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軟煙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編輯 | 羋九
1994年是一個電影大年,6月的《獅子王》是迪士尼的經(jīng)典,9月《這個殺手不太冷》將里昂大叔帶給全世界,10月的《低俗小說》是昆汀標志性的電影。
但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肖申克的救贖》全程陪跑奧斯卡,而6大獎項,最終盡數(shù)花落《阿甘正傳》。
這部成為美國經(jīng)典的電影,一開始竟差點夭折。
許多導演拒絕接手該劇本,很多演員推掉了主演的邀約。華納兄弟曾一度想拍攝,但考慮到市面已有自閉癥患者題材的電影,他們認為《阿甘》成功的可能性極低。
直到劇本遇到導演羅伯特,和演員湯姆·漢克斯,它才發(fā)出被掩藏已久的光芒。
兩個志同道合的人,秉承著對歷史的敬畏心,反復修剪劇本的枝丫,最終令它從一個傻子的故事,蛻變?yōu)橐徊吭⒁馍羁痰氖吩姟?/p>
有人說,它是一部美國近代史。
回憶從3K黨創(chuàng)始人拉開序幕,阿甘的母親用他的名字為阿甘命名,以紀念南北戰(zhàn)爭的結束。
對于美國而言,南北戰(zhàn)爭的終結,即是近代史的開端。
而后,一位略顯落魄的吉他手借住阿甘家,從阿甘殘疾的步伐中頓生靈感。
接著,我們便從電視中,看到著名的貓王,邁著與阿甘相同的步伐,讓爵步風靡全世界。
接下來,橄欖球明星、參加越戰(zhàn)、遇上嬉皮士、代表美國參加中美乒乓球賽、水門事件……
應接不暇的歷史大事,都能見到阿甘的身影。
劇組將阿甘合成進各個史實的影像資料中,仿佛他就是那個時代的人,他正是所有事件的親歷者。
而這些事件,則巧妙映射了90年代美國人的心情。
無論是對橄欖球競技的自豪,還是對戰(zhàn)爭的厭倦,亦或是人人都愛聊一聊總統(tǒng)的八卦心,都被劇組嚴絲合縫地融入影片,融入阿甘的一生。
外國人看熱鬧,美國人品人生。
“一個人要經(jīng)歷多長的旅途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影片拋出了這個問題,并用阿甘的奔跑回答了它。
當阿甘奔跑著救走珍妮,奔跑過橄欖球場,奔跑過槍林彈雨,奔跑了整整三年成為跑步者的精神寄托時,美國觀眾看到的不僅僅是阿甘的成長。
那是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一代人,是被金融危機拖垮的一代人,更是用嬉皮士的消極抵抗這個世界的一代人。
逆著時代的墮落,阿甘跑過了所有困境,跑向了光明的新生。
于是,美國觀眾看到的,還有國家的希望。
(圖5)
有人說,它是美國左右派的全貌。
很多人不能理解珍妮的選擇,明明擁有阿甘這樣溫暖的朋友,她卻一次次甘愿投身冰窖。
其實,珍妮看似不可理喻的選擇,正是影片中最具張力的一環(huán)。
如果說阿甘代表保守的右派,那么珍妮就代表激進的左派。
阿甘有一位堪稱人生導師的母親,可珍妮卻有一個枉為人父的禽獸父親。
阿甘可以認準一個目標,心無旁騖地追逐下去;但珍妮卻不得不瞻前顧后,一次次降低底線換取好過些的生活。
阿甘的生活呈良性循環(huán),一次獲益推動著另一次獲益到來;而珍妮的生活則是惡性循環(huán),永無止境的利息索取,榨干了她的生命。
他們被時代的浪潮裹挾著,一步踏入兩派,終生都未能匯合。
嬉皮士們并非不愛這個世界,只是世界予之以痛,他們無力報之以吻。
他們反對政治運動,在政府高歌越戰(zhàn)勝利時,公開集會反對戰(zhàn)爭。
他們沉迷搖滾、放縱聲色,認為新潮的刺激可以帶領他們穿透灰暗的世界,走向癲狂興奮的五彩人生。
珍妮一度沉湎于此,無論又怎樣的遭遇都沒法抽身。
她的男友是嬉皮士重要人物,對她常常拳打腳踢??擅鎸Π⒏蕬嵟慕饩龋齾s一笑置之,仍舊跟隨男友遠離阿甘。
她沉迷于損傷健康與精神的活動,一次頹廢迷離之中,她恍惚想要跳船自殺。冰冷的海洋喚醒了她,她驚恐退回船艙,此時她的內心全然感受不到新生的刺激,有的只是對生命的迷茫。
她是美國嬉皮士的縮影,是垮掉的一代中的滄海一粟。
是阿甘,這個被他們嘲笑的傻子的對立面。
左右兩派,注定是相反的人生。
有人說,它是一個有關命運選擇的故事。
影片的開頭,鏡頭隨著一根羽毛緩緩穿越天空,卷過街道,最終落在阿甘泥濘的運動鞋旁。
阿甘撿起羽毛,輕輕夾在畫冊中,畫面上是藍天白云和歡快的孩童。
接著他拿出一盒巧克力,說出了本作最經(jīng)典的那句話:“我媽媽常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將得到什么。”
羽毛和巧克力,正是命運的象征。
阿甘的一生雖傻,卻有許多至交親友,然而每一個親友的命運,都不似他這般順遂。
引導阿甘人生的母親,失去了丈夫,憑借女兒身努力與各方勢力博弈,才能換得兒子順利成長。
青梅竹馬的珍妮,童年悲慘,成年漂泊,直至生命的最后,才稍稍獲得幾月安寧。
熱愛蝦的布巴,夢想擁有一艘捕魚船,開一家蝦餐廳,隨時可以上演蝦版報菜名,可是他卻未能活過戰(zhàn)爭。
丹中尉半生何其驕傲,家族歷來皆是戰(zhàn)死英雄的傳統(tǒng),讓他昂首挺胸直面戰(zhàn)爭,可是他卻未能戰(zhàn)死,相反還成了雙腿殘疾的乞丐。
他們都是聰明人,可他們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我相信你能決定自己的命運,你要憑著上帝所給予的做到最好。”母親臨終前,滿眼含笑地留下這句話。母親的哲學,是阿甘最大的財富。
唯有傻子阿甘,努力地向前奔跑,試圖跑出自己的人生。
“我不知道媽媽是對的,還是丹中尉。我不懂我們是否有著各自的命運,還是只是到處隨風飄蕩。但我想也許兩者都有,也許兩者同時發(fā)生?!?/p>
阿甘在珍妮的墓前,輕輕表達出二十多年來的心聲。
而那根隨風飄蕩的羽毛,像是呼應著他人生的主題,在空中翻飛旋轉。
他不知道羽毛會飄向何方,也不知道下一塊巧克力會是什么味道。
但他卻甘愿品嘗下一秒的人生。
命運也許充滿動蕩,但人終究擁有掌控的權利。
(圖13)
05
這部影片,是以上全部。
影片的最后,校車緩緩駛來,阿甘目送小小的兒子登上校車。
他忽然叫住兒子,面對兒子困惑的目光,他幾次欲言又止。
最終,他告訴兒子,他愛他。
他愛他,象征著老一代美國人,對新生代的祝愿。
他愛他,代表著左右派的和解,生活重回溫潤的正軌。
他愛他,寄托著對生命的堅守,即使命運弄人,依然帶著無限愛意,陪伴親友共度一生。
這部影片,是一個傻子的成長故事,也是一代生命的歷史。
如果有人詢問《阿甘正傳》何以擊敗《肖申克的救贖》,這就是答案。
【排版 | 沐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