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八個節(jié)氣。俗話有講“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后,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古籍《二十四節(jié)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strong>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陰氣始凝,晝夜溫差開始變大。
在這個節(jié)氣,萬物開始凋零。人們有賞菊的風(fēng)俗,當(dāng)然,鮮紅美味的柿子也是人們這個時節(jié)的佳品,北宋詩人張仲殊稱美柿子︰“味過華林芳蒂,色兼陽井沈朱,輕勻絳蠟裹團酥,不比人間甘露。”將柿子的比作人間甘露,足見其對這一美食的喜愛!
其實,在霜降時分,古代詩人不僅有對柿子的贊美,還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
霜降時節(jié)溪水流入深澗之中,秋風(fēng)把落葉都吹落到山林里,不知不覺間一年即將結(jié)束,萬物都要回歸到本源的狀態(tài)。
我們相識應(yīng)該十多年了吧,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只是一個小官,那時候家里還是很貧窮,拿到的俸祿也很少,即便是到了霜降時節(jié),身上衣服穿得還很單薄。
火把陰冷山澗的松樹燒成了灰燼,霜降時節(jié)林子里的花朵都凋謝了,落滿一地。草木的盛衰和人的運勢一樣,都是轉(zhuǎn)瞬即逝的事情,這難道不是上天的旨意嗎?
這首詩,可以說是張繼的代表作品了,也成為了千古傳頌的名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中寒氣鋪滿了夜空,對著江邊的楓樹和漁火,憂愁而難眠。那姑蘇城外寂寞清靜的寒山古寺,我在客船上還能在半夜里敲鐘的聲音。
霜降的時候紅梨熟了,柔弱的枝條上碩果累累,已經(jīng)快承受不起了。夏天梨子還沒熟的時候就非常想吃,等到現(xiàn)在梨子完全熟透快要腐爛的時候,已快感受到春天的冰雪了。
喝一杯陳酒,懷念起家鄉(xiāng),遠隔萬里勾起了思緒萬千,想起邊患還未平息,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了大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頭發(fā),聽著悠遠的笛聲流淚不止。
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jīng)銷聲匿跡了。登上百尺的高樓,極目遠眺,水天相接。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都不怕寒冷,她們在寒月冷霜中爭艷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容顏。
滿地凝結(jié)著寒霜,濃得就像覆上了一層白雪。人們立在西風(fēng)中話別,瘦馬也向著殘月不斷哀鳴。等到送別時,一曲《陽關(guān)》還沒有奏完,離人就已出發(fā)了。咿呀的車聲仿佛應(yīng)和著歌聲,嗚咽著送別。
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一路遠行,游子悲傷的思念著故鄉(xiāng)。雞聲嘹亮,茅草店已經(jīng)沐浴著曉月的余暉,開始了忙碌的一天,人們依稀的足跡,印在了木板橋上覆蓋著的寒霜。
早梅在高高的枝頭綻放,映照著湛藍的天空。北風(fēng)吹來帶給深夜陣陣暗香,清晨的濃霜為大地增添了潔白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