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醫(yī)方》抗癌中藥總匯之《牛黃》
廣西吳氏中醫(yī)世家抗癌中藥藥性歌訣:
牛黃涼苦入心肝,息風開竅又豁痰,解毒抗癌療效好,肺肝腦鼻總能痊。鼻蒼耳,喉射干,膽管龍柴烏骨參,腦癌芎蔓蜈蚣蝎,肝晚昏迷蝎犀香,西黃丸用乳沒麝,一切癌癥均可安。橫痃瘰疬痰核去,肺癰腸癰流注攀。
牛黃:入心肝二經(jīng),苦甘涼,清熱解毒、鎮(zhèn)驚、祛痰開竅,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有抗癌解毒利膽作用,適應癥各種癌瘤,如腦瘤、肝癌、肺癌、鼻咽癌、膽囊癌、膽管癌、口腔癌、乳腺癌、腸癌、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
用量 0.3~0.6g 。
性味與歸經(jīng):苦,涼。歸心、肝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抗癌。用于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fā)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疔瘡。肝癌高熱不退、肺癌癌性發(fā)熱、肝昏迷、口腔癌潰爛流濃、鼻咽癌口腔潰爛等。
廣西吳氏中醫(yī)世家抗癌中藥牛黃藥性歌訣注解:
膽管:膽囊癌、膽管癌;龍:龍膽草;柴:柴胡;烏骨:烏骨藤;蝎:全蝎;犀:犀角,犀角不給用,只能用水牛角代替,藥效有影響;香:此處是乳香而不是麝香;橫痃:癌癥的中醫(yī)病名,主要指胰腺癌、也包括胃癌、其它癌癥的腹腔淋巴轉移;瘰疬:癌癥的別稱,主要指惡性淋巴瘤,也指肺癌、鼻咽癌或其它癌癥的淋巴轉移;痰核:癌癥的別稱,尤其是癌癥轉移至體表可見的包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