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大花君子蘭的花朵不像牡丹花那樣富麗堂皇,也不像茉莉花那樣芳香濃郁,更沒有月季花的艷麗多姿,但她葉色蒼翠有光澤,花朵向上形似火炬,花色橙紅,端莊大方。垂笑君子蘭花朵下垂,含蓄深沉,高雅肅穆,另有一番韻味,是美化環(huán)境的理想盆花。 白花君子蘭 七、中國君子蘭,花葶玉立,花姿優(yōu)美;花形規(guī)整,艷麗多彩?;ㄐ騻銧睿h逸豪放;花色鮮美,獨壓群芳。在它油綠光亮的葉片中,呈現(xiàn)出鮮艷的喇叭形花朵,好象綠衣戰(zhàn)士在向四面八方吹奏著春天交響曲。鮮艷的花瓣中滲透著杏黃,基部呈現(xiàn)出乳白色,花冠還呈現(xiàn)出鮮紅等色,瑩瑩有光,相映生輝,好似古代玉姬嬌女,優(yōu)美動人。尤其是映照著春天的陽光,閃閃耀眼,分外妖嬈。 十、君子蘭還有一奇,就是它壽逾百年,長生不老。雖說它是多年生植物,但培育幾十年后,仍可以將其根莖切去一段進行復壯,使其返老還童,煥發(fā)青春,茁壯成長。正因為它有生命力極強且長生不老的奇性,才被人們稱為長春壽之花,并敢于用幾萬、幾十萬巨資購買一棵精品君子蘭觀賞和蒔養(yǎng)。又由于君子蘭花開在冬季(尤其是節(jié)日期間),所以價格不高的低檔君子蘭也備受千家萬戶的歡迎。另外,近年來一些妙齡少女把君子蘭鮮切花當作青春永駐長生不老的象征,送給自己心愛的情人。 十五、三篇社評“澆死”君子蘭。1985年6月間,風靡大江南北的君子蘭步入黑色之夏。起因來自三篇報紙社評。1985年6月1日、7日、13日,《奇高的君子蘭花價能維持多久》、《再談奇高的君子蘭花價能維持多久》、《不能靠挖國家墻腳來哄抬君子蘭花價》連續(xù)三篇社評。這三篇社評矛頭直指購買君子蘭的動機、君子蘭交易衍生的腐敗和治安問題。由此得出結論:奇高的君子蘭花價應當平抑下來。1985年6月10日,更高級別的《人民日報》刊發(fā)《“君子蘭”為什么風靡長春?》,文中將“君子蘭交易”稱為“虛業(yè)”,并提出“四化建設要我們多干實事”。社評將站在巔峰的君子蘭送上斷頭臺。 目前,我國君子蘭生產與銷售已步入正常市場經營
八、從君子蘭總體形態(tài)上觀賞,側看一條線,正看如開扇。有的象孔雀開屏,有的似鯤鵬展翅,讓人百看不厭,留漣往返,可與名畫比美,可與工藝品爭輝。但任何名畫和工藝品都可大量復制和仿造,而君子蘭(除芽生外)不能復制和仿造,并且找不出同樣的第二棵。君子蘭和人一樣,父母本相同,其子代卻不盡相同,這是君子蘭的奇中之奇。
九、君子蘭的另一奇就是無需特別的培養(yǎng),它的花開在冬季,開在圣旦節(jié)、元旦、春節(jié)期間,而且花期長。外面冰天雪地,銀裝素裹;室內綠葉紅花,春意盎然,一派生機,給人以歡快愉悅之感,烘托著節(jié)日喜慶熱烈的氣氛。兩邊排列整齊美麗的葉片簇擁著茁壯的花葶撐起一團火紅的花朵,幾十朵小花象喇叭向四方鳴奏。她告訴人們,這才真叫“我花盛開百花殺”。
十一、君子蘭家族中的縞藝彩蘭,神奇的葉藝使她風情萬種,儀態(tài)萬千,美妙絕倫,妙不可言。她作為花中鉆石,美而不妖,貴而不驕。誰擁有了她,誰就擁有了美的享受、地位和財富。她是當今和未來君子蘭的希望和搶手貨。欣賞她的美在于:(除其他標準外)彩色多為上,少為下;勻為上,亂為下??c藝君子蘭在國內國外都是君子蘭家庭中的一位驕子,其葉面有明顯的綠、黃、白、淺綠、墨綠、灰色等色彩分布,綠、黃(白)分明,光亮迷人,有立體感、透明感、清爽感,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十二、就是這樣一株小小的植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前后幾年間,曾被稱作“綠色金條”。“長春”和“君子蘭”兩個詞,讓很多人想起20多年前那場“瘋狂”。小小君子蘭,在長春動輒數萬甚至上百萬元一盆。最終,爆漲大潮在行政高壓下消弭于無形,許多人為此而傾家蕩產。如今回顧那段歲月,最清晰的音符是一聲嘆息。張辛欣的小說《瘋狂的君子蘭》和鄧加榮的報告文學《君子蘭之謎》詳盡記載了這件事的始末。在長春養(yǎng)蘭界,郭鳳儀無人不曉,這和當年“皇冠換鳳冠”的一個故事有關。1985年1月,一位香港客商提出,用一輛最豪華的皇冠轎車,換他一盆最好的君子蘭品種“鳳冠”,卻被他拒絕,此事讓郭鳳儀聲名遠揚。“當時出于兩方面考慮”,郭鳳儀回憶說:“一是我不知道這盆‘鳳冠’究竟值多少錢;二是當時腦子里還有階級觀念,認為香港客商是資產階級,不想讓這盆花到他們手里。”歷史具有驚人的嘲諷力。心中想著階級差別的郭鳳儀沒想到,1985年下半年,風云突變,“鳳冠”貶值了,他幾乎傾家蕩產,又被當作為新興資產階級代表人物被審查,成為長春君子蘭由盛至衰的見證者。
十三、這株小小的植物到底價值幾許,沒有人能說得清,但它的價格在短短兩年間被放大了幾百倍,其背后巨大的利潤有目共睹。這種消息很快推動長春的千家萬戶都來養(yǎng)花,養(yǎng)殖君子蘭成為一種潮流,因為它可以帶來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于是,越來越多的長春市民開始投身到這個火熱的事業(yè)中。從1981年開始,君子蘭價格走勢持續(xù)升高,最高時一度達到二十萬元一株。長春市先后出現(xiàn)了三個君子蘭交易市場。解放大路是貫穿長春市的景觀大道,沿街還有一些老的建筑物。二十多年前,這里的屋檐下,窗臺上,擺滿了寬大葉片的君子蘭。1984年10月11日,長春市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把君子蘭定為市花,決定發(fā)展陽臺經濟。人們已經不記得從哪一天起,君子蘭被冠上了“綠色金條”的稱號,成為養(yǎng)蘭戶心中的搖錢樹。
十四、1984年12月4日,《長春君子蘭周報》創(chuàng)刊,頭版頭條引用當時國務委員陳慕華的一句話:大力發(fā)展花卉事業(yè)。各種君子蘭經濟實體隨之開張,天價君子蘭的傳聞不絕于耳。“我賣過的最高價是5萬元,朋友中有賣10多萬元一盆的”,郭鳳儀說:“那時長春房價大概每平方米280元,這樣算來,一盆好蘭能買幾套房子。”城市瘋狂了。國務委員親臨長春花展,省市領導紛指養(yǎng)蘭致富的遠大前景,電視臺節(jié)目片頭用君子蘭,掛歷連帶封面13頁都是君子蘭,香煙、肥皂、服裝、家具都打上君子蘭的圖案或字眼……資本瘋狂了。幾十天內,長春出現(xiàn)十大公司和40家花木商店,向外省市拓展的分公司、子公司不計其數,最高潮時5000多人去各地搞花展,來回坐飛機……企業(yè)瘋狂了。長春機械廠號召職工養(yǎng)蘭致富,全廠1700多名職工家家開養(yǎng);長春洗衣機廠投資數十萬元,在辦公主樓頂上蓋上600平方米空中溫室……藝術瘋狂了。歌唱家王潔實、謝莉斯唱蘭,畫家范增畫蘭,作家萬憶萱賦詩,書法家啟功題字,大師侯寶林說蘭……外地瘋狂了。香港某電視臺免費為長春君子蘭提供廣告,日本請求長春再辦君子蘭展一定讓他們參加。
十六、 直到1990年,長春君子蘭交易才漸蘇醒。目前,君子蘭已被長春市定為一項重點發(fā)展產業(yè),其產量和質量均占全國鰲頭。在結束不久的長春君子蘭花展上,長春君子蘭品質被國外專家譽為“世界第一”。但是,產業(yè)化后的君子蘭,在日趨成熟的市場經濟面前,能再現(xiàn)舊日輝煌嗎?吉林省君子蘭協(xié)會副會長郭鳳儀說,“考慮到現(xiàn)在和過去貨幣購買力的差距,君子蘭比那時實際上貶值大約100倍,我們再不會回到那時候了。”而在老百姓心中,君子蘭早不是什么“綠色金條”,只是一種喜歡在春節(jié)綻放的美麗的花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