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濕氣比較容易入侵人體內(nèi)的一個季節(jié),濕氣太重的話,就會導(dǎo)致我們渾身沒勁、身體浮腫等。中醫(yī)上我們想要治療這些癥狀需要祛濕。祛濕有很多種,例如化濕、燥濕、利濕等,不同的方法所采取的措施也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來看下。
什么是脾虛濕困
脾虛濕困是指因飲食不節(jié)或者勞累過度,思慮傷脾,或年老體弱,久病耗傷脾胃,引起脾運(yùn)化水濕功能失常,出現(xiàn)脘腹痞悶脹痛,泛惡欲吐,納呆便溏,頭身困重,肢體浮腫,小便短少或短黃,大便溏稀或者泄瀉,婦女黃白帶下等癥。
什么是燥濕健脾
用益氣健脾之藥與苦溫燥濕之品為伍,治療脾虛濕困的方法。適用脘悶納呆,頭身困重,口粘不爽,四肢不溫,大便溏泄等。常用藥物如黨參、白術(shù)、茯苓、蒼術(shù)、厚樸、陳皮。代表方劑如胃苓四物湯。
燥濕健脾的食物有哪些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
粳米、秈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2、肉、蛋、奶類的選擇
牛肉、雞肉、兔肉、狗肉、牛肚、豬肚、桂魚、烏雞等。
3、蔬菜的選擇
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胡蘿卜、馬鈴薯、洋蔥、平菇等。
4、水果的選擇
葡萄、紅棗、桃、杏等。
燥濕健脾吃什么水果
1、甜瓜
有清暑熱、解煩渴、利小便和通大便等功效,食用后可緩解暑熱心煩、口渴、小便不利及大便秘結(jié)等癥狀。
2、蘋果
有健脾、補(bǔ)氣、益胃、生津和潤燥等功效,適合脾虛、食量減少、胃陰虧虛及陰虛胃痛等癥。
3、橙子
有健脾、和胃、止嘔、寬胸之功,適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嘔吐及便秘等癥。
4、木瓜
有健脾胃和助消化之功,可用于胃痛及消化不良等癥的食療。
5、無花果
有健脾、開胃、清熱、潤腸之功,可用于食欲不振、便秘及瀉痢等癥的食療。
燥濕健脾吃什么蔬菜
燥濕健脾的蔬菜主要有水芹、冬瓜、洋蔥、馬齒莧、南瓜、紅薯、胡蘿卜等。
燥濕健脾的食譜推薦
淮山扁豆煲雞腳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shí)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姜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shí)、薏苡仁、雞腳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內(nèi),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后文火煮2小時(shí)。煮好后加入食鹽調(diào)味即可。
芡實(shí)煲老鴨
材料:芡實(shí)100克,老鴨一只。
做法:老鴨宰凈,芡實(shí)放鴨腹內(nèi)加水2500ml,武火煲滾后,文火繼續(xù)煲2小時(shí),加少許鹽服食。
眉豆花生煲雞腳
材料:眉豆80克、花生50克、雞腳4對、冬菇8個、豬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配料洗凈,冬菇去蒂;雞腳洗凈,切對開;豬瘦肉洗凈,一起與生姜放進(jìn)瓦煲內(nèi),加水2500ml,武火煲滾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shí)。
燥濕健脾的中成藥有哪些
木香順氣丸
【成分】:木香、枳殼(制)、陳皮、香附(醋制)、檳榔、蒼術(shù)(炒)、砂仁、厚樸(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氣化濕,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惡心,噯氣納呆。
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黨參、白術(shù)(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等病癥。
參苓白術(shù)丸
【成分】人參、白術(shù)、茯苓、山藥、蓮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棗。
【功能主治】補(bǔ)脾胃,益肺氣。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看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應(yīng)該知道了如何燥濕健脾了吧。身體內(nèi)濕氣太重,會影響脾臟的功能,所以無論是采取那種方法祛濕,都是需要健脾的。上面介紹的這些就是比較常用的燥濕健脾的方法了,大家不妨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