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一個皇權(quán)禁錮,等級森嚴(yán)的時代,政府對于社會的監(jiān)控嚴(yán)密至極,這是歷朝歷代都無法比擬的。同時它也是一個宦官當(dāng)權(quán)最瘋狂的朝代,幾大著名的宦官都出在這個時代,王振,劉瑾,魏忠賢,錦衣衛(wèi),東廠,西廠,內(nèi)廠....試想想在這種政治氛圍之下,宮廷派的畫匠們是以一種什么心情在創(chuàng)作呢,是束縛住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以求得認(rèn)可嗎?然而明代這些畫院及當(dāng)時的畫壇,其從風(fēng)格和趣味上來看,并不保守,許多線描風(fēng)格極其精致,同時開粗頭亂服的率真之風(fēng),也是意筆最好的時代!
一起來認(rèn)識這些畫院畫家們吧——
王紱,明初畫家,字孟端,號友石生,別號九龍山人。永樂元年(1403年),王紱因善書被舉薦進京,供事文淵閣,參與編纂《永樂大典》。永樂十年拜中書舍人,派往北京,從事遷都的籌備工作。永樂十一年、十二年,兩次隨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間創(chuàng)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圖》。
明 王紱 竹
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明 王紱 喬柯竹石圖54.7×27.3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明 王紱 山亭文會圖 219×87.6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
邊文進(約1356-約1428),字景昭,為明初重要的宮廷花鳥畫家,活躍于永樂(1403-1424)到宣德(1426-1435)時期。畫風(fēng)延續(xù)北宋黃筌(約903-965)畫派工筆重彩傳統(tǒng),并融合南宋院畫風(fēng)格。
明 邊景昭 花竹聚禽圖
上海博物館
縱152.2厘米,橫78.1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
周文靖(?-1463以后)字叔理,號三山,明代宮廷畫家。閩縣(今福建福州)人(《無聲詩史》《圖繪寶鑒》作莆田人;《福建通志》作長樂人)。宣德(1426—1435)間以陰陽訓(xùn)術(shù)值仁智殿。御試《枯木寒鴉》第一,授大庾縣典吏,歷官鴻臚序班。子鼎,亦善畫,襲錦衣衛(wèi)鎮(zhèn)撫。工山水,學(xué)夏圭、吳鎮(zhèn),堪配謝環(huán)。所作用筆細(xì)密遒勁,墨色蒼潤渾厚,構(gòu)圖新穎有致。人物、花卉、竹石、翎毛、樓閣、牛馬等亦有佳趣。與戴進、謝環(huán)、李在、石銳等浙派畫家齊名。
明 周文靖 豐年瑞雪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周文靖 人物
佛利爾館藏品
林良(1436-1487),明代畫家。字以善,南海人?;钴S于正統(tǒng)至弘治年間。因善畫而被薦入宮廷,授工部營繕?biāo)?,后任錦衣衛(wèi)指揮、鎮(zhèn)撫,值仁智殿。擅花鳥,題材也多為鷹、雁、鶴、鷺、孔雀、錦雞以及蒼松古木、寒塘蘆荻等。有《灌木集禽圖》、《雙鷹圖》、《松鶴圖》等傳世。
林良 雉雞圖軸
絹本設(shè)色 155×92.6cm
故宮博物院藏
明 林良 竹禽圖軸 上博
呂紀(jì)(活動于1439-1505)明代畫家,字廷振,號樂愚,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人。以花鳥畫著稱,初學(xué)邊景昭工筆法,亦受林良水墨法影響,后臨仿唐宋諸家名跡,遂自成一體
明 呂紀(jì) 殘荷鷹鷺圖
絹本設(shè)色 190×105.2cm
故宮博物院藏
呂紀(jì) 杏花孔雀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世昌,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時雍(又作疇雍),號歷山,山東人。1486年與吳偉一同應(yīng)召入宮。
明 王世昌 俯瞰激流圖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王世昌 高士訪隱圖 水墨設(shè)色
(日)私人藏
吳彬(1550—1643),字文中,又字文仲,別字質(zhì)先,別稱文中父、文中子。自號壺谷山樵、遵道生、織履生、一枝棲、枝隱生、枝隱居士、朱湖太生洞天居士、枝隱庵主、枝庵發(fā)僧、枝隱頭陀、枝隱庵頭陀和“金粟如來”等。興化府莆田縣(今福建莆田)黃石人。流寓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
李在,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以政,莆田(今屬福建)人。遷云南,后召入京。宣宗宣德(1426-1435)時與戴進、謝環(huán)等人同值仁智殿。工畫山水,兼工人物。傳世作品有《琴高乘鯉圖》、《闊渚晴峰圖》、《歸去來兮圖》等
明 李在 山莊高逸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李在 琴高乘鯉圖
上海博物館藏
劉俊,明代畫家。生卒年不詳,字廷偉,擅山水,入能品,人物也佳。為宮廷畫家。傳世作品有《雪夜訪普圖》、《劉海戲蟾圖》。
明 劉俊 雪夜訪普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 劉俊 漢殿論功圖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明 劉俊 劉海像 30X85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