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病,是指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老慢支、慢阻肺、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腎炎、慢性心肌炎、腫瘤等。痤瘡、囊腫、息肉、結節(jié)等也屬于慢性疾病。慢性疾病遷延難愈,有些需要手術治療,不過手術后,也常復發(fā)。這是因為,慢性疾病者病程較久,久病必虛,其人多為正虛邪實的身體狀態(tài),正氣不足以抵抗邪氣,所以久病不愈,或反復發(fā)作。手術切除病灶,但如果沒有改善身體狀態(tài),那么手術后,也還會復發(fā)。慢性疾病者常見的身體狀態(tài),是陰弱陽強,陽常有余。陽氣常常有余于外,就會激發(fā)慢性炎癥。有炎癥,自然要消炎。消炎就要清熱,西藥消炎藥就屬于清熱藥。清熱可以消炎,但是清熱的同時也會損陰,清熱藥是會陰陽兩損的。慢性炎癥,用清熱藥消炎,能夠熱去炎消,但是熱去炎消之后的狀態(tài),是陽平陰虛,因為清熱藥能陰陽兩損。慢性炎癥之陰弱陽強者,用清熱藥消炎,熱去之后陽氣由強變平了,所以炎癥消了,但是陰氣也由弱變虛了,成了陽平陰虛的狀態(tài)。陰虛則會生內熱,所以不能停藥,停藥則炎癥復發(fā)。
常服清熱類藥物又會傷損胃氣,胃氣不足則慢性疾病不僅難以根除,還會變成上熱下寒的狀態(tài)。改善這種狀態(tài),就要扶助胃氣。胃氣是后天之本,胃氣的強弱,決定康復能力的強弱。胃氣弱的表現(xiàn)是:心下滿,小便不利。如28條“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桂枝去桂的根據(jù)是“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心下滿是胃氣弱,水停心下;微痛,是血不利。假如胃氣不弱,則不能水停心下。所以,胃氣弱者,不宜用桂枝。凡扶助胃氣的名方皆不用桂枝,如理中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
四君子湯是扶助胃氣的基本方。中醫(yī)脾胃不分家,扶助胃氣,就是調和脾胃。脾惡濕,茯苓白術利水燥濕;胃惡燥,甘草人參益氣潤燥。里寒加干姜,上熱加芩連。方藥為:甘草人參茯苓白術干姜黃芩黃連。如《傷寒論》359條:“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是瀉心湯的基本藥物,是用于上熱下寒之寒格急證。瀉心湯用于上熱下寒之胃氣虛者,非甘草瀉心湯莫屬。甘草瀉心湯方:甘草12g 干姜9g 黃芩9g 黃連3g 黨參9g 半夏9g 大棗18g。
所有慢性疾病的病理因素都是相通的,都屬于代謝障礙,也就是營衛(wèi)氣運行不利,氣血流通不暢。慢性疾病之氣血流通不暢的基本狀態(tài),是營衛(wèi)氣不和。營衛(wèi)不和,就會憋出毛病。一切慢性炎癥,都是憋出來的東西。解決的辦法,是調和營衛(wèi),讓氣血流回常道,不往外憋,慢性炎癥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調和營衛(wèi)的基本方是桂枝湯。然而胃氣弱者,法當去桂加茯苓白術。如《傷寒論》28條。據(jù)此可以擬定,甘草瀉心湯加芍藥茯苓白術,為慢性疾病的基礎方。
脾胃氣弱,是久病不愈的根本原因,如《金匱要略》曰:“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溺,名曰氣分。”大氣就是胃氣。胃氣實,則失氣(放屁);胃氣虛,則下利(腹瀉)。如《傷寒論》384條曰:“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硬?!标幒坝杀聿哭D入里部者,必下利。欲似大便,而反放屁(失氣),仍不腹瀉(下利)者,此屬陽明胃氣來復也,大便必成形(硬)。384條也說明了,胃氣虛者則腹瀉,胃氣實者則失氣而大便成形。脾胃氣是后天生命之本。脾胃氣健運,是慢性疾病得以康復的基本保證。大氣一轉,邪氣乃散,慢性疾病就能得以康復。大氣不轉,邪氣不散,慢性疾病就不能得以康復。
慢性疾病長期不愈者,與甘草瀉心湯加芍藥茯苓白術,溫運脾胃,緩消虛火,利濕祛邪,再針對具體病情酌情加減,常能獲得比較滿意的療效。
近日病案舉例
由于當下互聯(lián)網信息高度發(fā)達,病人特別注意個人隱私保護,故所選病案皆不寫姓名。
一、女生22歲,2022年5月24日初診
自述便秘,痛經多年,每與月經前一二天臉上長膿包痘,月經過去后痘疹自消,口渴,半年前開始月經量少,例假延遲一周,舌淡紅苔白潤,脈沉細
選方:甘草瀉心合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化裁
方藥:甘草12g 黃芩9g 黃連3g 清半夏9g 黨參9g 干姜9g 大棗18g 白芍9g 茯苓12g 白術6g 澤瀉12g
取中藥免煎顆粒劑5副,1副藥分2包,1次1包,1日2次,開水沖服。
6月4日二診
月經已過去兩天,本次沒有痛經,也沒有長膿包痘,服藥后每天都解大便,停藥四五天后又不解大便,口仍渴,舌脈同前。
二方:甘草瀉心湯加芍藥茯苓白術合白虎湯化裁
方藥:甘草12g 黃芩9g 黃連3g 清半夏9g 黨參9g 干姜9g 大棗18g 白芍9g 茯苓12g 白術6g 知母12g 石膏30g 生山藥9g
取中藥免煎顆粒劑5副
二、男生20個月,5月28日初診
右眼上眼皮左邊兒皮下結節(jié),捫之如小豆大,不痛不癢,皮色正常,右脅下之皮內有一血管瘤,大便干,舌淡紅苔白,尺脈沉
選方:甘草瀉心合柴胡湯化裁
方藥:甘草4g 黃芩3g 黃連1g 清半夏3g 黨參3g 干姜3g 大棗6g 生石膏15g 大黃2g 柴胡3g
取中藥免煎顆粒7副,1副藥分2包,1次1包,1日2次,開水沖服。
6月4日二診
結節(jié)小了點,大便好轉
二方:原方加葛根
方藥:甘草4g 黃芩3g 黃連1g 清半夏3g 黨參3g 干姜3g 大棗6g 生石膏15g 大黃2g 柴胡3g 葛根4g
6月11日三診
眼皮下結節(jié)變小,捫之如綠豆大,右脅下皮內血管瘤亦變?。ㄈ庋劭床磺澹苊贸鰜恚?,大便正常,舌淡紅苔白脈微浮
三方:
甘草4g 黃芩3g 黃連1g 清半夏3g 黨參3g 干姜3g 大棗6g 生石膏15g 柴胡3g 葛根4g 麻黃3g 炒苦杏仁3g
取中藥免煎顆粒7副
三、女生32歲,5月31日初診
自述兩臂皮膚粟疹4年余,粟疹散發(fā),遍布前臂,每年夏季出疹,冬季消,不出汗,夜里夢多,口干,飲食可,大便溏,舌胖淡紅苔白、齒痕深,脈沉細。
選方:柴胡湯加芍藥茯苓白術
方藥:柴胡15g 黃芩9g 半夏9g 黨參9g 甘草9g 生姜9g 大棗18g 白芍9g 茯苓15g 白術9g
取中藥免煎顆粒7副
6月7日二診
睡眠好轉,大便成形,兩臂粟疹消退,舌胖淡紅苔白有齒痕,脈沉細
二方:甘草瀉心湯加芍藥茯苓白術合柴胡湯化裁
方藥:甘草12g 黃芩9g 黃連3g 半夏9g 黨參9g 干姜9g 大棗18g白芍9g 茯苓15g 白術9g 柴胡15g
取中藥免煎顆粒7副
四、男生55歲,4月20日來診
自述吃飽就腹脹痛,不敢吃飽,長年便秘,靠開塞露通便,大便后頭干,解不凈,晚上睡眠前尿頻,焦慮,習慣喝水,不愛出汗,有時腰疼,舌淡紅苔白潤有齒痕,脈弦細。
選方:理中、八味腎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化裁
方藥:黨參9g 炮姜3g 生白術12g 甘草9g 陳皮9g 大棗18g 白芍20g 煅牡蠣9g 生地黃20g 山萸肉9g 生山藥9g 茯苓6g 澤瀉6g 丹皮6g 炮附子3g 肉桂2g 大黃2g
取中藥免煎顆粒10副
5月30日再診
上方有效,服藥就能排便,停藥依然便秘,但只要用一點開塞露就行,不像以前用的多。
選方:甘草瀉心、理中、八位腎氣、去桂加茯苓白術湯化裁
方藥:甘草12g 黃芩9g 黃連3g 陳皮9g 黨參9g 炮姜3g 大棗18g 茯苓6g澤瀉6g 丹皮6g 地黃20g 山萸肉9g 山藥9g 附子3g 肉桂2g 大黃2g 白芍20g 白術12g 煅牡蠣9
取中藥免煎顆粒10副
6月10日電話告知,上方效果相當好,停藥仍能排便。
五、女生60歲,5月28日初診
自述半夜盜汗,小腿抽筋,近兩天不饑,打嗝,每與晚飯后就吐,四肢乏力,早上有點口干,大便溏一天五六次,頭出汗,肚子涼,腳熱,舌胖淡紅微暗苔白,脈沉小寸溢,
選方:桂枝湯合甘草瀉心湯加茯苓
方藥:桂枝9g 白芍9g 甘草12g 黃芩9g 黃連3g 半夏9g 黨參9g 干姜9g 大棗18g 茯苓12g
6月2日二診
盜汗,腿抽筋稍好點,這兩天頭不清亮,快要饑時胃有點疼,大便一天二三次,脾氣急,舌淡紅苔白有齒痕,脈弦緩尺沉,左臂血壓107/77脈搏77
選方:桂枝加芍藥湯合甘草瀉心、小柴胡湯化裁
方藥:桂枝6g 白芍12g 茯苓12g 白術6g 甘草12g 黃芩9g 黃連3g 半夏9g 黨參9g 干姜9g 大棗18g 柴胡9g 葛根12g
6月9日三診
盜汗好多了,從胸到頭上還稍微出汗,不沾濕衣服了,小腿不抽筋了,大便溏一天一二次,手指抽筋,舌淡紅苔白,左脈細右脈小兩尺沉右寸溢,左臂血壓111/76脈搏72
上方去桂枝、葛根
方藥:甘草15g 黃芩9g 黃連3g 半夏9g 黨參9g 干姜9g 大棗18g 白芍9g 茯苓15g 白術6g 柴胡9g
取中藥免煎顆粒7副
6月16日四診
不盜汗了,手指沒有抽筋,大便有時干,頭不很清亮,手腳沒有勁,著急,打嗝,胃還不太舒服(上周五夜里三點尿疼尿急尿色有點粉紅,自服西藥消炎藥2次好轉),舌微紅苔白微有齒痕,脈弦滑尺細,左臂血壓115/74脈搏81
選方:豬苓湯化裁
方藥:豬苓6g 茯苓6g 澤瀉6g 滑石6g 旱蓮草9g 柴胡6g 生山藥6g
取中藥免煎顆粒7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