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腫大可能是頸部器官病變、或者皮下積液造成的。脖子腫大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甲亢或者甲狀腺結節(jié)。實際上,很多疾病都會導致頸部腫大。
全身癥狀:疼痛、發(fā)熱、盜汗、呼吸急促(氣促)、消瘦;上呼吸道癥狀:流鼻涕、喉嚨痛、或者咳嗽、吞咽困難、聲音沙啞。
如果出現以上癥狀,需要及時就醫(yī)。
脖子腫大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感染性疾病:
有許多細菌和病毒病原體可以感染頸部和口腔的器官,導致頸部腫大。例如,腫脹的唾液腺,包括腮腺,雖然位于口腔或下頜,但可能看起來像頸部腫塊,這取決于腫脹的程度。這個區(qū)域的感染也會導致囊腫和膿腫,也會出現頸部腫脹。
頸部淋巴結:
淋巴系統(tǒng)是淋巴組織、淋巴管道及其中的淋巴液組成的網絡,對免疫功能很重要。該系統(tǒng)的腺體,也被稱為淋巴結,在病毒、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擴散和感染身體其他部位之前,起過濾和捕獲它們的作用。它們在你的身體對抗感染的能力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經常在炎癥條件下腫大。
甲狀腺:
甲狀腺是頸部的一個分泌甲狀腺激素的腺體,調節(jié)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當甲狀腺發(fā)生各種病變,如炎癥、功能亢進、結節(jié)時會引起頸部腫大。許多情況甚至是與飲食有關的因素都會導致這個腺體增大,有時會導致一側頸部腫脹。
頸部腫瘤:
一側頸部腫大可能是腫瘤的信號。一般來說,任何生長都是細胞分裂和生長不受控制的結果。有時DNA或特定蛋白質的基因突變,或重要檢查點的失敗會導致這種不受抑制的生長。這些異常細胞累積形成明顯的腫塊,可以是良惡性的,也有可能是惡性的。頸部淋巴結發(fā)生惡性腫瘤時,被稱為淋巴瘤,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淋巴瘤通常發(fā)生在頸部的淋巴結,生長非常迅速,導致明顯腫脹和相關癥狀,如疲勞、盜汗和體重下降。
導致脖子腫大的常見7種疾病
1、急性甲狀腺炎
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炎癥,由感染、放療、藥物治療或外傷引起。主要癥狀:喉嚨痛,發(fā)燒,病情嚴重者聲音嘶啞,頸前部疼痛。一般需要緊急對癥處理。
2、膿性頜下炎
膿性頜下炎是一種少見但嚴重的感染,發(fā)生在下巴和口腔底部,舌頭下面。這種病不能與"心絞痛"混淆,后者指的是由于冠狀動脈疾病引起的心臟疼痛。感染通常從口腔底部開始,然后迅速擴散到臉部兩側的下頜周圍。
癥狀包括發(fā)燒、發(fā)冷、口痛、舌頭腫脹、脖子僵硬、流口水、吞咽困難、聲音低沉或呼吸困難。治療手段包括使用抗生素、手術切除感染灶,以及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插管。
3、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亢是因為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身體新陳代謝旺盛,導致諸如顫抖、出汗、體重減輕和心跳加速等癥狀。有甲狀腺腫大、眼睛突出等體征。
最常見的原因是格雷夫斯病,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身體錯誤地攻擊自己的甲狀腺,導致甲狀腺過度活躍,功能亢進。
4、頸部淋巴結腫大
當淋巴結充滿炎癥細胞而變得更大時,就會出現腫大淋巴結。多數情況下是由感染引起的,但也可能發(fā)生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
主要癥狀:頸部腫塊(活動性、孤立性)。
5、頭頸癌
頭頸癌主要有五種類型,它們都是根據身體的不同部位命名的:喉癌(喉頭)、鼻腔和鼻竇、鼻咽癌、口腔癌(嘴)和唾液腺癌。這些癌癥大多數是鱗狀細胞癌,這意味著它們開始于扁平鱗狀細胞,這些細胞構成了頭部和頸部結構的薄表面層。
主要癥狀:食欲減退,無意中體重減輕,聲音沙啞,頸部腫塊,耳道疼痛
6、病毒性咽喉感染
病毒性咽喉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咽喉或咽部感染。病毒不同于化膿性鏈球菌(引起鏈球菌性咽喉炎)等細菌。病毒感染是兒童和成人咽喉痛最常見的原因。
癥狀包括喉嚨痛、發(fā)燒、疲勞、咽喉充血、流鼻涕、咳嗽,或其他取決于特定病毒的癥狀。兒童有時會出現較少見的癥狀包括手、腳或口腔充滿液體的腫塊,成人則會出現疼痛的口腔潰瘍。
治療的重點是休息、補充水分和物理療法來緩解癥狀。有些病例需要抗病毒藥物治療。抗生素對病毒感染沒有作用。你可以用鹽水漱口,或者使用非處方藥來治療喉嚨痛。
7、牙周膿腫(感染)
牙周膿腫并非獨立的疾病,而是牙周炎發(fā)展到晚期,出現深牙周袋的一個常見的伴發(fā)癥狀。
主要癥狀:嚴重的下巴或牙齒疼痛,下巴腫脹、僵硬,熱、冷、或甜飲料加劇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