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瑜伽,對解剖有所了解的人,應該對大腿后側的腘繩肌都有一定的認識了,因為腘繩肌僵硬縮短,會影響站立前屈、下犬式、坐立前屈、單腿背部伸展等等體式的練習。
腘繩肌其實并不是一塊肌肉,而是大腿后側的一組肌群,它們分別是: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
腘繩肌的過度緊張不僅會影響很多瑜伽體式的練習,而且會導致腰部疼痛,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一味的去拉伸它。
腘繩肌是一組很健壯的肌群,但是它卻很容易被拉傷,如果腘繩肌拉傷了,修復起來比較慢,而且還會影響我們的練習。
所以,練瑜伽,除了拉伸緊張的腘繩肌,我們還需要建立它的彈性,腘繩肌只有具有彈性,才會更加的健康,讓我們的體式練習更加的深入,同時還不容易受傷。
那么,練瑜伽,我們該如何建立腘繩肌的彈性呢?
第1步:熱身
選擇拜日A&B,或者慢跑等其他的熱身練習,讓身體慢慢的進入練習狀態(tài)。練瑜伽避免損傷,熱身很重要!
第2步:輕柔的拉伸練習
動作1:
蹲坐式開始,將左腿向左側打開
脊柱延展,雙手合十放于胸前
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2:
蹲坐式開始,將右腳向前伸直
腳后跟著地,吸氣延展脊柱
呼氣軀干向下靠近右腿
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3:
坐立在墊面上,雙腿并攏伸直
屈左膝靠近右大腿根部
吸氣向上立直脊柱
雙手向上舉過頭頂
呼氣軀干向前向下
雙手握住前腳掌,保持5-8個呼吸
動作4-5:
仰臥在墊面上,抬右腿向上
雙手抱住右大腿內側
左腿用力向下壓地面
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初學者也可以先一條腿屈膝來做
動作6: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略大于一腿長
吸氣延展脊柱,呼氣軀干向前向下
來到與地面平行的地方,保持5-8個呼吸
雙手十指交握向后向上
呼氣軀干繼續(xù)向下,保持5-8個呼吸
第3步:動態(tài)/抗組練習
動作1:
山式站立,屈左膝
雙手扶髖,屈膝向下然后伸直腿還原
重復練習20-30次,換另一側
動作2:
俯臥在墊面上
雙腿分開與髖同寬
屈右膝,右小腿垂直墊面
右腳腳踝套彈力帶,靠近臀部
然后還原,重復練習15-20次
換另一側
雙腳并攏,屈膝靠近臀部然后還原
重復練習15-20次
雙腳也可以套彈力帶練習
動作3:
仰臥在墊面上,雙腳放在塑球上
抬髖部向上,屈膝將球向身體的方向滾動
然后還原,重復練習12-15次
如果你喜歡以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