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一幅俄羅斯鄉(xiāng)村風景的長卷
這畫卷徐徐展開,那景象就像兒時看過的童話書里的插圖
薄云蔽日,柔和的散射光下,兩岸的景致,色彩更加飽和,輪廓更加清晰
傳統(tǒng)的東正教堂都被修葺一新,造型獨特的球型尖頂在秋色濃郁的樹木掩映下熠熠生輝
伏爾加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游人竟折腰
長途驅(qū)車,到河邊安營扎寨,富裕起來的俄羅斯人很會享受生活
而我們則用鏡頭貪心地攫取岸邊的每一處美景
今天登陸的是雅羅斯拉夫里。這是一座伏爾加河上游著名的城市,也是“莫斯科金環(huán)”上的重要旅游點。乘車進入市區(qū)先看到的是列寧的塑像。俄羅斯各地仍然保留著不少的列寧塑像,民眾和政黨都有爭議,但是,列寧同志依然沒被全部請走,因為這樣的觀點占了上風——那也是俄羅斯歷史的一部分。 蘇德戰(zhàn)爭中,雅羅斯拉夫里也有過慘烈的爭奪戰(zhàn)。讓青少年在戰(zhàn)爭紀念碑前站崗是俄羅斯民族凝聚力歷久不衰的保證。
正中的金頂教堂則是一位富商捐資修復的,他在一次車禍中幸存,認為是神的護佑,頓悟身外之物是帶不到陰間的,便決定將全部的家財用于修復雅羅斯拉夫里的教堂。
今天的俄羅斯用對宗教的敬畏維持著社會安定和道德準繩
教堂內(nèi)的無伴奏合唱至今還在我的耳邊回蕩,大概是因為教堂穹頂獨有的聲學效應,歌聲特別渾厚,我買了他們的CD,卻無論如何也沒有那樣的效果,很失望。
伏爾加河的小支流在市內(nèi)自由自在地蜿蜒流淌,讓這座城市有了優(yōu)雅的曲線,別致的美感
細細地品味教堂庭院里的細節(jié),可以看出與西歐古建筑的精致和浪漫不一樣的樸素和粗獷
這就是俄羅斯的氣質(zhì),既不同于西方,又不同于東方。
俄羅斯的美感來自她亞歐基因的融合
俄羅斯文化是東西方文明交匯孕育出來的
暮色中的雅羅斯拉夫里。
晚霞為伏爾加河涂上濃重的橘紅色
霞光退去,燈光亮起,伏爾加河的夜色又是另一番風姿 .
2012年九月20日 多云
又是一個多云的陰天。盼望陽光燦爛的伏爾加,盼望藍天白云下的伏爾加。
當然陰天并不妨礙我們的情緒。今天我們要登陸航程中的最后一個小城烏戈里奇。烏戈里奇在俄語中的意思是“河灣”,這個小城只有五萬人,在中國只能算是一個鎮(zhèn),但在俄國,它可是一個著名的城市,創(chuàng)立于公元十世紀,曾是一個小公國,是俄國最古老的城市。
因為離莫斯科很近,河兩岸的建筑很考究,富麗堂皇。
小巧秀氣的白色教堂在茂盛的林中顯得耀眼奪目
沉沒在水中的教堂尖塔。
這片水面是蘇聯(lián)時期修建的水庫,淹沒了地面建筑,只留下這座尖塔
天氣瞬息萬變,十幾分鐘后看同一處風景,意境完全不同了
傳統(tǒng)的服飾下是時尚的皮夾克,年輕人怎樣地混搭都很美。
烏戈里奇漂亮的街景
到處都像公園
然而這座美麗的小城四百多年前發(fā)生過一件詭異而血腥的事件。
烏戈里奇曾是留里克王朝伊凡四世的幼子,唯一的王位繼承人德米特里的封邑。1591年,八歲的小王子在這里游戲時離奇死去,于是發(fā)生騷亂,朝廷鎮(zhèn)壓了騷亂,殺了不少人。但是,留里克王朝終歸是后繼無人了,于是皇親米哈伊爾.羅曼諾夫被推舉為新沙皇,他就是著名的彼得大帝的先祖。
俄國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只經(jīng)歷了留里克、羅曼諾夫兩個王朝,小小的烏戈里奇竟成為王朝更替的是非之地。
這座精致的小樓就是小王子德米特里的住所。
今天的小城烏戈里奇,地位仍然很重要,它是俄羅斯的奶酪、黃油主要產(chǎn)地,我們在游輪上吃了六天俄式大餐,每天都可以自取各式各樣的奶酪,恐怕都是產(chǎn)自這里。烏戈里奇還生產(chǎn)著名的海鷗表,我為自己挑選了一款精致的掛鐘。
沿街小賣,腌蛤蜊、酸黃瓜,當?shù)厝说淖類?/font>
對一對賬目
賣鮮花的老婦人。她充滿期待的滄桑的臉告訴我們,俄羅斯底層的百姓生活并不容易
離開烏戈里奇,我們直奔莫斯科而去。
偶爾還能看到一兩處荒涼的風景,這座教堂修建于何時?是留里克王朝,還是羅曼諾夫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