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語: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有大智慧而不說。
有句老話:“水深不語,人穩(wěn)不言”。
無論水有多深,它從不言明,只讓世人去揣測它的深度。沉著穩(wěn)重的人,從不夸夸其談,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自不必費(fèi)口舌。
越是浮躁之人,越愛表現(xiàn)自己。越是不穩(wěn),越是話多。一個(gè)人只有擁有一定的氣度,才會(huì)懂得不說。
不說,是一種氣度。
食不語
孔子云:食不語。嘴里嚼著東西時(shí)不可說話。
可如今,有些人吃飯時(shí),急急忙忙,或是交談接耳講八卦,或是推杯換盞勸喝酒,或是爭先恐后說故事。說話一急,唾沫飛濺,自是無禮。
有人以為會(huì)說話是一種社交,是一種能力的表現(xiàn)。因而,總是迫不及待地說話,希望能讓更多人聽見自己的聲音。
柏拉圖曾說:“智者說話,是因?yàn)樗麄冇性捯f;愚者說話,則是因?yàn)樗麄兿胝f?!?/p>
別成為一個(gè)愚者。口才好不等于說話滔滔不絕,有能力不代表要喊得最大聲。
食不語,不僅是尊重餐食與飯友,更是自己的氣度使然。
再急的事,吃飽了再說。再多的話,慢慢說,不急這一時(shí)半刻。
寢不言
孔子亦云:“寢不言?!彼X時(shí),不要發(fā)出聲音,也不要吵到別人。
休息睡覺時(shí),切忌話多,腦子易混。唯有讓身心都在寧靜的狀態(tài)里,才能慢慢地進(jìn)入睡眠中。
其次,在別人休息時(shí)不說話,是不影響他人。世人常犯的錯(cuò)誤,無外乎是對生人太客氣,對親人太嚴(yán)苛。歸根結(jié)底,是少了分寸感。
話,不必爭一時(shí)之快。有的人影響了別人而不自知,是沒有修養(yǎng)。
話,不必?fù)屢豢梯斱A。有時(shí)候,搶著要把話說完,是一種求勝心切??赡阍郊保较胍晒?,往往更難。
《荀子·非十二子》里有一句:“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話說得妥帖適當(dāng),是一種智慧。得當(dāng)?shù)某聊?,亦是一種智慧。
寢不言,是讓我們懂得不該說時(shí)不說,適當(dāng)?shù)某聊攀敲髦侵Z。
茶不曰
喝茶,是一個(gè)拿起與放下的過程。
有的人喜歡邊飲邊評,侃侃而談。有的人喝了兩口便要詢問,問產(chǎn)地茶齡。
可是,真正的喝茶,當(dāng)面向自己而喝。在盈盈一杯間,盡享天地之靈氣,草木之芳華。
倒茶,一般只倒七分水。就像說話,切忌把話說得太滿。滿,則溢,則過度。
季羨林曾說:“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喝茶時(shí),亦講究這一杯的分寸。
一人獨(dú)飲,靜思己過。幾人邀約,莫談是非,莫論人事。
茶不曰,是一種境界,是讓自己沉下心,專心喝好手上這杯茶。
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小溪潺潺,海納百川卻無言。真正的品格,不用喧嘩。
古語云:“智者先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說話是一種本能,不說是一種智慧。
不說,更是一種氣度。
深知自己,毋需多言。
心靜氣沉,胸有成竹。
靜觀世間,自在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