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除了采石磯大捷,南宋名臣虞允文還為抗金做過這些大事!

文/晚風暮雨


南宋名臣虞允文采石磯一戰(zhàn)成名,被毛澤東譽為“偉哉虞公,千古一人”,虞允文是堅定的主戰(zhàn)派,一生致力于收復失地,但是,除了采石磯大捷,后人對虞允文為抗金所做的貢獻,了解得并不多,其實,在宋孝宗時期,虞允文為北伐可謂鞠躬盡瘁,其中有兩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1,變更“隆興和議”屈辱條款


宋孝宗即位之后,不甘心臣服于金國,發(fā)動“隆興北伐”,但由于樞密使張浚措置失當,兼之宋軍將領失和,互相掣肘,北伐失利,孝宗被迫和金國重新簽訂“隆興和議”,金、宋雙方關系從君臣關系變更為為叔侄關系。

 
 虞允文畫像

在新的和議條款中,金國方面做出一些讓步,比如南宋每年繳納的銀絹由“歲貢”改稱為“歲幣”,數(shù)量也從每年二十五萬兩(匹)變更為每年二十萬兩(匹),南宋遞交給金國的文書也從“奉表”改稱為“國書”等等。


但“隆興和議”對兩國遞交國書的禮儀等細節(jié)問題依然延續(xù)了二十多年前簽訂的“紹興和議”,即“凡金使者至,捧書升殿,北面立榻前跪進,帝降榻受書,以授內(nèi)侍(1)”,宋孝宗視這種不平等的甚至帶有屈辱色彩的禮儀形式為奇恥大辱。


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虞允文建議孝宗派遣泛使到金國更改受書禮儀和歸還河南宋朝皇陵之事,但此事遭到左相陳俊卿的反對,孝宗一怒之下罷免了陳俊卿,然后任命虞允文為右相兼樞密使。

 
 宋孝宗畫像

虞允文向孝宗推薦李燾和范成大兩人可作為使者,但李燾膽小,不敢去,私下找到虞允文說:“今往,金必不從,不從必以死爭之,是丞相殺燾也。(2)”,這樣一來,人選只剩下了范成大。


范成大慨然領命,,面對金世宗君臣,正氣凜然,抗言爭辯,雖然沒有達到變更條款的預期目的,卻讓金國君臣刮目相看,最后保全氣節(jié)而歸。


當時,有傳言說,金國“欲以三十萬騎奉遷陵寢來歸”,一時間,中外洶洶,荊、襄一帶宋軍將帥紛紛請求朝廷增兵,宰相虞允文沉著從容,說:“金方懲亮,決不輕動,不過以虛聲撼我耳(3)”,虞允文所料不錯,金世宗正焦頭爛額于內(nèi)政,無意南侵,只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

 
 虞允文連環(huán)畫

宋孝宗對變更“隆興和議”屈辱條款未成耿耿于懷,幾年之內(nèi),又連續(xù)多次派出泛使請求此事,最終依然未果。


2,馬軍移師建康府,伺機北伐


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孝宗采納虞允文的建議,將三衙之一的馬軍行司(即北宋時期“三衙”之一的侍衛(wèi)親軍馬軍司),從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移屯到建康府(今江蘇南京)。


馬軍行司當時移屯的有前軍、右軍、中軍、左軍、后軍、選鋒軍,共六個軍,將近三萬兵馬。龍衛(wèi)、云騎、武騎三個指揮,共計千余人馬留守京城不動。

 
 隆興北伐畫作

孝宗和虞允文的這次移屯兵馬,正是為了日后的北伐大計。這次調(diào)動的馬軍行司雖然只有不到三萬兵馬,卻是南宋的精銳部隊之一。


馬軍司的主力,曾為太行山抗金的八字軍,王彥率領這支部隊南下歸附朝廷后,八字軍被劃歸馬軍司,后來這支部隊在劉锜的率領下,在順昌(今安徽阜陽)以寡敵眾,血戰(zhàn)女真名將完顏宗弼(金兀術)率領的十余萬金軍主力,并成功將其擊退,史稱“順昌大捷”,后被列入南宋中興十三處戰(zhàn)功之一。

 
 抗金名將劉锜

岳飛、韓世忠、張俊三大將被奪去兵權(quán)后,張俊的游奕軍被宋高宗調(diào)入馬軍司,四川右護軍的田晟部,也被調(diào)入馬軍司。


張俊的部隊與金軍作戰(zhàn)不多,僅有的幾次戰(zhàn)斗也互有勝負,戰(zhàn)斗力很難評價,但田晟卻是吳玠、吳璘兄弟部下的悍將,多次與金軍血戰(zhàn),打過很多硬仗,田晟在戰(zhàn)場上的出色表現(xiàn),得到了虞允文的認可和欣賞,田晟的部隊,同樣是一支抗金勁旅。


當然,此時距離高宗收兵權(quán)已經(jīng)過去了20多年,調(diào)到馬軍司的八字軍和田晟部將官、士兵大部分已經(jīng)老邁或者脫離了部隊,此時的馬軍司已經(jīng)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馬軍司在當時的南宋軍隊中,戰(zhàn)斗力還是比較強的,而且,現(xiàn)任主管馬軍行司公事李顯忠,也是紹興年間抗金名將,所以,虞允文和宋孝宗才會首先把這支部隊調(diào)到建康府。

 
 主管馬軍行司公事李顯忠

當時有內(nèi)侍從建康回臨安,稱:官家愛惜士卒,它日調(diào)發(fā),止過一水,便可接戰(zhàn),免得臨時道塗之勞。(4)朝野普遍認為:移騎軍屯于建康,以為出師之漸。(5)


三萬大軍移屯之事,也遭到部分官員反對,他們認為此事可能會激怒金國,引起難以預料的后果。


此事果真很快傳到金國,金國方面責問南宋使者,南宋使者矢口否認,雙方打起“嘴炮”,扯皮了一陣子之后,此事不了了之。

 
 金世宗完顏雍

金世宗對宋孝宗暗中布置北伐一事,心知肚明,但此時的南宋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大幅增加,與金國實力在伯仲之間,金國沒有能力、也不敢再像宋高宗時期那樣飛揚跋扈、盛氣凌人,因此,金世宗只好酸溜溜的托南宋使者給孝宗帶話:“天下是天下之天下,有德者得之,但使宋帝修德而已,不憂天下之不歸。(6)”


孝宗和虞允文共同制定了一個北伐大計,按照計劃:第一步將馬軍移屯健康,為將來出兵做準備;第二步,虞允文前往四川,整頓兵事;第三步,虞允文領軍從四川主動出擊,吸引金軍主力,同時,孝宗則御駕親征,統(tǒng)領移屯到建康府的馬軍和其他部隊北上,兩軍會師于中原,將金軍逐出故土。

 
 虞允文雕像

遺憾的是,這個計劃進行到第二步時,虞允文由于積勞成疾,在四川病逝。孝宗失去了得力助手,北伐大計無疾而終。


虞允文去世后,孝宗為之輟朝,并追贈少師,后改贈太傅,謚號“忠肅”。


引用資料:

(1)《續(xù)資治通鑒》·卷141

(2)同上

(3)《宋史》·卷383

(4)《宋會要輯稿》兵六之23

(5)《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卷18

(6)《貴耳集》·卷上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為【指縫間的歷史】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誤國宰相虞允文,一個被后世所夸大的人物
精讀系列第四十篇:金與南宋的對峙之“身前焉知身后名”
偉哉虞公的北伐夢:自古文人多鐵膽,天妒英才負雄心
虞允文抗金保宋,后被御史彈劾問罪,宋高宗:御史胡說,罷官趕走!
淺談完顏亮南侵和宋孝宗北伐,兩場無果戰(zhàn)爭,奠定對峙基礎
虞允文:雄壯的一介書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