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與英國是繼西葡荷之后長期掌控世界話語權的兩大殖民帝國,從殖民地的分布而言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而法國則為非洲憲兵!地理位置上法國近水樓臺先得月,便于對非洲的殖民擴張,法國歷史上一直視非洲為自身勢力范圍,而英國憑借強大的海軍染指非洲并在全球與法國展開激烈角逐,英法兩大殖民帝國為瓜分勢力范圍于1744~1815年間進行了長達百年的殖民戰(zhàn)爭,法國為此失去北美大片殖民地,也失去了作為殖民帝國的尊嚴;屈居英國之后成為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一戰(zhàn)后到二戰(zhàn)前的1919年~1939年是法國殖民擴張的巔峰時代!然而隨著美蘇的崛起和民族獨立解放的熱潮使英法殖民體系迅速瓦解,由于歷史遺留問題英法兩國依舊是海外領地最多的兩大資本主義國家!
在非洲法國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北非、西非、中非,版圖相連較為完整。法國在普法戰(zhàn)爭后在歐陸受到來自德意志的威脅,為防止德國對北非的滲透,法國先后與沙俄和英國擬訂法俄協(xié)約和英法協(xié)約,以及后來的英俄協(xié)約,史稱三國協(xié)約,以此來圍堵德奧意的三國同盟,作為交換法國承認英國在非洲的利益,1914年‘’一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爭以協(xié)約國的勝利而告終!英法為獲得全球霸權強行分割奧斯曼,在北非和中東劃定界線,根據英法協(xié)約英國獲取了在埃及和阿爾及利亞的相關利益,其中英法在北非的核心利益是位于埃及的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是溝通亞歐非的海上捷徑也是東西方的貿易中樞)
英法兩國對蘇伊士運河的爭奪可以追溯到1856年,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特許法國駐埃及領事以法埃股份制的形式開鑿運河并享有運河開通之日起的99年經營權,1858年法國強迫埃及勞工正式修建運河,經過11年的奴役,法國在埃及開鑿的蘇伊士運河于1869年全線貫通!1870年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法國戰(zhàn)敗。英國趁虛而入1875年埃及總督出讓股權于英國,1882年英軍入駐運河區(qū),1888年英國單方面宣布蘇伊士運河為大不列顛保護之下的中立區(qū),1904年為防止德國的歐陸霸權擴張無奈之下的法國向英國妥協(xié);兩國擬訂《英法協(xié)約》,1936年《英埃條約》英國牢牢掌握運河控制權!二戰(zhàn)后的1956年過氣的英法兩國再次聯(lián)手以色列進攻埃及蘇伊士運河,第二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隨即美蘇介入,在之后的中東戰(zhàn)爭中英法逐漸淡出北非和全球的話語權退居二線!迫于形勢法國在北非處于守勢!
(連片的法屬西非和地中海北岸的法國本土!非洲是法國維持世界大國的基石,現(xiàn)今法國是非洲第一大貿易和政治伙伴,也是非洲法語世界的仲裁者,二戰(zhàn)后法國依然大量駐軍非洲,多次干涉非洲內政,成為非洲法語世界得仲裁者,被視為非洲憲兵!)
(除北美大陸和非洲外,法國面積最大的連片殖民地是位于中南半島的法屬印度支那?。?/p>
法國在非洲的殖民與北美和印支不同,采用的類似陸權擴張的殖民體系,早在1624年法國在非洲塞內加爾建立了首個殖民據點,以此為前哨結合法國本土從西非和北非同時擴張將法屬非洲合圍,由于地理上的天然優(yōu)勢,法國在非洲通過政治、文化、經濟上的推廣使法國成為非洲最大的殖民宗主國;而英國在地理上的劣勢使其無法像在遠離法國本土的北美一樣完全壓制法國,只有依靠軍事實力搶占航運樞紐便于充分發(fā)揮英國海洋擴張的機動性,諸如南非、索馬里、尼日利亞等海陸要沖,占據富庶之地,英國也因此成為統(tǒng)治非洲人口最多的宗主國。
(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分布,英屬非洲占據非洲黃金海岸便于將分散在東非、西非、南非的殖民地相連)
英法在非洲的殖民擴張即有妥協(xié)也有沖突,早期的法國與英國在非洲的殖民擴張伴隨著不斷的流血沖突,以兩洋交匯處的南非和大西洋沿岸的岡比亞以及紅海沿岸的埃及尤甚!然而時局的不斷變化使法國同英國的全球霸權爭奪處于下風,法國通過妥協(xié),使英國在非洲擴大勢力范圍,而英國本土面對俄羅斯、奧斯曼、德意志等強權政治時也需要維護同法國的特殊關系來維系歐洲大陸的平衡,因此對非洲涉及法國核心利益的法屬西非洲時也相應的保持了克制!鑒于法國在《英法協(xié)約》中所拋出的橄欖枝,英國在一戰(zhàn)后也同樣認可法國在中東敘利亞的利益和埃及運河區(qū)享有的權利以及確立英法非洲殖民勢力范圍!
沖突不斷的英法在兩國國力大幅下滑的同時為遏制強權的崛起又多次組建戰(zhàn)略同盟,然而經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法最終被蘇聯(lián)與美國兩大超級大國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