楊
通讀完本書,我體會到提升三個認知,做出四個改變,更有利于你靠寫作打造個人品牌,為自己職場賦能。
01
三個提升認知
一、寫作是人人都可以學會的能力;覺得自己“不會寫”是對“未知的恐懼”,是心理層面的問題。
要靠寫作提升個人影響力,首先你應該懂得寫作是什么,并且找到寫作的自信。
1,寫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葉圣陶先生說:“寫文章就是說話。反過來也是如此,說話就是寫文章。”
“說”是語言表達,“寫”是文字表達。寫作就是寫我所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念頭用文字表達出來。
因此,只要會說話就會寫作。一般來說,能說能講的人,寫作能力也不會太差,把他們說過的話整理出來,稍加修正潤色,就是一篇好文章。
表達自己
2,“不會寫”是一種“對恐懼的恐懼”,是一種“追求完美”的心態(tài)。
“不會寫”,懼怕寫作,其實懼怕的不是“寫作本身”,懼怕的是”對寫作的未知”。這是一種“對恐懼的恐懼”,這不是寫作技術問題,而是心理問題。這是未行動,先讓自己被想象的困難嚇倒。
其次,“不會寫”不是真的寫不出來,而是擔心寫得沒有針對性,擔心寫得不夠好,擔心內容不能引起足夠的關注。
一句話,別想太多,先坐下來寫起來,先完成再完美。這樣,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參與寫作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寫作者。每個人都可以寫,而且可以通過練習會寫得更好。
先完成再完美
二、寫作最基本的方法是“寫”;看了許多書和別人寫的文章,不等于自己會寫文章。
靠寫作提升個人影響力,打造個人品牌,是要靠作品來說話的。這就必須懂得:
1,寫作的秘訣只有三個字:一直寫。
我們可以把寫作理解成“寫文章+創(chuàng)作”,寫是基本功,創(chuàng)作是方向。也可以理解成“寫出作品”,寫是基本方法,作品是最終目標。這都強調一個字“寫”。
沒有人看了幾場游泳比賽,聽了幾節(jié)游泳課就學會游泳的。想要學會游泳最快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現(xiàn)在下水。寫作也是一樣。
2,寫作是“反人性”的,是做的力量。
“看”是“輸入”,屬于管理式學習,缺少思考內化的過程,沒有把看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而“寫”是“輸出”,屬于創(chuàng)造式學習,它經(jīng)過了思考、重組,將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所以說,看別人寫文章不等于自己會寫作。
認為多看就會寫作,不排除“懶癌”(懶于動腦)的因素。
創(chuàng)造式學習
三、文章寫得長短跟寫得好壞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文章寫得長不等于文章寫得好。
靠寫作打造個人品牌,要有文章,但文章是要講質量的。但質量不在于長短。
寫作就像說話,那是不是說得多就一定說得好?是不是說得少就句句是箴言呢?都不一定。說得多少,跟說得好不好沒有必然關系。
寫作也一樣。文章價值不在于長短,而在于能否用最精煉的語言表達出完整的意思。文章中的每一句話都不應該是多余的,這是對寫作者的基本要求。
寫得少文章結構容易把握,但有可能意思不全面;寫得多的文章內容多,但可能篇幅太長導致沒有中心。
02
做出改變
閉嘴,先行動
一、趕快行動,坐下來,去寫。
馬云說: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有時候真的不用想太多,干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千萬不要等準備好了再開始寫,先干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寫作特別仰賴練習,越是經(jīng)常鍛煉,越是嘗試不同的任務越容易成為這方面的高手。
這里,我們可以向劉主編的學員郭小果學習,以“一天不碼字就剁手的民工”為個性簽名,把寫作視為“細微而盛大的遇見”。細微,就是堅持每日寫文一篇,不過二三十分鐘;盛大,就是細水長流地日日寫作,某日回首,會發(fā)現(xiàn)竟已飛渡千山。而遇見的,是更好的你自己,是更大的世界,是更多的知音。
先干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
二、洞悉讀者,確定寫作目標
靠寫作打造個人的品牌,就要靠作品說話,用自己的文章去吸引更多的你認識你。于是寫作就要洞悉讀者,確定自己的寫作目標。
沒有無目的的寫作。
在動筆前要一直考慮:這篇文章的讀者是誰,為什么寫給他們。沒錯,寫作要與讀者取得深度鏈接,要帶著讀者一起High.
寫作要對讀者“有用”:可以增加一個新知識,可以幫忙做內容匯總,可以說出讀者想說卻不敢說的話,也可以通過有意思的文字給讀者帶去歡樂。
之后,寫作目標決定了寫作要達到的效果,比如記錄要如實還原資料,表態(tài)要讓人信服,抒情要讓人感動,說明要讓人得到有效的信息,而應用則是讓信息處理變得更準確高效。
這五種寫作目標正好對應著五種文體:記敘文,議論文,散文說明文,應用文。
用作品說話
三、理順行文邏輯
寫文章就像建一棟房子,不是什么建筑材料都可以用。本來四根柱子就可以支撐起一棟房子,非要塞五根,不美觀,還破壞了建筑的整體結構。
寫文章也一樣,不是堆的資料越多越好。文章的內容需要按某種邏輯來組織,哪些內容應該要,哪些內容應該舍棄,哪些內容非但沒有幫助還會拖了文章的后腿,這都是搭建文章結構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文章結構,簡單來說就是找到貫穿文章內容的主線。屏讀時代,寫作不僅不可以挑戰(zhàn)讀者的耐心,反而要想法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讓讀者快速領會文章內容。這就需要快速理順行文思路,?合理搭建文章結構。方法如下:
1.中心原則法
寫作一定要有中心。一個道理、意境、說明主題,都一定要有個中心。如果文字開始跟中心沒關系了,那說明寫偏了。
2.統(tǒng)一原則法
一篇文章是一個整體,要實現(xiàn)整體效果,需要有三個統(tǒng)一,分別是觀點統(tǒng)一,主題統(tǒng)一,文風統(tǒng)一。
觀點統(tǒng)一,就是不能前后矛盾;主題統(tǒng)一就是在講清楚一件事之前不輕易跳轉到另外一件事;文風統(tǒng)一就是表述要有連貫性,讓讀者更容易接受你通過語言所呈現(xiàn)出來的詞語邏輯。
3.配套原則法
文章“邏輯結構”是有套路可循的。
什么是邏輯結構?簡單來說,就是構成一個邏輯的必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快速理順文章結構的套路。比如“故事+升華”式邏輯結構,前面講故事,后面要通過感悟實現(xiàn)升華。
要會講故事
四、細節(jié)大于天
說到文章的震撼力,絕大多數(shù)的好文章并不是靠宏大敘事來打動人,而是靠散落在文章里的細節(jié)描寫。
細節(jié)大于天,細節(jié)是文章的靈魂,細節(jié)也是最能體現(xiàn)寫作者功力的。
細節(jié)可以帶來更多的畫面感和沉浸感。好的細節(jié)描寫能牢牢地抓住讀者,也能塑造出讓人過目不忘的形象和橋段。
所以寫作時可以運用細節(jié)描寫,可以進行場面描寫、側面描寫、環(huán)境描寫。
總之,未來,個人品牌就是你彎道超車的一根稻草。它會為職場的你獲得更多的機會;也會為你的工作,開拓新領域;更會是你高效的社交名片,你的人脈圈質量會更新?lián)Q代,逐步升級。
同時,寫作不是逃避現(xiàn)實生活的烏托邦,而是通向更加自由生活的橋梁。但是,靠寫作打造個人品牌沒有捷徑,你需要珍惜每一次上場的機會,堅持持續(xù)輸出:讓你的未來,現(xiàn)在發(fā)生。
《學會寫作》負責提升認知,消除顧慮;也負責給你寫作策略。你負責依方踐行,持續(xù)輸出練習,剩下的交給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