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春季
2019-4-21
招搖在樹木頂端的是末節(jié),沉默在樹木底層的才是根本。
在根部呼吸
文字/香襲書卷
一本書上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弟子,總愛在人前炫耀自己。一日,師父把他帶到一棵樹前,問:“這棵樹的枝頭美嗎?”“當然,枝頭開滿的花朵是多么鮮艷美麗呀!”弟子說。一陣風吹過,枝頭發(fā)出“嘩啦啦”的聲音?!澳懵犚娛裁戳藛??”師父又問?!爱斎宦犚娏?,枝頭發(fā)出的聲音是多么清脆悅耳呀!”弟子答。
“但你知道一棵樹的枝頭在漢字中叫什么嗎?它叫‘末’!”師父指著樹底下說,“你看到樹根了嗎?你聽見它發(fā)出的聲音了嗎?”“樹根埋在地下,怎么能看見呢?樹根是靜的,又怎么能聽見它的聲音呢?”弟子說?!暗阒酪豢脴涞臉涓跐h字中叫什么嗎?它叫‘本’!”師父說:“招搖在樹木頂端的是末節(jié),沉默在樹木底層的才是根本?!?/span>
任何事物的本都是在根部,沒有根基的力量,支撐不起人生的大廈。沒有根的營養(yǎng),開不出生命之花。為人處事,不張揚,處處謙遜,保持自己的本真。
寫在春季
女友是一位成功的職場女性,三十多歲已經是幾家幼兒園的總院長。有一次我們在路上交談,說起一些工作經歷。女友對我說:“從小我都認為自己屬于笨拙的人,小時候父親總是對我說,笨鳥先飛。這些年來,我一直按照這個方法行進,才有了現(xiàn)在的成績?!彼嬖V我自己的情商并不高,但是對每一件事都是認真踏實地去做。
我是欣賞這樣的人的,一個能夠踏實工作的人,也一定是一個能夠讓人放心的人。女友就是那種默默付出的人,她扎根于工作的基層,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一個人的成功,并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做人如此,行文亦是如此。在每一次書寫的過程中,我很怕自己會流于形式,而失去最根本的顏色,每一篇文章都是帶著心底最深的情感。在工作中,用了多少力就會收獲多大。在寫作中,用了多少心,讀者都能感受到。
寫在春季
一棵大樹,枝葉繁茂,果實累累,離不開根基的養(yǎng)分。扎根于大地之中,汲取精華,靜默中自有力量。行走于人世間,不浮躁于心,沉穩(wěn)堅定地按著自己的節(jié)奏去前進,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奔赴而去。放低自己,融入生活的根基,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再長的路,一步一步也會走完。
生活不會每一刻都充滿詩意,更多的時候是與之切身的交融。會有痛苦,會有失敗,會有沮喪,往往正是這些帶著痛感的日子,磨練了我們內在的意志。而生命的根基也來自這些有著深刻溫度的事物,一生都不容易,每一寸切膚之痛,都是成長的印記。
不去炫耀擁有的那一點東西,博大精深的世界,承載著諸多的喜怒哀樂。獲得的時候,要想著失去的一天。不去羨慕別人的擁有,實實在在地過好自己的每時每刻。在根部呼吸,與生活親密接觸。
用心做事,謙遜做人。
寫在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