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日 庚子年七月廿三 陰 上海 (讀書筆記第118天)
章 節(jié) 導 讀
01
本書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論了我們?nèi)祟惾绾螌ΥR,講解了黑天鵝現(xiàn)象,著重區(qū)分兩種不同的隨機性,展現(xiàn)了黑天鵝問題的三個側(cè)面:證實謬誤、敘述謬誤和妨礙我們邏輯思維的情緒,沉默的證據(jù)。最后討論了從游戲世界構(gòu)建知識的致命錯誤。
第二部分將討論預測方面的歷史記錄,以及知識的增加與信心的增加之間的關(guān)系,還有就是預測的局限性。下面是本書第10章的精彩摘錄。
精 彩 摘 錄
02
一、預測之恥
即使我們生活在大事件很少發(fā)生的平均斯坦,我們?nèi)匀粫凸罉O端事件,我們會認為它們離我們很遙遠。
首先,我們在自以為擁有的知識方面非常自大。我們知道的當然很多,但我們有一種內(nèi)在的傾向,以為我們比實際上知道的多一點,正是這一點,會不時招致嚴重的麻煩。其次,我們會討論這種自大對所有行為,包括預測的影響。
認知自大有雙重影響:我們高估自己的知識,低估不確定性。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越低,估計錯誤就越嚴重。事件概率越小,人們的認知自大越嚴重。
對一個信息不完整或信息缺失的不具隨機性的變量的猜測,與對一個隨機變量的預測是沒有區(qū)別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猜測與預測是同一回事。
二、信息對知識有害
信息的一個主要影響:妨礙知識。我們的思維是有慣性的:一旦形成一個觀點,我們就很難改變,所以情況對那些推遲形成觀點的人更有利。
不論任何人告訴你任何事,對專家思考過程中的錯誤率提出疑問都是有好處的。因變化而需要知識的事物,通常是沒有專家的,而不變的事物似乎會有專家。也就是說,與未來有關(guān),并且其研究是基于不可重復的過去的行業(yè)則通常沒有專家。
認識這一點的另一個角度,就是看到變化的事物通常易于受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專家就是一群習慣“篩選”的思維狹隘的人。
三、不可預測的黑天鵝
預測的問題更為微妙。它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們生活在極端斯坦,而非平均斯坦。我們的預測者可能更善于預測常規(guī)事物,而不是非常規(guī)事物,這就是他們預測失敗的原因。
既然是不可預測的,你沒有什么錯。它是一個黑天鵝事情,而你沒有責任預測黑天鵝事件。黑天鵝事件本質(zhì)上是不可預測的。
想一想有多少家庭對未來進行篩選性假設,他們把自己鎖在牢固的房產(chǎn)中,以為會在那里生活一輩子,而不知道人們過穩(wěn)定生活的記錄很糟糕。
將預測者分為兩類:刺猬和狐貍。在伊索寓言中,刺猬只知道一件事情,而狐貍知道許多事情,生活中需要這兩類人。許多預測錯誤來自刺猬,它們在觀念上只傾向于一個低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情,從而落入敘述謬誤的陷阱。
計劃者會犯一種系統(tǒng)性錯誤,它是人性與世界或組織結(jié)構(gòu)復雜性混合作用的結(jié)果。為了生存,各種組織需要使自己和別人看上去有“前景”。計劃失敗是因為人們具有篩選性思維,即忽視計劃之外的不確定性來源。
我們可以通過實驗和重復性檢驗來確定這種計劃錯誤是否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還存在一種愚人效應,它產(chǎn)生于我們在思維上對模型外風險的忽視,或者說只專注于我們所知道的。簡而言之,預測是一項費力、令人厭倦和充滿自我懷疑的工作。
不考慮錯誤率的預測顯示出三種謬誤,都來自同樣對不確定性本質(zhì)的錯誤理解。第一種謬誤:可變性問題。第一個錯誤在于太看重預測,而不關(guān)心它的準確性。第二種謬誤在于沒有考慮隨著預測期限的加長,預測效力會降低。我沒有認識到近期未來和遠期未來之間的差別。第三種謬誤或許是最嚴重的,它在于對被預測變量隨機性的錯誤認識。
讀 后 隨 筆
03
人們常說智者能夠預測未來,或許真正的智者是那些知道自己不能預測未來的人。
并非所有知識都能幫助我們讀者預測明天會發(fā)生什么。實際上,它還可能降低你的預測能力。預測的固有局限性,與人性沒有多大關(guān)系,而是來源于信息本身的特點。
預測!誰能知道這十年來發(fā)展最快的一家公司叫阿里巴巴?誰想到一個“微信”的手機應用會讓我們每個人都改變了溝通的習慣?所以,這個時代,身邊時時有黑天鵝事件在發(fā)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