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時角坐標系(第一赤道座標系)
由赤緯(δ)和時角(t)組成。
它的基圈是天赤道,原點是上點Q。
天體M的緯度稱為赤緯(δ),是天體相對于天赤道的角距離。以天赤道為起始,南北各自從0°~±90°,北為正,南為負。
天體的經度稱為時角(t),以上點為原點(起點)沿地平圈向西度量(因天體周日視運動向西),但它不用角度表示,而是直接用時間單位時(h)、分(m)、秒(s)表示,如19h23m56s。
上點、西點、北點、東點的時角分別為0h、6h、12h、18h。
時角坐標系以天赤道為基本圈,北天極P為基本點,天赤道于天子午圈在南點附近的交點Q'為原點。過任一天體X作赤經圈在天體一側角天赤道于T。
時角t: 從原點Q'開始順時針度量的弧長Q'T,即過天子午圈與過天體的赤經圈所夾的角,叫時角t,范圍0-359°;有時也用時間時,分,秒表示,范圍0-24h。
赤緯δ: 從T延赤經圈度量的弧長TX,叫赤緯。向北為正,向南為負,范圍0-(+/-)90°。
觀測者不同原點Q'不同,T隨天體周日視運動而變化,所以時角t隨時間和觀測地點不同而不同。赤緯δ只有天體和天赤道決定,不變化。
過觀測者O (天球中心)的鉛垂線﹐延伸后與天球交于兩點﹐朝上的一點Z 稱為天頂﹐朝下的一點Z 稱為天底(圖2
過天頂Z 和天體作一垂直圈﹐它與地平圈交于垂足D 點﹐則天體 在地平坐標系中的第一坐標就是大圓弧D 或極距 Z 。D =h 稱為地平緯度﹐又稱地平高度﹐簡稱高度﹔而Z= 稱為天頂距。地平高度也可以用平面角OD 來量度﹐而天頂距也可以用平面角OZ 來量度。天球上與地平圈相平行的小圓稱為地平緯圈﹐也稱平行圈。同一地平緯圈上任意點的地平高度都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稱為等高圈。南點S 與垂足D 之間的大圓弧SD =a ﹐是地平坐標系中的第二坐標﹐稱為地平經度或天文方位角﹐簡稱方位角。方位角也可以用平面角SOD 來量度﹐天文學中習慣從南點起按順時針方向量度。以地平圈為基圈﹑子午圈為主圈﹑南點為主點的坐標系稱為地平坐標系。由于周日視運動﹐天體的地平坐標不斷發(fā)生變化。另一方面﹐對不同的觀測者﹐由于鉛垂線方向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地平坐標系﹐同一天體也就有不同的地平坐標。這種隨測站而異的性質使記錄天體位置的各種星 1表不能采用地平坐標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