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陳佩秋先生訪談錄

陳佩秋先生訪談錄



◎ 陳佩秋先生訪談現場


記者:陳老,您好!您作為當代享譽海內外的書畫家,也是西泠印社理事,又是謝稚柳先生的夫人,很榮幸我們能借編輯《西泠藝叢·謝稚柳研究專輯》之機拜訪您。謝稚柳先生在改革開放初、西泠印社恢復活動后即任西泠印社理事、顧問,為西泠印社的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做出很大貢獻。我們推出“謝稚柳研究專輯”就是要表達對先生的敬仰與緬懷。


陳佩秋:謝謝你們專程從杭州趕來上海。謝先生已經離開我們20余年了,讓我慢慢回憶,先談談我和謝先生與杭州的緣分吧。我年輕的時候在杭州住過很久,對杭州感情很深。當時正值抗戰(zhàn)時期,國立藝專從杭州遷到重慶,一大批最優(yōu)秀的畫家,像潘天壽、黃君璧、黃賓虹都去了重慶。潘天壽先生原來在昆明,抗日戰(zhàn)爭快要勝利的時候,他到了重慶,做了我們的校長。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年我們就從重慶遷回杭州,那時候校址在白公祠。從1946年到1950年,我一直住在那。我記得,1948年,溥心畬還來過學校一次。過去講“南張北溥”,張是張大千,溥就是溥心畬。所以我們學生都很崇拜他,我和很多同學一起去看他。1949年,他(指溥心畬)去了臺灣。前前后后,我和謝先生在杭州生活了7年。


記者:您提到了張大千先生。抗戰(zhàn)時期,謝稚柳還應張大千邀請,從重慶出發(fā)去敦煌研究壁畫。


陳佩秋:是的。張大千先生和謝稚柳的哥哥(謝玉岑)是好朋友,他待謝稚柳就像弟弟一樣。謝先生剛到重慶時,在當時的監(jiān)察院任于右任的秘書,于右任是監(jiān)察院院長。當年,是張大千先去的敦煌。他攢了一大筆錢,帶了大批人過去,在那里研究臨摹莫高窟壁畫兩年多。謝稚柳因為工作脫不開身,張大千就寫信給于右任,希望能夠批準假期。謝先生這才在1942年請假去了敦煌,待了一年多,考證了敦煌的360個洞窟,對敦煌繪畫的藝術風格和演變進行深入研究。他在1950年寫成《敦煌石窟記》,1955年完成《敦煌藝術敘錄》,可說是他研究敦煌的首批成果。


莫高窟在沙漠里,那里生活苦得不得了。1986年,我為了研究壁畫也去住過三個星期。那里喝水都非常困難,山上的雪水融化后,經過沙地流下來,晚上結冰,到了中午又會化掉。我們就用這些水燒飯燒菜,所以菜特別咸。在80年代都如此,謝稚柳他們當年生活之艱苦就可想而知了。但艱苦是值得的,莫高窟的壁畫非常豐富,人物畫非常好,從北魏、西魏,一直到唐宋元明清都有,都是佛教題材畫,好得不得了!謝先生回來后,自身的畫風也受到影響發(fā)生了變化。


記者:謝先生從敦煌回重慶后沒幾年,國立藝專就遷回杭州了。


陳佩秋:是啊,前面我提到過,遷校是1946年的事。學校遷回杭州后,我在那里待了很久。本來讀三年就可以畢業(yè)了,鄭午昌先生勸我“三年太短,學不到什么東西”,我就主動要求延長時間,前前后后讀了七年。


我們以前在重慶時是沒有繪畫史系的,只有一位先生給我們上西方繪畫史課,一個星期一節(jié)課,一節(jié)課兩個小時。一直到1952年,潘天壽先生說史論系還是要成立,他找謝稚柳說要成立史論系之事。后來成立的史論系學制是三年,只學繪畫史。

北京(指中央美術學院)后來也有了史論系。他們第一屆的學生是1960年畢業(yè)的,比我們要晚一些。薛永年、薄松年、單國霖、單國強都是第一屆的學生。單國強后來留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單國霖在上海博物館。


記者:結束國立藝專7年的學習后,您就和謝先生一同來到上海,雙雙進入上海市文管會工作了。


陳佩秋:是的。謝先生在文管會做了很多工作,現在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很多字畫都是他們當時鑒定的。


這期間發(fā)生了很多事。1957年,收藏家章佩乙委托靳伯生出手珍藏多年的北宋畫家王詵的《煙江疊嶂圖》。經謝先生鑒定,認定為真跡,但這件作品卻沒有通過上海博物館的文物鑒定專家會議。謝先生堅持認定此畫為真,上博不收,他擔心此畫落到文物販子手中,被走私到海外,只好賣了自己收藏的一批明清字畫,將此畫買下。此后,不斷有人對此畫真假提出異議,所幸最后被定為一級品。1997年,謝先生征求了我的意見,將此畫捐給了上海博物館,成為上博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


還有一個故事是關于王羲之的《上虞帖》?!拔母铩逼陂g,上海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清理文物時發(fā)現了該帖的唐摹本,當時被認為是贗品。1973年,他們請謝先生重新鑒定。謝先生做了大量細致的研究,又經過同位素鈷60照射,認定帖子右上角一方模糊不清的印為“內合同印”,加上另一方南唐“集賢院御書印”,證明了該帖為唐摹本的論斷。這件作品也成為上博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


我到上海后,本想去學校工作的,但是孩子多,精力顧不過來,就去了上海畫院。我有四個小孩,三男一女。那時,潘天壽先生寫信給我,說有一個學生要讓我?guī)?,她叫張培筠,就是劉江先生的夫人?/span>


◎ 陳佩秋先生講解如何鑒定中國畫


記者:您與謝老都是著名書畫家,你們在藝術上會有交流甚至爭論嗎?


陳佩秋:不多,主要是謝先生太忙了。60年代初,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國家文物局成立了一個鑒定小組,當時只有三個人,分別是北京的張珩先生、天津的韓慎先先生和謝先生。沒多久,韓、張兩位相繼去世,工作就中止了。一直到1983年才重新恢復。謝稚柳任鑒定組組長,啟功任副組長,其他還有徐邦達、劉九庵、楊仁愷、傅熹年等。


本來鑒定組計劃工作三年,每年兩期,每期三個月,結束后就各自回原單位。但后來做了八年時間。先是在北京,以故宮博物院為主,還有歷史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榮寶齋等,這就用了兩年時間。然后又南下滬寧沿線開展工作,又用了兩年時間。1987年下半年去了河北,1988年上半年去了山東,到1989年底,大部分國內博物館藏的書畫都已看過。這八年左右的時間,謝先生在全國各地巡回,出差時間居多,我們在一起交流切磋的時間很少,就算他回來,還是有很多工作在等著他。


他比較喜歡我畫的水墨,靠近傳統(tǒng)的那些畫,后來我的畫用色往西方靠攏,我自己覺得很不錯,他反而未置可否。謝先生看我畫畫,不會細說,因為畫畫這個事各有各的主見。如果他晚過世幾年,也許我們之間關于藝術的交流和爭論會更多一些。


◎ 1984年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全體成員合影

(前排左起第二人為組長謝稚柳)


◎ 謝稚柳在鑒定書畫


記者:近年來,您也在鑒定領域投入大量精力,曾對閻立本《步輦圖》、董源《溪岸圖》等提出自己的見解。


陳佩秋:我本身是畫畫的,鑒定真?zhèn)尾皇俏业难芯款I域。我注意到宋畫真?zhèn)芜€是因為1980年張大千托人帶的口信。那一年,我和謝稚柳應香港中文大學邀請去香港,張大千的一位表侄經常來往于臺、港之間,張大千就委托他帶信說,過去他和謝先生一起研究的這批董源的畫不是真的,包括《夏山圖》《夏景山口待渡圖》。謝稚柳當時說,大千老糊涂了。我想,大千腦子很好,不會老糊涂的,他在美國賣出去的一批畫的確是好東西,我們國內都沒有。


記者:您眼中的謝稚柳先生是怎樣的人?


陳佩秋: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有修養(yǎng)的人,心胸也非常開闊。有時候,我覺得人家對他的評價不公平,忍不住嘀咕兩句。他反而會安慰我說:這樣講不好,你不要這樣講。鄭午昌先生曾對我說:“謝稚柳藝品、人品皆高,值得托付終身?!爆F在看,事實也是如此。



特約記者/南沙 記者/朱小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一代大家謝稚柳
天下誰人不識君:謝稚柳與張大千 
張大千說:放眼整個畫壇,能與自己并駕齊驅,唯有這位“柳弟”
中國拍賣業(yè)第一案——張大千《仿石溪山水圖》假畫案
是畫家謝稚柳,更是貢獻卓著的鑒定大家|中國古典家具
謝稚柳國畫作品欣賞(24)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