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過十幾年的學生生涯的我們,哲學課其實也學了不少,但現(xiàn)在問起來什么是哲學?哲學有什么用?有書君我還是相當?shù)你?,并且哲學好像也自帶光環(huán)似的,高深莫測。于是這兩年有書君也開始學習、閱讀哲學方面的相關書籍,通過閱讀哲學方面的書籍,有書君了解到學習哲學可以給思維帶來極大的改變:思想的開放性、思維的批判性、思考的邏輯性。并且,學習哲學會讓一個人學會更加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于是有書君就想為大家推薦幾本哲學方面的相關書籍:
如果以前沒有閱讀過哲學方面的相關書籍,那么有書君不建議大家一開始就去讀那些晦澀難懂的哲學原著,那樣只會在你心中烙印下慘痛的印記。
所有的《西方哲學史》類書籍是有書君看過的最好的哲學入門書籍歷史上所有偉大哲學家的主要觀點、生平和影響,都被作者用鮮活詳實的語言,完整的記錄下來了,為了讓這本書更好的傳播,作者在寫作的時候就在避免用枯燥的哲學專業(yè)術語和學院式腔調(diào),這使得整本書在講述哲學家和他們的問題時,既深入淺出,但又不落俗套。通過閱讀《西方哲學史》類書籍、有書君明白了無論知識到最后有多么的復雜,它的來源就是經(jīng)驗。
2、《重返理性》
本書的副標題為“對啟蒙運動證據(jù)主義的批判以及為理性與信仰上帝的辯護”。有書君為您推薦的這本《重返理性》主要在闡述證據(jù)主義者的雙重缺陷。作者認為信仰上帝的證據(jù)確鑿,雖然不見得會被證據(jù)主義的反對者或福音派的護教家接受。作者更指出,人需要證據(jù)來維系對上帝的信仰的這一觀點是錯的,我們需要的只是關于合理性的全新觀念,一種對宗教信仰更包容的觀念。讓我們遠離啟蒙運動的毒害,重返理性。有書君為您推薦的這本書雖沒有回答哲學的專業(yè)技術問題,但是這本書卻是介紹當代關于理性與信仰之間關系這個哲學命題方面的一些激動人心的進展的。
3、《論法的精神》
作者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認為:“從最廣泛的意義來說,法是由事物的性質產(chǎn)生出來的必然關系。”從這句話有書君得知:所有的事物都離不開法律。我們必須通過法律與其他事物的聯(lián)系去看法律。人類受道德、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就構成了一個國家的一般精神。有書君把這本書法的精神可以概括為:法是對自由的界定,法無禁止就是自由活動的范圍;自由的保證在于對權力的約束,權力之間的相互制約是節(jié)制權力的唯一可行的方案。有書君認為這一觀點在我們當下還是非常適用的!
4、《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提到叔本華,有書君最推崇他的《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和康德等人的哲學原著類書籍相比,這本書更加容易讓人著迷了。這本書的20世紀的分析哲學、存在主義,這本書介紹的更詳盡,也更通俗。
有書君覺得這是了解哲學為何物時絕不能跳過的一本書,有些作家很有學問,但是他不屑于做普及哲學的工作,他認為這樣會很掉價!
5、《哲學與人生》
有書君認為哲學課可以是令人生厭的,也可以是引人入勝的,就看誰來上這門課了。在哲學課上,最重要的就是點燃對智慧的愛,引導學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問題。要達到這個目標,哲學教師自己就必須是一個有著活潑心智的愛智者。傅佩榮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教師,他開設的這門《哲學與人生》課程在臺灣大學就非常的受歡迎。本書通過哲學思維,對人生的經(jīng)驗做全面的反省,在自己的內(nèi)心里啟發(fā)這樣的智慧。有書君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到傅佩榮在教學、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著作也有很多。在這本書里,體現(xiàn)了傅佩榮對人生的深入思考,能使讀者吸取古今中外的智慧結晶,豐富自我的人生。通過閱讀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讓有書君明白:離開人生,哲學是空洞的,它沒有內(nèi)容。如果離開哲學的話,人生是盲目的,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該往哪里走。
大家還看過哪些好看的哲學方面的書籍,可以留言告訴有書君,來和有書君一起探討交流哦!
哲學書洋洋大觀,數(shù)不勝數(shù),而且內(nèi)部分不同的學術門類,哲學家多,經(jīng)典哲學著作就更多了。
我對哲學一直心存敬畏,看的不多,談不上推薦,就簡單寫幾本我看過的哲學類的書吧,希望能有點用處。
1.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商務印書館漢譯經(jīng)典系列的白色封面那一套,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暢銷的哲學書”。
羅素是二十世紀重要的哲學家、數(shù)理邏輯學家、歷史學家,分析哲學創(chuàng)建者之一,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曾于1921年受梁啟超之邀訪問中國,從此在中國有著深厚的影響力。他的這套哲學史寫的深入淺出,按年代對哲學進行了梳理,并且將自己的學術觀點融匯其中。既適合一般大眾也是和專業(yè)性的讀者,因為這一點也被認為是“在學院派和大眾讀者之間評價最為迥異的學術著作之一”。記得當時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幸福在于參差不齊。”
2.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小史》和《中國哲學史》。
馮友蘭一生經(jīng)歷豐富,學術成就巨大,但是晚年卻因為文革時期參與“梁效寫作組”的事情受到非議,毀譽參半。但是這些瑕不掩瑜,他的書還是值得一讀的哲學著作。馮友蘭在構建自己的學術體系的過程中,推動了中國哲學學科的建立。在兩本書中,從中國歷史說起,梳理清楚了中國本土哲學的源流?!吨袊軐W小史》是馮友蘭在三十年代寫成的一本小書,言簡意賅,如良匠一般,讓數(shù)千年的中國哲學思想“濃縮得可以一口吞”,本書實可謂“大家小書”。
3. 美國人梅森皮里寫的《笨蛋,重要的是邏輯!》。
這本書是一本邏輯學的通俗讀物,面向大眾,寫的很是有趣。邏輯學是哲學的分支,一般人提起來望而生畏,因為實在復雜吧。但是生活中又都會把“邏輯”二字掛在嘴上,“你邏輯不通”“你講不講邏輯”等等,似是而非的觀點。作者就從這些內(nèi)容切入,“認清11 個形式謬誤,頭腦不再糨糊”、“不怕你話術高明,有理就能贏”、“看懂你、讀懂你、說服你”,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讓人讀來有茅塞頓開之感。
謝邀。很不好意思,我想我是不能提供一個令您滿意的回答的。
香港藝人當中,我所知道的有兩位曾經(jīng)修過正而八經(jīng)的哲學課程,一個是李小龍,一個是黃子華。李小龍是選修,黃子華讀的才是真正的哲學專業(yè),他們都是在美國上的課程。在他們的學生年代,哲學學習,最系統(tǒng)的是現(xiàn)代邏輯理性的訓練,命題的真?zhèn)?,命題的論證,真理與意義,命名與必然,語言與存在等等,是那個時代英美哲學的中心課題。但是我認為,李小龍多少有點浪費了哲學,他最廣為人知的作為與貢獻,基本與哲學無關。黃子華,利用了他的哲學訓練,提升了他獨特的觀察和體驗能力,對社會現(xiàn)象敏感的洞察與批判,升華到一個其它藝人難以達到的高度和深度,再揉合他的表演天分,轉換成大眾可以理解的解說,讓他的“棟篤笑”藝術獨占鰲頭。哲學成為讓黃子華成為黃子華的工具之一,這個角度看,是成功的。
然后,我覺得最難的有兩點。一是,從小培養(yǎng)出來的敏感、善于觀察、享受思考的個性氣質?!八肌笔且环N樂趣,這在絕大多數(shù)人身上不具備,盡管這并不表明哲學有多牛逼。二是,系統(tǒng)學習的耐性。哲學若不經(jīng)過系統(tǒng)學習,往往害大于利,常見的現(xiàn)象是,外行人面前沾沾自喜,遇到真行家,要么立馬不知南北,要么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敗在哪里。這如蒲松齡筆下的“嶗山道士”,那就是個江湖騙子一個。時下,樂于以國學名家曝光的人士中,我看有不少是這個類型。所以說,哲學不系統(tǒng)學,完全沒意思,你不知道自己的短處在哪,別人的長處在哪。這很要命!
哲學,不論西方的,還是中國的,都解決不了具體的生活工作上的某個問題。你說《周易》指導下的原子彈研究那是扯淡。但是,哲學可以指導人一生的人生定位、遇事態(tài)度,成就人高貴的智慧與高尚的情操,讓你活得非同一般。前提是:你做到與你的理性學問,互相印證。不然,哲學又成了智力的東西,案頭文字,大腦火花了。
李小龍并非哲學的典范標桿,沒必要把他與哲學扯到一塊。那如果問主只是想淺顯易懂的了解一些哲理式的東西,那就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哲學,就沒必要往上面靠啦。朋友們推薦的一些我以為是很不錯的了。我也順便提供幾本作參考吧:
一、周國平哲理散文。周先生的哲理散文,發(fā)揮了生命哲學的長處,用中國人習慣喜愛的短文形式,揭示一些當下社會現(xiàn)象,人生問題,藝術問題。專業(yè)與通俗結合,做得不錯。成年人可選讀。
二、《菜根談 呻吟語》。所謂中國智慧,從個體的角度看,始終深深地自覺于是在群體之中,才算是得中庸,得其神髓。如何出入于種種人生境遇,而終能逍遙,這里有些可能性的參考觀點。只是我個人總體并不算欣賞,覺得其中有“偽色”,但這兩本書都很有名,“男人老雞湯”。
三、《莊子》,陶淵明的詩文,《世說新語》。這是三種有一貫聯(lián)系的著作。在中國傳統(tǒng)哲思中,我個人很重視《莊子》,他和莊學學派才是最真誠地直面人生的缺陷、不完美和現(xiàn)實境況的思想者,他才是最深刻的那一位。周國平先生也深受莊子的影響。陶淵明以詩文的形式,進一步濃縮提煉莊學的魅力?!妒勒f新語》,為魏晉清玄的風范速寫,里面的小故事、小片段、警句格言,亦多見真山水。
上述幾部,不需要有多高文化程度就能讀的,有些則要跟從古文讀的。對于愛哲學的人來說,我以為通不通俗不是第一位,有沒有“料”才是真重要。
若是輪廓式的了解一下,備一些材料,有興趣時可以翻翻,留在家里不算占地方,買下來不算花大成本的,我推薦以下幾本:
四、韋政通《中國思想通史》(上下冊)。這本書我在另一條悟空問答里已經(jīng)推薦過,這里不重復理由了。
五、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張氏是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史的大家,此書初版于解放前,八十年代有再版,我這個版本就是。是書把中國兩千年儒與道的主要哲學思想,按概念類別分專題,提列出每位重要思想家的說法,查閱極為方便。介于研究專著與百科辭典性質之間,體例特色,獨樹一幟。
六、《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下冊。此書是國內(nèi)使用幾十年的經(jīng)典教材,哲學系學生受惠甚多的好書。按時序,節(jié)選兩千五多百年西方最重要思想家的代表作中代表性的表述,集成一起,與哲學史課本聯(lián)起來讀。不出兩年,西哲輪廓脈絡可清。
七、《西方哲學導論》。此書我也曾推薦過。好處就是以論帶史,概論式地討論了西方哲學的特征,問題意識,方法論特點,歷史流變和得失評價??梢宰鳛檎軐W專業(yè)的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