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許多油畫家筆下的“芭蕾人物”。并認為,只有“油畫”才是最適合反應“芭蕾少女”各種優(yōu)美形象的最好藝術(shù)樣式。自欣賞了實力派畫家柳毅“水彩筆”下的芭蕾人物,“顛覆了”本人的許多看法。
觀賞柳毅的水彩畫,尤其是難度極高的水彩人物畫,首先,你會十分驚嘆他對人體形態(tài)及素描基礎的扎實把握。其次,你會被他那種畫面似乎籠罩著一股“氤氳迷霧”的氛圍久久吸引,不愿離去。甚至覺得,他的有些作品,其“耐看性”已經(jīng)超過了油畫的審美效果。
據(jù)說,“水彩畫”是西畫里的“輕音樂”(小家碧玉),“油畫”才是西畫里的“交響樂”(大家閨秀)。依柳毅的繪畫技巧、綜合功底和豐碩成果,他完全可以轉(zhuǎn)攻現(xiàn)在頗有市場價值的油畫。為何柳毅堅守水彩畫陣地不動搖?想必是既然大眾生活需要聆聽“交響樂”,也必定少不了欣賞“輕音樂”的。同理,人們在欣賞美術(shù)形式(作品)時,當然既有喜歡濃抹重彩“油畫”的,也肯定有喜歡清新淡雅“水彩畫”的嘍。應該說,盡管他的畫市場價值不是很高(五位數(shù)),相信今后一定會有升值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