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位
巴菲特家族祖?zhèn)鞫挤浅搁T,但有兩件事,一點也不摳門。
第一個族規(guī)是干活賣力氣從不摳門。巴菲特家族是從法國移民到美國,最早幾代都是農民。
到了巴菲特的曾祖父西德尼這一代,他本來在家種地,后來跑到奧馬哈給他姥爺趕馬車,有些積蓄后開了一個小雜貨店。他想明白了,當農民,就那么多地,再勤快,一個人能干的活有限,掙的錢有限,再摳門,怎么省也攢不了大錢。當商人,生意越做越大,可以雇伙計,掙的錢沒有上限。從農民變成小商人,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巴菲特家族以后幾代人的命運。
巴菲特的爺爺恩尼斯接下來這個雜貨店,開的更大。他后來娶了亨瑞塔,生了5個孩子。他想清楚了,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自己和老爸只是開個小雜貨店,成不了大事,發(fā)不了大財,唯一能指望改變家族命運的辦法,就是讓小孩受教育,上大學,成為家族第一批大學生。為了給孩子攢夠學費,能干的活盡量多干,能賺的錢盡量多賺,能省的錢盡量多省,對別人摳門對自己更摳門,吃糠咽菜也要把5個孩子全部供出來。
結果,老大拿到地質學碩士,老二拿到化學博士,老三老四和唯一的姑娘都在內布拉斯州最好的大學讀了本科。
要知道,在80多年前的19世紀20年代,在美國中部一個農業(yè)大州,一對開雜貨店的老頭老太太培養(yǎng)出5個大學生,實在不容易,摳得值。
從此巴菲特家族立下第二個族規(guī):什么都可以摳門,小孩子上學讀書不能摳門。
巴菲特的老爸大學畢業(yè)后,先是在銀行當股票經紀人。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后,銀行倒閉,失業(yè)在家,決心獨立創(chuàng)業(yè),辦了個股票經紀公司。結果前四個月一單生意也沒做成,巴菲特的媽媽非常摳門,為了省公交車錢,步行十幾里路去商店買東西。
盡管后來巴菲特老爸的生意好了,越做越大,買了大房子,買了輛好車。生活條件好多了,媽媽還是很摳門。給孩子們買東西,都是只買大減價后又大減價不能退不能換的特價商品,而且只買生活必需品。三個孩子想要新潮時髦的衣服和玩具,沒門兒。
媽媽什么錢都省,但三個小孩讀書的錢堅決不省。三個孩子都是大學畢業(yè),也是爸爸媽媽原來讀的內布拉斯加州最好的大學。
巴菲特的爺爺奶奶省吃儉用培養(yǎng)了5個大學生,老三也就是巴菲特的爸爸后來成了美國國會議員。
巴菲特的爸爸媽媽省吃儉用培養(yǎng)了3個大學生,老二就是巴菲特。巴菲特從他爺爺那里受到經商的啟蒙,從他爸爸那里受到了股票投資的啟蒙,后來上大學上研究生得到了投資大師格雷厄姆的教誨,最終收購伯克希爾公司,一手做投資,一手做收購,77歲成為身家620億美元的世界首富。
知識改變命運,改變了巴菲特家族的命運,改變了巴菲特的命運。如果不讀書,他和他老爸最多不過是繼承祖上的雜貨店當個小老板罷了。
巴菲特每年在致股東的信的結尾,都感激老爸老媽把自己養(yǎng)大,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