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腳步匆匆,轉(zhuǎn)眼已是三月。去年三月,天氣轉(zhuǎn)暖后,吳江公園、蘆蕩湖濕地公園里,還有小區(qū)后門外的草坪上,放風箏的人多起來,我也去湊過幾次熱鬧。
春天,是最適宜放風箏的季節(jié)了。“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開春后的風,由下往上吹,風力勁且穩(wěn),此時放風箏,最是快活。
放風箏是兒童的游戲。風箏引線而上,孩童仰著頭張著嘴,雙目緊盯著,只盼它越飛越高;若是飛不起來,那就舉著風箏滿場跑,也能惹出一串串笑聲。和煦的春風里,仰頭看天,不斷奔跑,能舒展筋骨,強身健體。
老先生們也愛這游戲。帶上水壺,搬上板凳,與三五老友相約到公園。風箏高飛后,只能望見影影綽綽的一個小點,他們則坐在小板凳上篤悠悠聊著天。有個別熟手,甚至把風箏線系在樹枝上,任由風箏在空中飄浮,自己坐在樹蔭下怡然自得。當遇上我這樣的新手,耐不住熱心腸,站起來指點一二。
我和同伴在吳江公園遇上過這樣一位戴墨鏡的老伯。我們原以為放起一只小小的風箏不在話下,不成想跌了好幾個跟頭。墨鏡老伯在一旁看了我們許久,忍不住出聲指導。根據(jù)指導,我們將風箏線拉長約十米,一人逆風而立,雙手輕扶著風箏后面的骨架,拿正不動,待一陣風來,風箏脫手,另一人快速向后收線,給予人工加風,風箏迎風而起。施放者如果感覺到風箏線有拉力,就要把握時機放線,可邊跑邊放;一旦風箏有下降的趨勢,須迅速收回一部分風箏線,直到風箏升起至相當高度,能在空中穩(wěn)住不墜落時,前后輕抖風箏線,使風箏穩(wěn)定,風箏也就放成了。有了高手的指點,我們這樣的“初出茅廬者”也體會到了放風箏的樂趣。
“陽春三月柳條青,結伴郊外放風箏。女孩喜愛花蝴蝶,男孩愛放大老鷹?!薄帮L箏”這個詞,會讓人想起無憂無慮的小時候,想起自由自在的偷閑時光。待在春風里,待在望得見藍天的草地上,的確會讓人快樂。
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