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龐博教授
提到腎氣丸你會想到什么?我想大部分的中醫(yī)人都會想到腎陽虛。那么腎氣丸在臨床中的應用重點真的是在于腎陽虛嗎?
讓我們看看施今墨學術流派第四代傳人龐博教授如何通過解讀《傷寒論》,來明確腎氣丸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
本期教學視頻摘自第二期“糖尿病”精修班長沙站,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龐博教授講授的《施今墨學派名老中醫(yī)診治糖尿病經驗傳薪》中的部分精彩內容。
課程內容精彩放送
從辨病要素到腎氣丸
在“糖尿病”精修班的課堂上,龐博教授首先為大家總結了辨病五要素:
辨病位:臟腑病位、經絡病位、四焦病位、氣血精津、表里、上下。
辨病性:病因(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內生五邪,痰、濁、瘀、毒、蟲,陰陽、寒熱、剛柔、動靜、輕重、浮沉、開合、守走。
辨病機:有者求之,無者求之——邪正陰陽盛衰進退——虛實升降。
辨病證:證侯、證素、方證。
辨病勢:急緩,標本,順逆,生死。
總結后,龐博教授以生動幽默的語言向大家解讀經方及糖尿病的中醫(yī)治法,深受中醫(yī)學子的喜愛。本期教學視頻截取了龐博教授講授腎氣丸臨床運用的部分內容。
以下是小師妹為大家做的整理。
原文: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虛勞,腰痛”病位在腎——腎陽,
“少腹”病位在脾——脾陽,
“小便不利”氣化不利——氣陽;
故此條文說明腎氣丸證為脾腎陽氣虛,氣化失司。
原文: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短氣”——虛
“微飲”——實
“當從小便去”——小便不利
原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消渴”——多飲、多食
正如趙進喜教授認為糖尿病的核心病機為:內熱傷陰耗氣。
“男子消渴”有內熱,小便多,人消瘦。
“內熱”、“小便多”為實。
“人消瘦”為虛。
此證是因實致虛,因熱食氣。因此此處腎氣丸治療的是虛實夾雜證。
我們都知道,六味地黃丸有一個經典的配伍特點,那就是“三補三瀉”,那么腎氣丸的“三補三瀉”又是什么呢?
教科書告訴我們腎氣丸治療腎陽虛,但是補腎陽為什么不用巴戟天、補骨脂、鹿茸、鹿角膠而用的是附子、肉桂兩味溫里藥呢?
另外,既然是補腎,可以補腎陰,如熟地養(yǎng)精血,山萸肉補肝腎、收澀填精;那為何用補氣的山藥呢?
答:陰成形,陽化氣,氣能生陰,陰能生陽。
說完三補,下面我們說三瀉:丹皮、茯苓、澤瀉。
教材中寫用丹皮、茯苓、澤瀉是為了到防止滋膩,既然防止滋膩為何不用砂仁、陳皮、木香?
也許你會說,這里補的是精,精往下走,既然往下走,那為何不用茯苓、澤瀉、白術,或者茯苓、澤瀉、車前草,卻用的是丹皮呢?
那么看完下面這個條文,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原文: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
“消渴”意為有熱,而“婦女飲食如故”則告訴我們無內熱;“煩熱不得臥”又說明還是有內熱,故需清熱;“而反倚息者,此名轉胞”診斷為“轉胞”,在此女子尿儲留。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告訴我們,內熱可以導致小便多,即,內熱則壯火食氣導致氣虛,氣虛不能正常氣化,則導致小便多。
“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此名轉胞,不得溺也”即小便儲留亦可以郁而生熱。
因此這是說明一個“體”和“用”的受損是雙向的。
重點
故,腎氣丸僅僅只是一個治療腎陽虛的藥嗎?
答:臨床用藥要根據病、病機以及具體癥狀用藥。
首先是“虛勞”,“虛勞”可以出現在各種疾病的后期;
“短氣”,“短氣”常出現在各種肺源性的心臟病,心包積液,腹腔積液,當這些疾病出現虛實夾雜,氣化不利時均可使用;
病位在脾的相關疾病的癥狀:乏力氣短,腹瀉,小腹拘急;
在腎的相關疾病的癥狀:小便不利,腰酸,怕冷,陽痿,小便清長;
“男子消渴”即糖尿病、甲亢;
“女子轉胞”可以用,男子轉胞亦可以用,如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相關性疾病、癃閉。
腎氣丸治療的疾病不止腎陽虛,從病機上講,腎氣丸主治:“陽氣不能氣化”,“氣化失司”。因此我們可以想到為什么濟生腎氣丸用來治療水腫。
故,凡臨床所見由氣化失司所致的疾病,均可以考慮腎氣丸。
回歸條文,我們可以看到,所有腎氣丸所主疾病均有“小便不利”或“不得溺”。
故,腎氣丸所主之證中最重要的癥狀為“小便不利”。
龐博教授繪聲繪色、妙語連珠的講授令課堂上的學子們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收獲知識。
龐教授不僅繼承了賀氏管針術七伎五法,而且還是施今墨學術流派第四代傳人,善用經方治療雜病,具有深厚的中醫(yī)基礎。
看完今天的教學視頻,你是否對腎氣丸的運用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呢?
如果是的,不妨將好的知識分享給更多的同學,幫助越來越多的中醫(yī)人一同進步。
同時您還可以在留言區(qū)分享更多關于腎氣丸的知識哦~期待您的分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