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奎大爺山東沾化人,今年66歲。大爺說,別看我才66歲,我制作篦子的手藝有50多年了,小的時候家里窮不上學(xué),從十來歲就幫家里干活,看看我現(xiàn)在做的竹篦子結(jié)實(shí)著呢,用上十年沒問題。王大爺舉著竹篦子給我展示。
這是王大爺在農(nóng)村大集上的攤位。王大爺天天出來趕半天集,下午就在家做篦子。王大爺?shù)纳獠诲e,每集都能賣二三百元,多的時候能賣到五六百元。
王金奎大爺拿起一個篦子給我講是咋做的,他說,把竹子片平行擺好,按著尺寸剪出不同型號的篦子,篦子的價格在8元到30元之間。
王大爺說,我做的篦子質(zhì)量好、耐用,很多販子來給我要貨,我做不出來賣。我就一個兒子在開超市,兒子不讓干,我舍不得丟掉這個手藝,我干了50多年的手藝也沒有接班人了,我現(xiàn)在身體很好,咱不能光玩啊,能干動還是多干一些吧!
大爺說,你看看我做的篦子頂部都是雙鉚釘,別人做的都是單鉚釘?shù)模哉f我做的篦子放心用就行,老百姓們都知道我做的篦子結(jié)實(shí)。
王大爺讓我看看竹篦子的背面,做工非常細(xì)致。
王大爺腰上扎著一個自己做的布袋子,這是大爺?shù)腻X袋子。
大爺除了做竹篦子以外,還做一些家里用的蓋墊、炊箸等日用品。
趕集的鄉(xiāng)親們在買蓋墊。大爺做得七印鍋大蓋墊賣35元,有的鄉(xiāng)親們嫌貴,王大爺說,你看看我做的蓋墊針腳密實(shí),用的高粱桿都是好的,我做東西都是講究質(zhì)量,這蓋墊用上五六年不帶變形的。
這是王大爺做的蓋墊,為了加固,蓋墊中間都縫上了針腳。
大爺還賣一些籠布,這是大爺批發(fā)來的。大爺說,這些籠布在咱農(nóng)村賣得好,到了冬天,人們有空了,都喜歡自己包包子吃,用籠布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