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光了了
善惡始終對立,然而卻又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
現(xiàn)實來說,要除盡惡是不太可能的,人性總會有扭曲、變化的時候。
正所謂人心難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別對人性抱有太多的信心,要時刻準備面對蒼白的人性,才不會吃虧上當。
那些覺得世間皆為真善美的人,實在是太過天真,這種天真在難得且珍貴的同時也難以對抗社會的黑暗、人性的險惡。
當一個人的惡開始顯現(xiàn),那么他之前的善都將蕩然無存,帶來的是令人久久難以釋懷的作惡。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你也永遠不知道一個人未來會不會發(fā)生改變,或者說他是不是帶著面具在面對你。
與人相處,保持樂觀和善意當然是好的,但不能不丟掉審視、警覺,突如其來的遭遇是最為打擊人的,身在這復雜的人世間,要學會未雨綢繆。
但是留個心眼,你可以善良,但記住,你的善良一定要帶著一點鋒芒。
看清一個人,抓準他面具下最真實的品行,才不會在這個人身上吃虧上當。
千萬不要僅憑表象就把真心相交,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確認對方確實表里如一,再來交付真心也不遲。
有心機的人,隨便耍點小聰明就能讓一個普通人對他信任有加,這也是為何詐騙事件屢禁不止的原因。
博取信任其實不難,你當然也可以選擇信任,但不能舍去防備心。
事實上,看清一個人,只需要三件事。
錢能看透人心,這是恒古不變的道理。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那些行奸使詐的人最終目的不過就是為了利益。
可以說,若你沒有潛在的利益可以挖取,那么當雙方涉及到金錢往來時,往往對方的真心就會暴露出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借錢,多少友情親情甚至于都毀于借錢。
借錢本來是很正常也很好處理的一件事,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按時歸還即可。
然而重利的人總是“易進不易出”,找別人借錢的時候各種軟磨硬泡各種承諾,到該還錢的時候又難以解開自己的口袋。
于情于理,借錢者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還錢,既然先前能開口借,就理應保證按時歸還。
朋友之間借錢一般都沒有利息,借出去完全是出于友情,好比說你出于兩個人的感情借出去,對方在還錢的時候若各種推脫甚至是逃避,那么他就一定沒把這段感情放在眼里,對方的為人也一目了然。
日久知人心,患難見真情。
從個人情感上來說,很難去評說一個人的為人對自己有什么影響,哪怕對方的一些方面做得不好。
但他確實是真心對你,那么這樣的朋友可以交,而你也應該帶著真心與之相處。
畢竟,這世間所有的感情,都是需要以真心交換真情的。
與人相處,你應該避免的是那些拿你當槍使、在你面前坑蒙拐騙的人,從這一點來說,又可以通過利益二字去看了。
對于這種不是真心對你的人,他們會很關注于自己的付出,若是平常的噓寒問暖,或是幫些小忙,這些無關痛癢的事情誰都能做。
要看對方的付出有沒有飽含他的真心,這就要在你患難時才能見到真感情。
一個人飛黃騰達的時候身邊自然是朋友環(huán)繞,大家都希望跟有實力的人交朋友,這是人之常情。
這時候的你就像手捧著一大塊蛋糕,大家靠近你也都是為了分一杯羹。
然而當你落魄時,身邊的朋友數(shù)量將急劇減少,能在你有難時留下來的才是真感情,其余的不過是對你有所需求罷了。
一個人最不理智的時候莫過于情緒化時,情緒就像一種濃墨,一旦被打翻,很快便能侵染理智的內(nèi)心。
人在情緒化時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往往是不加掩飾的,這也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到底如何。
有暴力傾向的人平時再偽裝,在情緒化時也會暴露出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家庭暴力。
戀愛中的兩個人總是希望展現(xiàn)自己最好的一面,而去隱藏、改正自己壞的一面。
這是美好的,但卻也有所缺點,都說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shù)次,憤怒不代表會動手,能對自己的另一半都動手的人的品性可想而知。
情緒化不僅只有憤怒,興奮、激動、傷感皆在其內(nèi)。
首先,一個能被情緒控制的人是可怕的,與之相處你得謹慎一些。
其次則是人在其他單方面情緒時的一些表現(xiàn),比如興奮激動時過于放縱,傷感時的過于沉淪等等。
有情緒可以理解,但要學會自己控制,一有情緒就自我放縱的人最好不要深交。
時光情感課堂:
想要看清一個人并不容易,因為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帶著面具生活,面對其他人時,總會選擇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這是人之常情,卻也令我們難以看到一個人最真實的一面,以至于在相處中遇見各種麻煩,甚至吃虧上當了,還不知道自己輸在哪里。
人心復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沒有固定的標準,只有看兩個人的三觀是否大致相符。
若你不認可對方,沒必要去“糾正”,只需互不往來,要記住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與其浪費精力,不如兩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