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性肝病,簡稱脂肪肝,是以肝細胞脂肪過度貯積和脂肪變性為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也就是說,肝臟太胖了。
如下圖,左邊的健康肝臟,暗紅色,光澤有彈性;
右邊的紅中泛黃,油膩膩的肝臟,就是脂肪肝了。
另外,根據有沒有長期過量喝酒的歷史,脂肪肝又分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酒精性脂肪性肝?。ˋFLD)。
NAFLD已成為一種流行病。目前全世界超過25%的成人和3%-10%的兒童患有NAFLD,而且在患有肥胖癥和/或糖尿病的成人和兒童中,NAFLD患病率分別高達60%和40%。
一項發(fā)表在《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綜述,就闡明了糖尿病影響肝臟脂肪變性及其進展為晚期肝損害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
研究發(fā)現,在一般人群中,NAFLD患病率約38%、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病率約14%,但這些疾病的患病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高2倍。
在全球糖尿病患者中:
NAFLD患病率為55%-70%;
NASH患病率為30%-40%;
肝纖維化(F2期-F4期)患病率為12%-20%。
2型糖尿病和/或肥胖是NAFLD的重要危險因素,但它們之間有相互影響的復雜關系。
單純性脂肪肝可發(fā)展成肝癌。一般來說,單純性脂肪肝可以經過四步——轉化成脂肪性肝炎(NASH)、肝纖維化、肝硬化,最后發(fā)展成肝癌。
但最新研究表明,脂肪肝也有可能跳躍式發(fā)展。多項研究證實了這一可能性,一項回顧性數據分析顯示,16%的肝癌由單純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轉變而來。
也就是說,單純性脂肪肝或者脂肪性肝炎,可能不需四步,而直接發(fā)展成肝癌!
脂肪肝并非肥胖者的“專利”,它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相關,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即便體重正常,也被診斷為脂肪肝。對于這類人群,要了解一下最近是不是正在減肥,以及是否存在偏食、營養(yǎng)不良等問題。
如果營養(yǎng)攝入過多,那么肝臟合成的脂肪就多;肝臟合成的脂肪不能被(載脂蛋白)及時轉運出去,就會在肝臟內儲存、堆積;過度節(jié)食減肥、飲食結構不合理、吸收不良、厭食癥等情況,因過少攝入蛋白質等導致體內載脂蛋白缺乏,沒有足夠的載脂蛋白把脂肪轉運出去,也會導致脂肪堆積在肝臟中,造成脂肪肝。
脂肪肝并不只是中老年人的問題,很多工作一兩年的年輕小伙子隨著體重的增加,也出現了脂肪肝。所以年輕人也不能放松警惕。
脂肪肝治療的關鍵在于去除病因,控制體重,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這樣,也許當你過一段時間再去做肝臟超聲檢查時,就會發(fā)現脂肪肝不見了。
素食、有挑食習慣的人,長期吃素或者飲食不均衡,也會導致體內缺少蛋白質。
另外,長期吃素也會導致營養(yǎng)不能滿足機體需要,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使大量游離脂肪酸進入血液循環(huán)及肝臟。
肝內脂肪酸超過肝臟載脂蛋白的轉運能力,也會沉積于肝內,引發(fā)脂肪肝。
建議
建議1:飲食
脂肪肝與食物之間的關系密切,高脂、高糖和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人最容易患上脂肪肝因此治療脂肪肝的第一步就是改變飲食習慣,避免油膩、高脂、高能量低蛋白的飲食。
建議2:適當鍛煉
根據身體狀況,加強身體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游泳等均可,以不疲勞為宜。
建議3:減肥
是逆轉脂肪肝的好辦法,但不可過快,需循序漸進,因為過度節(jié)食、過快減肥可能使脂肪代謝出現紊亂,反而加重脂質在肝臟的堆積。
建議4:勿亂用藥
對宣傳可以治療脂肪肝的保健藥品要慎用,多數是虛假宣傳。藥物多數要經過肝臟代謝,亂用來源不明的藥物勢必加重肝臟負擔。若轉氨酶水平一直居高不下,則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應用藥物治療。
來源:整理自騰訊醫(yī)典、人衛(wèi)健康、醫(yī)學新視點、邵逸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