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詩人酒態(tài)之孟浩然

      也許孟浩然的名字做不到家喻戶曉,但是他那句詩歌“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一定做到了。這句詩歌顯然已經成了所有中國人都能張口就來的古詩。

     然而,等到我讀了那些孟浩然的詩中酒態(tài),不禁啞然失笑,“春眠不覺曉”的老孟,一定是前一晚上又喝多了,這么說是有史料為證的。 孟浩然喝酒的故事不僅廣為流傳在民間,也寫進了歷史,《新唐書 孟浩然傳》有記載: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陽人。少好節(jié)義,喜振人患難,隱鹿門山。年四十,乃游京師。嘗于太學賦詩,一座嗟伏,無敢抗。張九齡、王維雅稱道之。維私邀入內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維以實對,帝喜曰:“朕聞其人而未見也,何懼而匿?”詔浩然出。帝問其詩,浩然再拜,自誦所為,至“不才明主棄”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

      采訪使韓朝宗的浩然偕至京師,欲薦諸朝。會故人至,劇飲歡甚?;蛟唬骸熬c韓公有期?!?span style="text-decoration-line: underline;">浩然叱曰:“業(yè)已飲,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辭行,浩然不悔也。張九齡為荊州,辟置于府,府罷。開元末,病疽背卒。

      短短數(shù)行,對準了孟浩然一生兩個關鍵時刻:兩次入仕的機會。然而他都失之交臂。第一次在王維家里,是孟浩然自己一時性急弄巧成拙;第二次是在自己家里一時興起酒多誤事

     然而,民間有人將他第一次在王維處偶遇唐玄宗時候慌不擇“詩”,錯失良機,也傳成他與王維對飲喝高使然??磥?,當年江湖上,孟浩然“酒”名“詩”名堪比高,酒名更比詩名高。

     孟浩然的酒名高,在同樣愛酒的李白寫給孟浩然的詩歌里也可見,李白下面的這兩首廣為流傳:

其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其二《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其一,全詩沒提酒,然而,看看人家李白在哪送老孟呢?在“黃鶴樓”啊,在以前就是高級酒樓啊,如此宴別,怎能不喝?只是這頓送別酒酒喝得沉重,李白有點感傷。

    其二,前兩句是起承平緩的,到了第三句,李白描寫孟浩然的酒態(tài)就詩意突兀了,原來前一句“棄軒冕”“臥松云”都是風流詩人的酒態(tài),白天喝成仙人晚上還不放下杯子,月光下花香里只顧喝酒不問仕途,詩歌第三句極力贊美孟浩然沉醉酒意目中無人的高貴之態(tài),所以到了第四句,自然將孟浩然的氣質推崇至高,令晚輩們高山仰止。

     在這里必須多一句嘴。李白和王維同齡都比孟浩然小十二歲,然而他倆之間毫無往來,卻都與孟浩然交往密切。只是從他們三個人留下來的作品看,似乎,李白熱烈地給孟浩然寫詩然而,孟浩然給同樣小自己十二歲的王維寫過詩歌,卻沒有給李白寫過。

       孟浩然在京城仕途無望的境遇中寫下那首著名的《留別王侍御維》跟王維告別,回他的襄陽田園山水里: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有人說這是孟浩然寫過的最酸溜溜的一首詩歌。當時王維正仕途上春風得意,孟浩然在詩歌里情深意切,一句又一句稱呼他“故人”“知音”,然而 王維欣然接受著大自己十二歲的孟大哥寫給自己的詩歌卻并沒有留下回贈大哥的詩句。

     這就所以,江湖上流傳,李白愛老孟,老孟愛王維,王維似乎很冷淡只愛小鮮肉裴迪……到了杜甫就愛所有的前輩了!哈哈,傳聞也是一種對詩人文字的空穴來風,選擇性連綴推理,咱一笑而過罷。      

      不過,我認為孟浩然跟王維的親近關系應該是因為張九齡。唐代詩歌文壇上留下了兩首他倆給當時的權臣張九齡寫的干謁詩(是古代文人為推銷自己而寫的一種詩歌,類似于現(xiàn)代的自薦信。一些文人為了求得進身的機會,往往十分含蓄地寫一些干謁詩,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跡)。

     年輕時候的王維給時任右拾遺的張九齡寫的那首干謁自薦詩《獻始興公(時拜右拾遺)》:

  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

  不用坐粱肉,崎嶇見王侯。

  鄙哉匹夫節(jié),布褐將白頭。

  任智誠則短,守任固其優(yōu)。

  側聞大君子,安問黨與讎。

  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

  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

  感激有公議,曲私非所求。

       這是王維詩歌里個人目的最鮮明的一首詩歌,其赤裸裸之態(tài)甚至讓我很難把此詩和王維的那些“空山新雨后”的詩歌氣質相關聯(lián)。當然年輕少年的理想和激情是可以理解的。張九齡任相的時候,王維對現(xiàn)實充滿希望,然而,沒過多久,張九齡罷相貶官,王維的理想隨著破滅,所以回首往事想念知交,他還寫下過《酬張少府》: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由此可見,張九齡見證過王維的意氣風發(fā),風華正茂。但是,他沒有看到孟浩然青云直上。

     孟浩然也給張九齡寫過干謁詩,只是他寫這首詩歌的時候,已經人到中年。孟浩然一直隱居襄陽,直到40歲才有了出仕的念頭,北上京都,結果卻鎩羽而歸。不過,他寫給當時宰相張九齡的干謁詩遠比王維寫給張九齡的干謁詩著名。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詩歌,起筆就大氣磅礴,承句意境高遠,轉合自然而意味深厚,表達渴望借張九齡之力步入仕途建功立業(yè)的想法,表達得自尊巧妙又明明白白。和王維的露骨急切的干謁不一樣。走過相似的求仕之路,他們的政治站隊是一條線上的,只是在表達上,孟浩然明顯就比王維含蓄寬廣許多。

        然而梳理到此,我忽然感覺,和王維在一起的孟浩然,似乎也很受到王維氣氛的影響,不茍言笑恭敬拘謹,完全就是“官態(tài)孟浩然。然而和李白在一起的孟浩然,卻是談笑鴻儒詩酒人生的“仙風孟浩然”,灑脫自然恣意人生了許多。

     為何會給我如此的反差感呢?這或許就是因為王維與李白的個性反差在孟浩然身影里的折射。李白的酒態(tài)因為他對孟浩然的喜愛,也使得我的意識里的孟浩然身上沾染上了一份“酒態(tài)”。

      然而,不得不說,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的兩位重量級代表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的味道是真的完全是兩樣的。王維,只是山水田園的過客,是山水田園度假模式的詩意,他始終都還是貴族官人的架子,沒有真正融入田園;而孟浩然恰恰相反,他就是山水田園的主人,在京城求仕的經歷更讓他看清楚自己真正屬于山水田園這個宿命,于是更專心做他的山水之子田園主人,京城官場上的他才是過客。

    李白表現(xiàn)出來那份對王維的無言漠視對孟浩然的由衷親近感,或許就源于他倆與山水田園以及宮廷官場的距離遠近拉鋸不同中。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孟浩然的酒名要比詩名更高。李白愛他,不僅僅在詩意,更在他毫不掩飾的自然酒態(tài)上。你看,李白就從來沒有愛過詩意濃厚酒意清淡的王維吧。李白的狂傲個性里,能將孟浩然贊美至極,顯然比襯出了孟浩然在當時的地位,更比照出孟浩然在酒仙李白心里的地位。不熱衷喝酒的詩人不坦誠真實自我的人,李白是不搭理的。再說,同樣詩名顯赫的又和孟浩然關系不一般的王維沒有為孟浩然寫下類似的贊美和喜愛,我就只能理解為,愛酒發(fā)狂不為權貴“摧眉折腰”的李白比起愛酒一般般,習慣在官場保持沉默的王維,一定愛孟夫子更多。 

      回到我今天的主題來說,那就是,孟浩然與王維作為詩人的根本區(qū)別,就在,孟浩然山野江湖詩意里毫不掩飾的酒態(tài),而這份酒態(tài)才是孟浩然人生一世最生態(tài)最自然的形狀。

  

     《新唐書》里那段故事,孟浩然寧愿與友人酒杯不停也不去招呼幫他去長安“跑官”的刺史韓朝宗,氣跑了韓刺史孟浩然自己落了個“好樂忘名”的名聲,從此與功名徹底絕緣。 這個故事里的孟浩然顯然也比在王維家里被唐玄宗奚落 的孟浩然要更有魅力。

        酒態(tài)里的孟浩然,才多出許多可愛來。

       孟浩然好酒的故事,還有一段與王昌齡有關。孟浩然與王昌齡的知交很深。讀這一首《送王昌齡之嶺南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峴首羊公愛,長沙賈誼愁。
土毛無縞纻,鄉(xiāng)味有槎頭。
已抱沉痼疾,更貽魑魅憂。
數(shù)年同筆硯,茲夕間衾裯
意氣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讀這首詩歌就可以知道這兩個人好到啥程度,最直接的那句就是“數(shù)年同筆硯”,多年同用一個筆硯,今晚上還要睡在一張床上。這首詩歌是王昌齡被貶嶺南路經襄陽時,看望了病中的孟浩然,孟浩然寫下的。

       然而此時孟浩然患有癰疽,病將痊愈,郎中囑咐他千萬不可吃魚鮮,要忌口,否則以前的辛苦治療不光白費了,而且還可能會有生命的危險。既然是老友相聚,孟浩然自然會特別設宴款待,一時間,觥籌交錯,兩人相談甚歡,有孟浩然自己的詩歌見證《與王昌齡宴王道士房》:

  • 歸來臥青山,常夢游清都。

  • 漆園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 書幌神仙箓,畫屏山海圖。

  • 酌霞復對此,宛似入蓬壺。

       此詩寫于王昌齡在開元28年(740)游襄陽時,同年孟浩然謝世。“酌霞復對此,宛似入蓬壺”,飲著流霞美酒(仙酒名),面對著美好的山水田園,簡直像進入了蓬萊仙景。據(jù)說,宴席上有一道菜歷來是襄陽人宴客時必備的美味佳肴——漢江中的查頭鳊,味極肥美。喝酒喝到忘乎所以的孟浩然見到鮮魚,不禁舉箸就嘗。結果,王昌齡還沒離開襄陽,孟浩然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時年五十二歲。所以可以說,王昌齡是給孟浩然的詩史以及酒史上畫句號的那個人。

     唉,如此推想,王昌齡后來的人生,該有多少自責啊。

    然而,王昌齡實在無需自責。透過歷史的厚玻璃里回望他們的故事,孟浩然生命終結在酒席上,且身邊還簇擁著詩意豪邁的王詩人,孟浩然致死都擁抱著一生的鐘愛:詩與酒。這算不算生命完美!

          孟浩然的詩意酒態(tài)出現(xiàn)在在唐代眾多詩人的故事里,更多的“酒態(tài)”,都存放在他自己的詩歌里。他用詩歌放縱自己的酒態(tài)這點,一點也不輸給李白。我梳理閱讀了他的詩意酒態(tài)很久,始終凌亂繽紛,因為實在太多!

      

    

      選擇一些這類“有酒”詩歌,附下分享。 

 

一 孟浩然喝酒,送別的酒,一杯接一杯

    孟浩然很忙。他自己要忙著北上南下,出世入世,一直在路上,他還廣泛交友滾動朋友圈。所以,孟浩然最忙的事情就是告別。與故地舊人告別,與萍水相逢告別,與人生夢想告別,與新友知交告別。列舉幾首如下:

《送盧少府使入秦

楚關望秦國,相去千里余。

州縣勤王事,山河轉使車。

祖筵江上列,離恨別前書

愿及芳年賞,嬌鶯二月初。

《峴山餞房琯崔宗之

貴賤平生隔,軒車是日來。

青陽一覯止,云路豁然開。

祖道衣冠列,分亭驛騎催。

方期九日聚,還待二星回。

《早春潤州送從弟還鄉(xiāng)》

兄弟游吳國,庭闈戀楚關。

已多新歲感,更餞白眉還。

歸泛西江水,離筵北固山

鄉(xiāng)園欲有贈,梅柳著先攀。

      祖筵,離筵,都是送行的酒席。而祖道,要復雜一點,是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設宴送行的一個儀式。這三首詩歌里孟浩然的酒態(tài)都還比較規(guī)矩,送別詩的寫作模式也比較固定,都在第三聯(lián)模板化地表達寫詩的目的。下面這首《峴山送張去非游巴東》,稍有區(qū)別,也只在不是律詩而已。

  • 峴山南郭外,送別每登臨。

  • 沙岸江村近,松門山寺深。

  • 一言予有贈,三峽爾將尋。

  •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夢林。

  • 蹉跎游子意,眷戀故人心。

  • 去矣勿淹滯,巴東猿夜吟。

              送別朋友的酒喝了不少,朋友送自己,孟浩然一樣不少喝:

  • 東京離別諸公

  • 吾道昧所適,驅車還向東。

  • 主人開舊館,留客醉新豐。

  • 樹繞溫泉綠,塵遮晚日紅。

  • 拂衣從此去,高步躡華嵩。

  •     此詩為開元16年(728),詩人由長安還鄉(xiāng)途經洛陽與朋友分別時所作。行至新豐,殷勤的主人用佳釀招待我,酩酊大醉留宿一夜。溫泉宮被綠樹環(huán)繞,官道上揚起的灰塵遮住了晚日紅照。如此美好,我卻只能邁開大步,拂袖而去,不能留。所有離別的情緒全在醉眼紅霞的夜色景觀里。

二 孟浩然喝酒,逢節(jié)必酒,一年又一年

     節(jié)日的酒當然少不了,清明,端午,重陽,中秋,除夕……似乎每一個節(jié)日都能找到孟浩然喝酒的醉意。列舉幾首詩歌如下: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秋登萬山寄張五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上巳日澗南園期王山人、陳七諸公不至

搖艇候明發(fā),花源弄晚春。

在山懷綺季,臨漢憶荀陳。 

上巳期三月,浮杯興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樂恨無鄰。 
……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xù)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九日得新字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三孟浩然喝酒,與對的人喝 

    與對的人喝酒,才是喝對的酒?!皬堊訕s”就是他一生里面“對的人”之一吧。他倆相逢一壺酒離別再喝一壺。下面兩首詩歌孟浩然記錄他們相逢歡樂與離別感傷。

《永嘉上蒲館逢張八子容

逆旅相逢處,江村日暮時。

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

廨宇鄰蛟室,人煙接島夷。

鄉(xiāng)園萬馀里,失路一相悲。

《永嘉別張子容

舊國余歸楚,新年子北征。

掛帆愁海路,分手戀朋情。

日夕故園意,汀洲春草生。

何時一杯酒,重與季鷹傾。

     兩首詩歌都是開元21年(733)孟浩然在吳越漫游時與張子容相逢時所作,詩人遇進京路過此地的老友,再次相聚又要離別,忍不住發(fā)出"何時一杯酒,重與季鷹傾?"這樣的詢問。這是一個典故,季鷹,是晉朝人張翰的字。張翰在洛陽作官;見秋風起,想到家鄉(xiāng)的味美的鱸魚,便棄官回鄉(xiāng)。詩人在這里用此典故意味深長。言外之意是在告訴老友,“你早點回啊”,仕途不易也無趣,我在家鄉(xiāng)等你一起喝老酒。

      孟浩然詩中有許多是反映其與張子容的友情的詩歌,張子榮也有許多的詩是與孟浩然同聲唱和的。比如孟浩然所作《除夜樂城逢張少府作》、《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與張子容的《除夕樂城逢孟浩然》、《送孟浩然歸襄陽二首》等相互唱和的詩都證明了他們兩個人之間深厚的交情。但是史料中關于張子容的記載甚少,僅在《唐才子傳》中有張子容明確的記載: 

      子容,襄陽人。開元元年常無名榜進士。仕為樂城令。初與孟浩然同隱鹿門山,為生死之交,詩篇倡答頗多。后值亂離,流寓江表,嘗送內兄李錄事歸故里云:“十年多難與君同,幾處移家逐轉蓬。白首相逢征戰(zhàn)后,青春已過亂離中。行人杳杳看西歸,歸馬蕭蕭向北風。漢水楚云千萬里,天涯此別恨無窮?!焙缶箺壒贇w舊業(yè),有詩集,興趣高遠,略去凡近。當時哲匠,咸稱道焉。

      從張子榮的人物經歷可見,與孟浩然基本一致。先隱后仕,最終在官場走一圈又重歸山林。如此看來,他才是孟浩然內心里真正的知己。王維不是,他只是孟浩然仕途上曾經的關系網;李白也不是,他只是孟浩然名聲遠揚之后的一個年輕狂熱的“孜然粉(孟浩然的粉絲)”而已。

       再品讀幾首孟浩然的友情詩酒:

《聞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戶除豫州司戶,因以投寄

故人荊府掾,尚有柏臺威。

移職自樊衍,芳聲聞帝畿。
昔余臥林巷,載酒過柴扉。

松菊無時賞,鄉(xiāng)園欲懶歸。

    從前我隱居山林,你經常帶著美酒來看我?,F(xiàn)在你調離到襄陽,觀賞菊花時不再有你相伴,我都懶得回去了。

     這番情誼如何了得。懶得回去是啥意思?還不是不想一個人對菊喝酒嗎?沒有對的人,喝酒沒滋味。

《洗然弟竹亭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俱懷鴻鵠志,昔有鶺鴒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游鳳林寺西嶺

共喜年華好,來游水石間。
煙容開遠樹,春色滿幽山。
壺酒朋情洽,琴歌野興閑。
莫愁歸路暝,招月伴人還。

     這兩首,都表達了孟浩然與朋友熱熱鬧鬧一起喝酒的歡樂。跟對的人喝酒,感情融洽,在一起飲酒彈歌,這才是痛快的生活。

    

四 孟浩然喝酒,喝對了酒不肯走

    喜歡孟浩然的詩酒還在于,他完全不會掩飾自己的酒態(tài),也絕不夸張自己的酒態(tài)。所以他從來不怕寫自己“醉”態(tài)。

《宴包二融宅

閑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門庭無雜賓車轍多長者。

是時方盛夏,風物自蕭灑。

五月休沐歸,相攜竹林下。

開襟成歡趣,對酒不能罷。

煙暝棲鳥迷,余將歸白社。

       這首詩歌很生動。找一個“禮拜天”休息日,別的人都不叫了,喊幾個看得上眼的忠厚長者竹林里面學人家“竹林七賢”擺開酒席喝,喝著喝著衣服都解開了,找到對子碰酒猜拳不肯罷酒。

《題李十四莊兼贈綦毋校書

聞君息陰地,東郭柳林間。

左右瀍澗水,門庭緱氏山。

抱琴來取醉,垂釣坐乘閑。

歸客莫相待,尋源殊未還。

     這首詩約寫于開元十四年(726)詩人第一次入洛留滯期間。來到李十四莊,莊園清幽恬靜,有如桃花源一樣,激起了詩人要置身幻想世界的愿望。詩的前四句寫莊園的自然環(huán)境,綠樹成林,環(huán)水銜山。接著兩句寫人們在這里“抱琴取醉”、“乘閑垂釣”的樂趣。最后兩句,當是告訴綦母校書,自己還要在這里耽擱一些時日,不能與其相伴還鄉(xiāng)。這首詩歌里的醉態(tài),就在“不肯走”上。到人家來喝酒喝完了喜歡上了,就叫別的朋友別等自己回去了,俺老孟還想多住一段日子呢。這就是孟浩然的恣意率性

《聽鄭五愔彈琴》

阮籍推名飲,清風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龍唇琴。

一杯彈一曲,不覺夕陽沉。

余意在山水,聞之諧夙心。

        詩題是聽琴,實際寫的是詩人和朋友在一起喝酒聽琴。和到啥程度?"半酣下衫袖,拂拭龍唇琴.一杯彈一曲,不覺夕陽沉."喝到衣服都脫了就抱過琴來,一杯一曲,不知不覺中,夕陽西沉還是不肯停。

寒夜張明府宅宴》

瑞雪初盈尺,寒宵始半更。
列筵邀酒伴,刻燭限詩成。
香炭金爐暖,嬌弦玉指清。
醉來方欲臥,不覺曉雞鳴

      這首詩歌也是可以印證《春曉》的酒態(tài)的。孟浩然喝酒,端杯不肯放,經常通宵達旦

五 孟浩然喝酒,非醉不算喝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醉詩”,我以為是《戲題》:

客醉眠未起,主人呼解酲。

已言雞黍熟,復道甕頭清

      解酲,是酒醉醒來的意思,翁頭就是自家釀的新酒。本詩寫酗酒。客人酒醉還沒醒,主人又做好晚飯喊客人接著喝,而且還拿新開的酒來誘惑。哈哈這首詩歌,無論孟浩然是那個喝酒的,還是那個請人家喝酒的,將之寫成是詩歌,都顯得很淘氣吧。

      醉酒的詩歌還有很多,附上讀讀,看看孟浩然的酒后醉態(tài)也很有意思。

《高陽池送朱二

當昔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家池。

池邊釣女日相隨,妝成照影竟來窺。

澄波澹澹芙蓉發(fā),綠岸參參楊柳垂。

一朝物變人亦非,四面荒涼人住稀。

《醉后贈馬四

四海重然諾,吾嘗聞白眉。

秦城游俠客,相得半酣時。

《裴司士員司戶見尋

府僚能枉駕,家醞復新開。

落日池上酌,清風松下來。

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

誰道山公醉,猶能騎馬回。

《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水亭涼氣多,閑棹晚來過。
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鳥助酣歌。
幽賞未云遍,煙光奈夕何。

《宴榮二山池

甲第開金穴,榮期樂自多。
櫪嘶支遁馬,池養(yǎng)右軍鵝。
竹引攜琴入,花邀載酒過。
山公來取醉,時唱接籬歌。

《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

山公能飲酒,居士好彈箏。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納涼風颯至,逃暑日將傾。

便就南亭里,余尊惜解酲。

    上面幾首詩歌,每一首都呈現(xiàn)一個“醉”字。在孟浩然的醉酒里,我讀到的不是文人墨客的做作的“借酒澆愁”,讀到的是他的灑脫真實。他的醉意就是他最真實的酒態(tài)最恣意的人生。

 六 孟浩然喝酒,酒多話更多

     生活中看見不同人的酒態(tài)。默默喝酒,喝酒罵人,喝酒痛哭,喝酒傻笑……但是,孟浩然的詩意酒態(tài)里,我讀到他的酒態(tài)是:喝酒話多。對于他而言,似乎喝酒不是目的,說話才是他喝酒的意義。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致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廓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首喝酒,田家環(huán)境不必多說,你瞧瞧喝著喝著扯出哪些話,家前屋后評論一番,然后開聊:種田的事,種花的事,過節(jié)的事,古人的事,未來的事,當然還少不了約定再喝酒的事。你說話多不多?

山中逢道士云公》

春余草木繁,耕種滿田園。

酌酒聊自勸,農夫安與言。

忽聞荊山子,時出桃花源。

采樵過北谷,賣藥來西村。

村煙日云夕,榛路有歸客。

杖策前相逢,沂然是疇昔。

邂逅歡覯止,殷勤敘離隔。

謂予搏扶桑,輕舉振六翮。

奈何偶昌運,獨見遺草澤。

既笑接輿狂,仍憐孔丘厄。

物情趨勢利,吾道貴閑寂。

偃息西山下,門庭罕人跡。

何時還清溪,從爾煉丹液。

      這首詩歌寫的是孟浩然在春末草木繁盛時節(jié)閑居飲酒,遇道士出山,仗策相迎??闯鰜砹税桑右粋€人喝酒沒意思找個人一起喝才好。找個能說到一起的人喝,才是真的好。"酌酒聊自勸,農夫安與言!"顯然,等來了一個聊得來的喝酒對子。

       毋庸置疑,孟浩然喝酒,就是話癆,哈哈。

七 孟浩然喝酒,酒外常生事

《秋登張明府海亭

海亭秋日望,委曲見江山。
染翰聊題壁,傾壺一解顏。
歌逢彭澤令,歸賞故園間。
予亦將琴史,棲遲共取閑。

      詩人和老友相逢,十分開懷,不禁飽蘸筆墨在墻壁揮豪題詩,且讓我傾壺痛飲一開笑顏。喝酒喝出興致,彈琴唱歌寫寫字。

八 孟浩然喝酒,治病有療效 

《家園臥疾畢太祝曜見尋

伏枕舊游曠,笙簧勞夢思。

平生重交結,迨此令人疑。

冰室無暖氣,炎云空赫曦。

隙駒不暫駐,日聽涼蟬悲。

壯圖哀未立,斑白恨吾衰。

夫子自南楚,緬懷嵩汝期。

顧予衡茅下,兼致稟物資。

脫分趨庭禮,殷勤伐木詩。

脫君車前鞅,設我園中葵。

斗酒須寒興,明朝難重持。

      詩題里的“見尋”,是“來拜訪我”的意思。此詩為詩人晚年作品,約寫于開元27年(739),詩人臥病在家,有老朋友來訪,內心欣喜不勝。然而喜歡歸喜歡,身體保重才更重要吧。孟老先生才不管這一套,來人就是來酒友正好喝一通。所以立刻發(fā)出邀請:請卸掉您車前的牲口不著急走,我用自家田里種的蔬菜招待您,今天豪飲我們必須盡興,將來恐怕難奉陪您了。

     瞧瞧最后還來這么一句酸情,人家是喝還是不喝,哈哈!再附一首,初年樂城館中臥疾懷歸作》,旅途中病倒,病痛和孤寂里,老人家還是一杯酒的事情。

異縣天隅僻,孤帆海畔過。
往來鄉(xiāng)信斷,留滯客情多。
臘月聞雷震,東風感歲和。
蟄蟲驚戶穴,巢鵲眄庭柯。
徒對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歸嶼理舟楫,江海正無波。

       孤孤單單凄凄涼涼,可是一杯酒下肚比躺在床上舒服多了。獨飲一尊,立刻風平浪靜啥事沒有。孟浩然生病,用酒治。

九 孟浩然喝酒,不拒酒色歡場

      唐代文人是瀟灑的,酒色歡暢不缺席。孟浩然也一樣,開懷暢飲,歌妓伴酒,酒色忘形。

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酒伴來相命,開尊共解酲。
當杯已入手,歌妓莫停聲。

《宴崔明府宅夜觀妓

畫堂觀妙妓,長夜正留賓。
燭吐蓮花艷,妝成桃李春。
髻鬟低舞席,衫袖掩歌唇。
汗?jié)衿朔郏_輕詎著身。
調移箏柱促,歡會酒杯頻。
倘使曹王見,應嫌洛浦神。

《初春漢中漾舟

羊公峴山下,神女漢皋曲。

雪罷冰復開,春潭千丈綠。

輕舟恣來往,探玩無厭足。

波影搖妓釵,沙光逐人目。

傾杯魚鳥醉,聯(lián)句鶯花續(xù)。

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宴張記室宅

甲第金張館,門庭車騎多。

家封漢陽郡,文會楚材過。 
曲島浮觴酌,前山入詠歌。

妓堂花映發(fā),書閣柳逶迤。 
玉指調箏柱,金泥飾舞羅。

寧知書劍者,歲月獨蹉跎。

      還有很多這一類詩歌,不耐煩列舉了。當年世風如此,吾輩后生閉嘴!

        孟浩然的詩意酒態(tài)還有傷感之作也不少,此類酒態(tài)文人自甚,不提也罷。又正是歲末寒涼之際,不想再一一列舉那些,就此罷筆,結束這段對他的騷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讀孟浩然的這首《夏日南亭懷辛大》,感受夏夜清涼,歲月生香
先秦到明清,孩子一生必讀的100首經典詩詞(建議收藏)
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唐代詩人們的朋友圈
李白 《山中與幽人對酌》 賞析
古代詩人王維與孟浩然合稱什么?
唐朝詩人孟浩然,詩歌造詣不高?一手開創(chuàng)山水田園詩派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