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也用“小樣”吸引顧客
近日,記者在錦州解放路上的一家化妝品店看到,柜臺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化妝品小樣,從
據(jù)了解,幾年前化妝品小樣還只是簡單的一次性塑料包裝,而現(xiàn)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包裝精美、造型可愛的縮小版正品包裝,不論是做工還是文字說明都絲毫不遜色于專柜上的正品包裝,一些小樣看起來甚至要比正品做得還精致些。改良后的小樣瓶裝密封包裝不僅有效地解決了試用裝的保存問題,討巧的體積更成為外出旅行者的最愛。一位經營化妝品生意的林小姐告訴記者,傳統(tǒng)的化妝品小樣根據(jù)不同的種類,規(guī)格一般都定在3ml-30ml,專柜發(fā)送的大部分試用裝都控制在15ml左右,而現(xiàn)在市場上所能看到的大型號小樣卻層出不窮。另外,一些大牌化妝品小樣的贈品數(shù)量也比從前多了許多。每個品牌在一定消費額度下贈送的小樣最少也在四五件左右,多的甚至能達到十幾樣,還有不少品牌不僅是小樣贈品豐富,還特別推出了像鏡子、化妝包、背包等非傳統(tǒng)小樣贈品作為禮品來吸引顧客。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目前市場上的化妝品小樣可謂包羅萬象,隨著小樣對消費者誘惑力的迅速提升,贈送小樣也就成了化妝品公司或者銷售部門的一項促銷手段。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商家在這些小零件上做足了大文章。
在某單位工作的齊小姐對記者提起,她經常在網(wǎng)上購買化妝品,在她的帶動下,身邊的不少朋友也都和她一樣在網(wǎng)上購買低價名牌化妝品,很實惠。她坦言,這種低價的名牌化妝品都是水貨,很受大家歡迎。記者在隨后的采訪中發(fā)現(xiàn),這些所謂的水貨化妝品現(xiàn)在頗為流行,有很多人都曾有過網(wǎng)上購買水貨化妝品的經歷。
在淘寶網(wǎng)上,記者找到幾家專門賣“小樣”的化妝品店,看到店里銷售的從
對于名牌化妝品的擁護者,貨品的真假是最值得關注的??墒?,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很多消費者在去大型商場的正規(guī)銷售柜臺時,往往特別強調化妝品的真?zhèn)危傻狡胀ǖ男〉曩徺I化妝品時,卻不再分辨這一點,甚至對一些明顯的假冒痕跡視而不見,有的還采取了包容的態(tài)度,似乎對自己花了較少的錢購買大品牌化妝品已經覺得占了便宜,因而化妝品的真?zhèn)尉涂梢院雎圆挥嬃??!按蠹屹u的牌子都差不多,但真假區(qū)別可就大了?!睋?jù)業(yè)內人士周小姐透露,現(xiàn)在專營水貨化妝品的實體店不少,但至少六成以上賣的是贗品,比如原本免費試用的小瓶裝香水很多都被堂而皇之地擺上了柜臺零售。而香水分進口版和“港臺版”,外包裝差不多,但價格卻相差上百元,所謂的“港臺版”就是在真品里對入蒸餾水或酒精等,氣味跟正品一模一樣,但持久性差,香味僅持續(xù)3至4個小時,而正品香水氣味一般可持續(xù)24小時以上。一瓶進口香水可以對五六瓶稀釋的香水,但普通消費者只看外包裝是分辨不出來的。“此為贈品,不得銷售”,類似這樣的提醒,很多消費者都看到過。根據(jù)國家相關法規(guī),贈品本身就不是一種商品,是不能作為單獨的商品在市場上流通的。把贈品當做商品來出售更是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很多消費者卻忽略了這一點。
采訪中記者還發(fā)現(xiàn),商家用來做贈品的化妝品小樣有部分也打起了“擦邊球”。為什么這么說呢?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口化妝品必須要有中文標簽。通過正規(guī)渠道進入境內銷售的化妝品,只要經過通關檢驗,就能保證化妝品包裝上有中文標簽。而目前市場上出現(xiàn)的一些化妝品小樣都沒有中文標識,記者就在某化妝品店銷售的蘭蔻小樣中,發(fā)現(xiàn)瓶體上并沒有中文標識,其生產日期更是無從得知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同牌子的進口化妝品對日期的標注也不盡相同。在沒有中文標識的情況下,消費者很難根據(jù)英文生產日期的標注來判斷它的生產日期,有時候也就稀里糊涂買了快過期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