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名人軼事----才子 狂士 怪人 卜舜年其人其事
2015/5/30 11:11:00    作者:  吳國良 來源:《吳江通》
四百多年前,地處古運河畔的盛澤鎮(zhèn),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chǎn)生發(fā)展,以盛產(chǎn)絲綢而聞名于世。與此同時,盛澤鎮(zhèn)出了一位同樣名動當(dāng)時且影響后世的一代畸人。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卜舜年。下面,就讓我們穿越時空,去探究這位“無之而不奇”的吳江先賢。
卜舜年生平簡述
卜舜年,明萬歷年間生于江蘇吳江縣盛澤鎮(zhèn)。字孟碩,號野水。家原有桂樹,已枯,其父倦游歸里,忽焉發(fā)榮,未久舜年生,故小字桂。
父親卜夢熊,字仲登,別號景川。明嘉靖十五年(1536)農(nóng)歷三月十一日生。幼即超敏,十歲時于書無所不讀。善辭賦,倚馬千言,然屢試不第。于是投筆擊劍,習(xí)騎練射,就武舉試。萬歷元年(1573)中武舉人,薦家散金,羅致四方武士,出獵談兵,天下大勢,如運于掌。次年(1574)會試不售,遂游塞外達觀天下。東距鴨綠江,北至碣石雁門,西抵榆林套地、涼州寧夏,視地理形勝,審將士弱強,指點古來興亡。軍中將校素慕其名,迎請上座,醉酣之際,進楮墨乞書。夢熊淋漓揮灑,一時檄書露布,皆出其手筆。臨別,將校又以名馬寶刀相贈。爾后,夢熊策馬南還,遍歷兗、豫、越、蜀,縱觀山水,始返吳江。歸里后,杜門著書,有《晚香亭集》十卷行世,又有《盛湖志》、《武經(jīng)髓諸子說》、《防倭防國志》、《古今陣變兵變》等卷。所居“石林西墅”,疊石引泉,名花滿徑,縉紳不一接,而白袷緇衣日盈座也。時駕小艇垂釣盛湖,夜宿蘭若不歸。興至寫幽巖瀑布,畫理入妙。有執(zhí)贄丐文潤筆或來求畫者,都卻不受。五十二歲生長子舜年,六十歲又生次子皋年。萬歷二十九年(1601)病故,享年六十六歲。
舜年幼閑父訓(xùn)。孩提時,其父即命他咬菜根,以使日后習(xí)慣于蔬食。又要他抱薪、牧羊、煨木塊、洗滌溺器。教誨舜年說:你父此生不能見用于朝廷,但赤心歷歷,夜可對天,你可以不忠嗎?你父望朔拈香、歲時祀享你祖父祖母木主如生存,你可以不孝嗎?你父藐公侯如豎子,見富貴猶淖污,是以不為所挾身名得完,你可以不自持嗎?你父非義不取,即使析家產(chǎn)亦不受以自清,你可以貪婪嗎?又時常告誡他:行善必隱,濟人以晦,不可以一藝一德而哆張。有疾,信師巫邪術(shù)烹宰禱賽,最為可恨;有喪,信沙門道士鈸鼓經(jīng)懺,荒謬異常。要革其流俗,千萬不能陷入其中而不可自拔!
夢熊去世時,舜年年僅十五,與老母相依,讀禮之馀,學(xué)作詩賦及書畫。三年喪畢,到嘉興參加童子試,秀水(今浙江嘉興)知縣顏欲章評其試卷,贊道:“辟乾坤,旁若無人,奇士奇士!”遂領(lǐng)第一,補諸生。隨即,舜年依顏公之見,負(fù)笈嘉興拜師求學(xué)于胡毅庵先生。所寓東塔寺廢房,樓無窗欞,梯級不全,四無僧居,下臨義冢。但他青燈一盞,天天只身躬讀至深夜,廓然自快。有一次,云間(今上海松江)先輩陳繼儒(眉公)上空樓相訪,驚異地問:“這是你讀書的地方嗎?”他打開書篋連讀舜年數(shù)篇文章,感嘆道:“真奇男子也。如是勁骨,如是靈思,天下事何不可為耶!”越數(shù)日,眉公把舜年招至府邸,懇切地說:“你讀書數(shù)年,不過涉獵文采之末,而學(xué)問之淵源,料你惘惘?!蹦艘秊榈茏?,授以河洛讖緯支干營陣之學(xué)。
在嘉興期間,顏公所賞鑒的才士有數(shù)十人,大多先后脫穎而去,唯獨舜年與趙君韓兩人屢試不利,然皆以才名重一時者。而舜年于諸士中,又蒙恩特深,與顏公有知己之感、父子之情。故舜年后來所作七律《寄懷顏太守》,感懷尤切。詩云:“當(dāng)時化雨施東國,偏我樗材受澤深。草草別來風(fēng)外涕,淙淙流去水中音。蜃樓幻轉(zhuǎn)十年事,龍劍悲吟半夜心。窮巷悄然披北斗,幾回凝望擁蘿衾?!睂τ谧约涸诳瓶贾械囊辉偈б?,舜年曾仿屈原《楚辭》作《滔滔章》,假帝誥河伯之文,有云:“東聯(lián)淄澠兮南絡(luò)沅湘,黑者錯白兮弱者間強。災(zāi)既淪于入坎兮,害乃基于剝床;翹商羊之孑舞兮,又安睹儀鳳之蹌蹌。固帝心之欣禍兮,亦今俗之好殃?!弊阋娖鋺嵤兰邓字?。
數(shù)年后,顏公北遷,眉公東歸,舜年返回故園,年已二十有馀。早在年少時,舜年“讀父書,足不出戶,間出戶,亦瞠目霄漢不視鄉(xiāng)人,故鄉(xiāng)人便交憎之?!保ú匪茨辍蹲詾槟怪俱憽罚┐朔道铮秦?fù)才逸蕩,曾說:“吾輩奇骨,不可作世人調(diào)度,當(dāng)投身長松白石下、百尺清泉中,洗其俗態(tài)。”(《綠曉齋自選全集》卷一·傳)又作詩云:“誅虱等群小,放鶴如身游”,自詡此為生平得意句。他自榜所居綠曉齋曰:“濯足須加漢光腹,抵掌欲捋梁武須。”(按:漢光,指漢光武帝劉秀,史稱其才兼文武,豁達有大度。梁武,指南朝梁武帝蕭衍,博學(xué)多通,有文武才干,晚年昏庸,沉溺佛教。)又自題其門曰:“鄉(xiāng)人皆惡,國士無雙?!保ò矗簢繜o雙,成語,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敝富搓幒铐n信。謂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舜年后寫有《寄李孟榮》詩二首,其第一首為:“淚發(fā)英雄君未知,感君相顧猶連枝。鄉(xiāng)人鄉(xiāng)人爭殺我,國士國士欲讓誰?心折應(yīng)作朱云檻,口多豈是羊公碑。拂衣舍我西歸去,風(fēng)雨蘿薜孤凄其。”詩作悲世憤俗,不勝其哀。)更以奇服驚眾,常于暑月,首挽高髻,身穿大紅苧布袍,跣足行歌市中。所用障面,長三四尺,而袖小,蓋僅方廣數(shù)寸,人皆指為狂。性喜視鬼,每于陰云晦月之夕,獨至荒冢中露宿,冀得一遇,人又笑為怪異。
后來,舜年聞?wù)f吳門老國工張懷仙善音,能感愴人,便去從學(xué)吳歈,盡摹其妙。有時或自騁技登壇,發(fā)聲如玉如圭,萬人皆寂。涼風(fēng)在樹,殘照在衣,四座聽者為之動容掩泣,頗以此自快。舜年曾寫有《贈曲師張懷仙》詩:“涼飚啟西隅,秋冷蟬聲細(xì)。鳩筇鶴髮翁,坐石臨水裔。清風(fēng)接碧旻,動曲神往銳。舒曳箜篌弦,驟走琵琶捩。送腔聯(lián)更截,結(jié)韻渺還系。玉戛間珠串,鶻下忽免逝。從午歷日晡,繞聽皆捲涕。大雅久不作,翁音罕忽世。吳市懵懂兒,傳歈猶夢囈。”讀之,確是知音妙語,但此期間亦多任誕趣事。徐崧《百城煙水》便記有一則:“又某冬客虎丘,值大雪,徑無人跡。忽千人石上歌聲遏云。見科頭挽雙髻,一長鐵釘簪之,身穿紅布直裰,乃孟碩也?!彼茨曛两慌艘还稹痘⑶饝巡访洗T》詩句“千人石上三更月,半醉曾聽宛轉(zhuǎn)歌”,描寫的可能就是該情景。
舜年與其父一樣,平居好結(jié)客。潘一桂《卜孟碩遺集序》中說他雖“無穎陽田,無好畤產(chǎn),而騷人墨客、劍士酒人,糜所不延接?!彼茨曜约阂苍凇锻硐阃ば〖吩娭杏性疲骸爸魅斯┚掾?,新酒甘如蔗。我為黃衫客,坐皆知己者。”家貧而門多食客,太夫人沈氏曾為此剪髮剉座以給,而舜年意氣弗挫,依然故我,由此家境愈窘。此后仍姿情自放,竟游于平康,與孌童相處,因患瘵疾,過著“床畔藥爐茗爐,檐前蕉雨梧雨。九天邇?nèi)舯揉?,一室塊然獨處”(卜舜年《晚坐》)的生活。
如是浪蕩者將近十年,而家徒壁立矣。舜年《湖村偶成》之詩可謂其真實寫照:“無鴻不于逵,吾獨潛水鄉(xiāng)。只身窮如鶉,貪此蘋蓼香。晚期餌松桂,早已無稻粱。浴同野鳧侶,書付青禽將。右倚洞庭霞,左招滄海光。麻姑惠然來,瓦缶當(dāng)瑤觴?!比凰茨瓴⒉灰源私樾?,四壁蕭然自如。潘一桂《短歌贈孟碩》有云:“卜生一生百不憂,自倚秦筑歌齊謳。有足不踏長安市,無米恥謁監(jiān)河侯。”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說他“是奇窘或三日不爨,終不乞米于人也?!蔽ㄔ崎g陳眉公聞其饑,脫粟相贈,曰奉太夫人,舜年則代母受之。舜年與弟皋年十分友愛,詩歌珠喉相絡(luò),繪事筆法可互。皋年卒后,又承擔(dān)撫養(yǎng)其孤寡之責(zé)。因此,張威明評其“耿介之守屹然”、“未嘗以饑寒之故,幾微見顏面。所謂‘三日不舉火,而聲出金石者’,誠有焉?!鳖櫝幸苍凇吨乜叹G曉齋集敘》中感慨道:“蓋其人其文其遇,無之而不奇。求之前人,與徐文長頗相類。然孝友之性,耿介之操,有非文長可比者,則又奇于文長也。”
蘇蓬頭,為盛澤洞真宮道士,善吐納術(shù),能卻寒暑,然以其蒙首垢面,鄉(xiāng)人不甚尊重,獨卜舜年敬為上品真仙,執(zhí)弟子禮。其《贈蘇蓬頭師》詩云:“散髮迷蒙一廢人,荒天鳥獸與相親。風(fēng)雷硠磕飛真氣,霜月孤明印此身。亂斬群魔非仗劍,長留本性似懷娠。知君姓字題天籍,我亦希從作帝臣?!彼茨陣L與秘語一宵,歸而大哭,悔往昔之多迷謬,自為記過簿,凡萌一貪財好色及傾險欺誑之念,即速登記,說道:自為登記,可省功曹諸神煩錄焉。又依蘇蓬頭所授,專意學(xué)仙,講飛舉之術(shù),思以卻病延壽。這在他的詩詞中多有描述。如《山上居》:“茅屋厭山頭,孤劍膽相照。山下嬰兒啼,幾上天翁笑。長風(fēng)吹八公,丹顏宛年少。羽扇招之來,簡語通微妙。借我一草龍,跨上爭超跳?!薄堵觥罚骸昂秘氊M逐貧,乞拙非乞巧。荷葉衣亦溫,松花飯可飽。足高不踏光武腹,背癢思借麻姑爪。芚芚兮愚人,云中羽駕飄仙真,便起狂叫求飛身?!薄恫教撛~·自題小照》:“東海鱗鱗動如綺,麻姑導(dǎo)我擘空起。殘星數(shù)串拂眉端,赤日一丸烘腳底。”直至《自為墓志銘》中還寫道:“蘇蓬頭師者,上品真仙也,余師事之。授以秘旨,行將提吾身于八極之表,而區(qū)區(qū)骸肉委諸草莽而已?!鄙w至死而自信道成也。
然而晚矣,氣擊神枯,已不究其天年。而此時偏逢世事不濟,給舜年一大打擊,那就是遼陽之痛。
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正月,女真族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稱汗登位,國號大金,建元天命,史稱后金。后金的崛起,逐漸成為與明朝廷相對抗的強大勢力。萬歷四十六年(1618)四月,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出兵伐明,連破撫順、東州、清河等城,全遼震動。明神宗也深感“遼東覆軍隕將,虜勢益張,邊事十分危急?!庇谑敲鼦铈€為遼東經(jīng)略,以杜松、李如柏、劉綎等為副,調(diào)兵籌餉,于次年(1619)二月進攻赫圖阿拉。明大軍十萬人馬,“號大兵四十七萬”,分四路進軍。遼陽總兵劉綎率軍出寬甸由東,開原總兵馬林率軍出三岔口由北,山海關(guān)總兵杜松率軍出撫順關(guān)由西,遼東總兵李如柏率軍出鴉鶻關(guān)由南,皆直指赫圖阿拉。經(jīng)略楊鎬為四路軍總指揮,坐鎮(zhèn)沈陽。努爾哈赤抓住明軍兵力分散的弱點,采取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zhàn)術(shù),首先擊敗進攻薩爾滸的杜松軍三萬人,結(jié)果杜松戰(zhàn)死,所部全軍覆沒。努爾哈赤又乘勝進擊,大敗馬林軍,馬林僅以身免,逃往開原。接著盡殲劉綎部,劉綎戰(zhàn)死。明軍三路喪師,經(jīng)略楊鎬急令李如柏退兵。這次戰(zhàn)役,明朝陣亡將士四萬五千馀,損失馬騾駝二萬,輜重器槭無數(shù),明軍慘敗。之后,明朝的力量大衰,而后金力量大增,由防御轉(zhuǎn)入進攻。
病中的卜舜年聞遼沈陷,痛心絕首,嘆曰:“吾其左衽矣!”(按:左衽:衣襟向左,指我國古代某些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后因以“左衽”指少數(shù)民族。在此預(yù)言明朝將亡。)賦千言長謠以詬時局。后貧病抑郁死,年僅三十四歲。
舜年所賦長謠,未載《綠曉齋集》,而陳去病《五石脂》則錄有《劍吼》一篇,長達千字,并云“是文用意,全在東事”,文中“良帥指杜松、劉綎”,“其語抑何等忼爽”,“深詬世局,孤憤激切,直有手握刃態(tài),真曠代奇文也”。舜年還作有《吊杜、劉二大將軍歌》七言古一首,《綠曉齋集》原刻未缺,惜重刻本缺失。其友莊汝培亦有《吊劉大將軍》詩,茲錄于后:“報國何人是,金刀賦子虛。威名遼水曲,精爽斗牛居。御左天生駿,波干海大魚。平生白首志,不在史官書?!?div style="height:15px;">
對于卜舜年的這種民族氣節(jié),后人十分敬慕。早在清初,著名詩人朱彝尊就評說“其雄才直氣盡發(fā)泄于是篇”。1918年,南社詩人沈云(秋凡)刊行《盛湖竹枝詞》,其《卜舜年》詩云:“畢竟狂生自有真,遼陽痛哭獨愴神。此身已分委泥土,留得清名問水濱?!绷鴣喿釉鵀椤妒⒑裰υ~》題辭十二首,其第三首寫卜孟碩:“國士無雙信美哉,人皆欲殺此奇才。伊川披髮長沙涕,都付遼陽一慟來。”1937年7月日寇侵華,江蘇文藝協(xié)會吳江分會主編的《吳江文藝》第二期,特刊載丁趾祥所撰《卜舜年》一文,以倡導(dǎo)氣節(jié),“建筑民族意識,發(fā)揚民族精神?!?div style="height:15px;">
卜舜年夙有靈骨,多才多藝。于河洛讖諱、六花八陣、支干虛旺之?dāng)?shù)靡所不明了,文翰點染、吳歈度曲、彈棋劈阮靡所不妙解,而尤長于藝文詞。其父曾創(chuàng)設(shè)綠曉齋社,此為盛澤文人結(jié)社之始。舜年繼之,撰有《綠曉齋社敘》,稱有當(dāng)?shù)厝耸鲜耍卧⒄呤蝗?,偶相飄聚,“向以詩酒,今以文藝”,“要皆吐性靈,見道理”,“以植彩三吳,動聲四?!?。
舜年有《綠曉齋集》四卷存世,是以時輩歸譽,后人亦多有評說。如潘一桂《卜孟碩遺集序》:“其騰意飛才,若鵬之使翼,凌蕩砉放,提風(fēng)雷而挾元氣,筆墨之性殆不可勝……故其詩若賦若文,颕出而才果,興高而采烈姿?!喚幒材缭迫缦?,流在區(qū)內(nèi)?!笨滴酢秴墙h志》:“舜年詩文不甚合古,而奇岸絕俗?!迸藱f章《吳江文獻》:“舜年志氣儁爽,為文天趣甚高,然不循矩度,故名不出于州里,亦每以此自恨。”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詩尚崛奇,間有合律者。”沈季友《槜李詩系》:“詩學(xué)孟東野。頗饒別趣。字畫皆擅,然書佳于畫,而詩又次之。”鈕琇《觚賸》:“詩歌誕率,不拘繩律,如‘鶯坐一身柳,蜂歸兩股花。’何減唐音。”張世煒《松陵詩約》:“殳山夫(按:即殳丹生)曰,予少時讀書家塾王山人屋,攜舜年詩文字畫,至心絕愛之。今年賣卜盛湖,遇人輒問其狀貌與軼事,欲擇地一區(qū),醵金筑祠以祀之,榜曰‘才子祠’?!鼻 妒⒑尽肪硐隆し赓洝爸贄姟睏l:“知文者,咸稱盛澤前有卜孟碩,后有仲瑤光?!鳖櫝小吨乜叹G曉齋集敘》:“盛湖之濱,人文蔚起,甲于他邑,皆先生有以開其先也?!敝炀R《重刻綠曉齋集敘》:“孟碩詩瑰怪絕特。當(dāng)時自有此派,要以高才沉滯,發(fā)抒胸中之奇,所著諸騷尤為激蕩詭越?!编嵳铡吨乜叹G曉齋集敘》:“所為詩文,不規(guī)規(guī)于繩墨??P幽鑿險,英華恣肆,令讀者作躡飛仙摘明月之想?!瘪T登府《卜孟碩畫像贊并序》:“明以來,盛澤之以詩名者,實自孟碩始?!睆埻魇恰毒G曉齋集》的評點者,他的評語雖亦是一家之言,但作為與舜年同邑同時同道之人,其感受無疑更為深切。如評《騷賦·九章》:借景物以寓身世之感、骨肉之痛、世道之悲、困厄之苦,忼愾善懷。評《古樂府》:孟碩諸篇,筆縮而未舒,意滯而欠警,皆其幼作也。但有的澹而有思,骨調(diào)鮮寒,妙想無窮。評四言詩:孟碩所作,微苦率意,然有一段爽氣,不落板局,與模擬三百篇及漢魏者大別,此亦其出脫處也。評古體詩:覽野水古詩體法,風(fēng)骨足稱遒峻矣。所可商者,微覺情盡耳。蓋亦筆快氣爽,欲盡發(fā)其胸懷也;雖有淺直縱放時,不得謂其無病,然口頰間必帶肅爽之致、骨韻聲光,自成彼法;孟碩高懷人,未嘗帶半分塞滯氣,故其詩寧淺而弗晦,寧直而弗僻,寧逞而弗餒。評今體律詩:孟碩律詩佳處,往往近王、孟焉;主意全在脫俗,而又求無一聲不穩(wěn),最其苦心處也;七言律此體為名家所難,而野水以本事發(fā)舒清致,蠕蠕時逢壯采,自有勁渾之氣翼。其首尾蓋生法于情,寄情于調(diào),不止音節(jié)動人也。評今體絕句:孟碩五言絕,精神秀出,時遇泠然不窮之致,使人不覺其為短章,能化清痕,所以妙;孟碩七言絕,其流美處不待言,即淺直處,亦時有極可思,運調(diào)多用直落,絕無晦滯氣。評《秋村即事》等風(fēng)俗詩:田家之樂,只覺可愛,以其真耳;質(zhì)而爽疏而厚,足稱風(fēng)雅。評《風(fēng)雨懷潘無隱》等懷友詩:意味柔澹,節(jié)調(diào)生情;情事宛至,吞吐遂深;真有精神感動處回繞紙外。評《貴州江月軒》等寫景詩:筆勢跌宕,不可捉摸,心魂蕭然,如入其境;秀色娟娟,大可入畫;景事蕭疏極也,而意趣自密,此可得布置法。評《秋閨》諸閨思詩:何等婉妙,又無半點胭粉氣。
舜年少即雅好點染,工書善畫,見賞于云間陳繼儒、董其昌。據(jù)史料載,他每至人家書齋,見紙就涂寫,人嫌之,后知其來輒匿去紙筆。每當(dāng)月明之夜,他又往往兀坐樹下,想像煙林,達曉不寐,故其運筆磅礴淋漓,仿佛有仙氣。興至作畫或書,颯然風(fēng)生,煙云亂點,高嶺淺瀨,古木疏枝,陰隱雋出,姽詭絢化。甚至展髮濡墨,若醉草蠻書,多作釵腳漏痕,極其變態(tài)。清初盛澤人王奐(可庵)曾居綠曉齋五十年,撰有《觀卜孟碩先生畫作短歌》詩:“山嵯峨,樹模糊,天地?zé)o風(fēng)水作波。小米是其弟,大米是其哥。身后聲價重,世上猶珍舊畫圖。畫圖雖好有時敗,姓名表表傳不磨。先生有遺宅,住我年半百。依稀庾宋當(dāng)時跡,往往得看詩畫冊。筆墨區(qū)區(qū)沈若新,惆悵斯人不復(fù)獲?!睆埻髟u舜年所寫《自畫山水歌》則云:“孟碩畫生骨嶙峋,脫盡畫工習(xí)氣,真逸品也?!?div style="height:15px;">
然而,有關(guān)記載舜年書畫作品的史料甚少,流傳至今的更是廖廖。已知的有:
道光《黃溪志》卷九,載舜年《壬子春日風(fēng)雨作圖贈史義維深居》詩:“紫山一片樹千章,白屋數(shù)間書萬卷。長欲與君談元元,恰嫌途路多遠遠。路途昏黑不見天,亦似早兮亦似晚。聊以一幅懸壁頭,代言努力加餐飯。”同卷又載潘一桂、僧文浹同題《題史義維深居》兩詩,可知他們?nèi)擞谌f歷壬子四十年(1612)春日,同訪黃家溪史冊(字義維),舜年并作圖相贈。
同治《盛湖志》卷十四,輯有明仲紹顏《克三集》中《題卜孟碩畫柳村圖》詩:“山村種樹只種柳,山翁閑健沿村走。露頭見踝出兩肘,時光那識卯與酉。白日逢人不拱手,經(jīng)過勿惹村中狗。橋西矮屋有朋友,特地打門來喫酒。”可見舜年曾作有《柳村圖》,且據(jù)詩意,圖中人物十分詼諧。
徐崧《百城煙水》:“余曾見一單幅,畫落月于叢樹藤蘿之中,光芒四映,對之爽氣拂襟?!?div style="height:15px;">
朱逢泰《臥游隨錄》凡四卷。其卷一有顧大典《桐陰清話圖》,孟碩題云:“桐花香,桐葉冷。主人閑,客子靜。安得三千界,攝入雙桐影?!本矶疲骸懊洗T高士也,詩文外更善山水,流傳甚少。予家藏《觀泉圖》,墨韻淋漓,筆情飛動,全學(xué)吳仲圭?!本硭脑疲骸坝讶艘悦洗T《雪景》示予,重巖岑寂,茅屋中一人擁爐而坐,頗得冷趣。自題云:‘寒巖照茅屋,四壁虛白生。擁爐香一縷,時聞崩雪聲?!?div style="height:15px;">張世煒(雪窗逸史)《松陵詩約》:“兒時至盛湖卜氏從母姨家,見破軸一幅,取視之,筆勢飛舞,觀其款識,則孟碩壽其族母之文。其書學(xué)祝京兆而瘦勁者,文則零落不可讀,蓋三日前剪為襪樣。惜余遇之不早也,事之可嘆者如此?!弊>┱祝疵鳌皡侵兴淖印敝坏淖T拭?。
徐天羽《綠曉齋集》凡例:“卜師未亡前數(shù)日,張師與端甫先生操舟訊之,師出自選稿相付。每一體為一帙,皆手錄,行草相兼,最為可愛。”可見《綠曉齋集》原稿,為舜年手跡,亦可知其工行草書。
鄭照《《綠曉齋自選全集》卷三·七言絕《寫寒巖圖與張季純》:“歲晏寒空不見人,茆茨危抱石嶙峋。翹翹老木沖云起,添得先生幾束薪?!庇袕埻餍ⅲ骸跋娜眨却笕朔褐烈八S頭。野水曰:‘炎熱無事,為君作畫。’遂取繭紙圖之以相授,古木峭壁,森然生涼。野水又嘗為予家作別幅甚多,皆為交游所取,今所存止此耳。時一展玩,如見先生也?!睋?jù)此,可知舜年曾多次為張威明父子作畫。
鄭照《綠曉齋自選全集·孟碩先生詩文拾遺》,輯有卜舜年《壽翁仲和文》,注明見墨跡。此作品很可能就是蘇州博物館所藏《行草鄭重壽文卷》,為方便日后與之比對考證,特抄錄于后:“……(以上闕)燕臺棘闈之貢士,凡樂業(yè)康居之騷客、佳人、山翁、道士,莫不稱一觴歌一闋,為花壽者不第爾也。而海以內(nèi)海以外,凡瓊洲瑤島之玉女青童,及綠髮之仙、丹髯之叟,莫不酹酒而?;ㄑ桑植坏跔栆?。而天以上天以下,凡蕊宮紺殿之青帝木公,及句芒之神、司花之吏,莫不分符而勅花焉。是蓋花者,乾坤必須之彩。江南無花,則大地減色,故花之生也。鄭重翁者,國家必需之瑞。江南有翁,則太平綴景,故花夾翁以俱重。惟其生之重,是以人之近人之遠,海之內(nèi)海之外,天之上天之下,無處不為花壽,則無處不為翁壽也。雖然,天下大矣,人生伙矣,今日之日,詎無與翁同壽,亦與翁同誕者哉。縱亦有人,而有能如翁之發(fā)根遠而流蔭長者乎!翁之先,為大將軍,法變六花,光昭竹素;翁伯氏,見為楚司理,績最湘江,澤流花縣;翁之季,花筆藜檠,名沸南北,楨干材也;翁之二嗣,蘭芽桂實,玉映階除,五花駒也。則遭際人倫之盛,普天之下,未有如翁者也。而有能如翁之樹德深而植節(jié)高者乎!翁至性孝友,肅肅邕邕,芷閭藥房,風(fēng)和氣洽,而且志存煉已,韻能拔俗,等繁華如草露,渺軒冕猶空花。沿桃葉而問津,溯胡麻而采藥,擲瓢流去,著屐歸來。整季鷹之鱸罾,檢天隨之鴨檻,日與二三方外、野衲、逸民,塌竹林,結(jié)蓮社,彈琴賭奕、飲酒賦詩而已。則獨得入世出世之樂,普天之下,未有如翁者也。翁茲當(dāng)杖鄉(xiāng)之年,素善尊生,神氣遒勁,洞庭林屋,花事無涯。因親家仲新翁乞俚言介觴,仆無文,愿借飄花流水為文。借芳草為罽,借高樹為幕,纏花為錦,花枝裊娜為舞;解語花為歌,花露為酒,梅花為脯,蘭花為佩,鞠花為餌,松花為飯,芙蓉為裳,蓮葉為舟,群玉山三千年所開之桃花為壽。萬歷己未仲春卜舜年書。”
陳去病《五石脂》記載,沈厔廬藏有卜孟碩所書《乙卯冬日奉寄伯明世兄》五律一首云:“天人兩難白,風(fēng)雨晦江鄉(xiāng)。骨以秋深勁,情因歲晏茫。志存伏櫪驥,身似觸藩羊。將踵鴟夷跡,除君誰與商?!标惾ゲ≡u為“書法既灑脫清勁,詩亦慷溉欲絕”。
今人勞繼雄曾參與全國書畫鑒定工作,在其《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中,著錄了卜舜年的7件書畫作品:
1、北京市文物商店藏《山水圖卷》(真跡),紙本,水墨;款識:“己未夏日,卜舜年識”;鈐?。骸八础?、“年”(連珠印,朱文)、“孟碩氏”(白文)、“孟碩”(朱文)、“卜舜年印”(白文)。
2、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山水人物圖軸》(資料),紙本,水墨;款印不詳。
3、蘇州博物館藏《行書七絕詩軸》(真跡):“上窮蔥嶺下流沙,僧是西方語帶華。十萬里馀來至此,右肩偏袒看梅花?!奔埍?;款識:“同西域僧無無梅花下,卜舜年”;鈐印不詳。
4、蘇州博物館藏《行草鄭重壽文卷》(真跡),紙本;款識:“萬歷己未仲春,卜舜年書?!扁j?。骸懊洗T氏”(白文)、“卜舜年印”(白文)。
5、南京博物院藏《山水圖冊》(四開)(資料),紙本,水墨;款識:“文石道兄”上款,“己未冬日”;鈐印不詳。
6、安徽省博物館藏《鷺鷥圖扇面》(真跡),金箋紙,設(shè)色;款識:“舜年作于綠曉齋”;鈐印無。收藏?。骸按蠊狻保ò孜模?、“正大光明”(朱文)。
7、遼寧省博物館藏《草書卷》(資料),紙本;款識:“乙卯秋日書于鴛湖草堂”;鈐印不詳。
勞繼雄還著有《鑒畫隨筆》一書,在《卜舜年的卒年問題》文中,談及卜舜年的書畫作品:一是上述《山水圖卷》,認(rèn)為“畫受董其昌一派影響,而畫筆率直酣暢,少有皴染,風(fēng)格獨具?!倍切彀采短m竹圖卷》,其引首為卜舜年所書,也是署“己未”年。三是上海博物館所藏《秋山圖卷》,紙本,水墨,署“孟碩”款,鈐“卜舜年印”(白文)。雖無年款,畫筆老辣蒼勁,意境荒蕪冷僻,似是老年手跡。畫中自題五言詩一首,其中有“映霞千嶂赤,飛雨半江昏,之子杳難即,憑高更斷魂”之句。此詩見《綠曉齋集》卷三,題作《秋日上吳山有懷》:“入秋山尚暑,履迥氣彌尊。松檜引山路,藤蘿開寺門。掛霞千嶂赤,飛雨半江昏,之子杳難即,憑高更斷魂?!?div style="height:15px;">舜年雖擅書畫,但他牢記其父“山水靈物,丹青賤役,不解畫俗,賣畫俗,吾游戲自娛而已”的教誨,不以富貴介心,有人執(zhí)重金相求,每謝弗受。而有知己者貧窮,他則以書畫相贈,日以是濟。臨歿之歲,人有乞其書畫者,卷后不落名款,但題曰“泥無身”。
“泥無身”何所寓意?未見前人解釋,現(xiàn)試作分析。舜年晚年貧病后癡迷學(xué)仙,希冀道士蘇蓬頭“提吾身于八極之表,而區(qū)區(qū)骸肉委諸草莽而已?!彼凇恫教撛~之四》中寫有“閬風(fēng)無雨復(fù)無泥,爛爛諸天左右齊”之句,又在《自為墓志銘》中作銘文曰:“匪爾身,匪爾身。莫認(rèn)賊,是主人。爾有身,在天深。”而在舜年去世后,盛澤有召仙者,時降乩賦詩,越中更有符致乩仙者,亦稱“泥無身”。故一時遠近均傳舜年已經(jīng)仙去,并比于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再者,查任繼愈主編《宗教辭典》中有“泥丸”條目:泥丸,道教名詞,指腦,即上丹田。《道樞·頤生篇》稱腦為一身之靈,百神之命窟,津液之山源,魂精之玉室。又云:“夫能腦中圓虛以灌真,萬穴直立,千孔生煙,德備天地,混同大方,故曰泥丸。泥丸者,形之上神也?!蹦嚯m“無身”,但有“腦”,“泥無身”似乎與“泥丸”一詞亦有關(guān)。綜上所述,我們是否可以認(rèn)為,卜舜年所題之“泥無身”,可能就是“仙去為神”之意。而這正是舜年晚年的奇思夢想。
卜舜年身后數(shù)事
(一)關(guān)于卜舜年的生卒年
對此問題,自清初以來,可謂說法各異。有說卒于明末,有說卒于清初;有說享年三十四,有說享年三十二。即使在記有具體生卒年的辭書文章中,亦是記載不一。茲就筆者所見輯錄于后:
清潘檉章《松陵文獻》卷九·文學(xué):“竟以瘵死,年僅三十四?!绷袨槊鞔?。
清康熙《吳江縣志》卷三十五·文苑:“終以瘵死,年三十四?!绷袨槊鞔?。
清鈕琇《觚賸》“泥無身”條:“年三十二而歿。臨歿之歲,人有乞其書畫者,卷后但題曰‘泥無身’?!?div style="height:15px;">清張庚《國朝畫徵錄》:“亂后佯狂卒,年三十二。”
清乾隆《吳江縣志》卷三十二·文學(xué):“竟以瘵死,年僅三十四?!绷袨槊鞔恕?div style="height:15px;">清乾隆《盛湖志》卷下·隱逸:“年三十二而歿?!?div style="height:15px;">清乾隆《盛湖志》卷下·仙釋“杉杉子”條記:齊人杉杉子,自少學(xué)禪。聞吳江卜舜年聰明絕類,不禪而仙,意欲度之,特來吳江盛澤見卜。夜間共榻,徐言來意,盛稱學(xué)仙之謬,而卜負(fù)氣堅拒。時明崇禎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事也。
清道光《吳江縣志續(xù)稿》卷六·藝能:“亂后佯狂,三十二歲卒?!?div style="height:15px;">清彭蘊璨編《畊硯田齋筆記》和《歷代畫史匯傳》均記:“年三十二?!?div style="height:15px;">清顧承《重刻綠曉齋集·敘》:“當(dāng)明之季,有卜孟碩先生者以奇聞,然豐于才而嗇于遇,年僅三十有四,不得志以死?!?div style="height:15px;">清朱綬《重刻綠曉齋集·敘》:“卜孟碩以萬歷庚申仲冬歿,潘木公遺集敘言之者詳。張庚《畫徵錄》謂亂后佯狂者,非也?!?div style="height:15px;">清鄭照《重刻綠曉齋集·凡例》:“孟碩父景川公沒于萬歷辛丑二十九年,孟碩時年十五,見集中墓志銘。是孟碩生于萬歷丁亥十五年也。木公作遺集敘,載孟碩卒于庚申仲冬,系萬歷四十八年,計卒時年三十四?!鄂嫛贰ⅰ懂嬦玟洝肪阒钙淠耆?,當(dāng)以《吳江志》、《松陵文獻》為正?!?div style="height:15px;">清同治《盛湖志》卷九·文苑:“竟以瘵死,年僅三十四。”列為明代人。
清光緒《盛湖志補》卷三·金石“泥無身自寫像”條,志書編纂者“案”稱:“卒以廢死,年止三十有二,無子?!庇忠恶T登府·石經(jīng)閣集·卜孟碩畫像贊并序》:“國變后,頹廢益甚,自放于酒坊歌板,以瘵疾卒?!淠耆??!?div style="height:15px;">清光緒《盛湖志補》卷四·雜識,引郭麐《爨馀叢話》:“卜沒于萬歷時,年僅三十二?!?div style="height:15px;">民國《垂虹識小錄》卷三:“終以瘵死,年三十四?!?div style="height:15px;">臧勵龢等編《中國人名大辭典》(民國十年六月初版):“明亡后,佯狂卒?!?div style="height:15px;">俞劍華編《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辭典》(1981年12月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明亡佯狂卒,年三十二?!逼渖淠隇?613~1644。
盛澤鎮(zhèn)地方志辦公室編纂《盛澤鎮(zhèn)志》(1991年4月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第十五卷·人物“卜夢熊 卜舜年”條記:卜夢熊,“明嘉靖十五年(1536)三月十一日生于盛澤”、“52歲始生長子舜年”;卜舜年,“父親去世時才15歲”、“年三十四(1620)而卒”。
南京師范大學(xué)古文獻整理研究所編《江蘇藝文志·蘇州卷》(1996年8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載生卒年為1587~1620。
朱鑄禹編《中國歷代畫家人名詞典》(2003年12月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載其生卒年為1613~1644,年三十二歲。
勞繼雄著《鑒畫隨筆》(2006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卜舜年的卒年問題》一文,根據(jù)清張庚《國朝畫徵錄》“亂后佯狂卒,年三十二”和《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辭典》生卒年為1612~1644(按:原文如此)所載,認(rèn)為卜舜年“明亡后卒,年僅三十二這一點是肯定的?!庇謸?jù)所見自署“己未夏日卜舜年識”的山水卷,以及也是署“己未”年的徐安生《蘭竹圖卷》之卜舜年所書引首,考定兩處“己未”年,應(yīng)是康熙十八年(1679),卜舜年時年六十八歲。由此,作者得出結(jié)論:“卜舜年入清后不僅活了很長時間,而且尚有畫品問世。張庚只記載他到明亡,活了三十二歲,看來與史實不符。至于他的卒年,到目前為止,雖仍是一個謎,但可以肯定他至康熙十八年(1679)尚在作畫,看來不是一個短命的畫家?!?div style="height:15px;">搜搜百科、百度百科、詞典網(wǎng)、中國雅虎知識堂、中華博物審編委員會《中國古代名人錄》等,均據(jù)《國朝畫徵錄》和《畊硯田齋筆記》所載,作“明亡佯狂卒,年三十二”,生卒年為1613~1644。
董振聲、潘麗敏主編《吳江藝文志》(2011年12月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根據(jù)《盛湖志》中關(guān)于卜舜年妻沈蘭英“年三十夫亡,守節(jié)四十一年,順治十六年卒”、“時年七十一”的記載,推斷“卜舜年當(dāng)歿于1618年。取‘年三十四’說法,那么其生年應(yīng)為1585年?!?div style="height:15px;">吳國良、吳旭江編著《翰墨留香─吳江歷代書畫篆刻人物錄》(2012年6月香港文匯出版社出版)“卜舜年”條:“后自放益甚,以瘵疾卒,年三十四”,生卒年為1587~1620。
沈?qū)毈撝渡蛟啤词⒑裰υ~〉新注》(2012年10月古吳軒出版社出版)“卜舜年”條記“活了三十四歲”,生卒年為1587~1620。
上述著述中,依其成書刊行年代來看,《松陵文獻》、清康熙《吳江縣志》、《觚賸》、《國朝畫徵錄》、《綠曉齋集》,以及《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辭典》,無疑是卜舜年生卒年多說的藍本,對后世影響較大。那么,面對卜舜年生卒年的眾說紛紜,孰是孰非?如何采信?下面,筆者依據(jù)有關(guān)史料,試作梳理考證。
先說生年。
卜舜年撰有《先府君景川公墓志銘》。志中云:“先府君字仲登,別號景川。嘉靖丙申三月十一日生,萬歷辛丑六月十一日歿,年六十又六”、“春秋五十二生不肖舜年”、“辛丑夏寢疾,不肖舜年十五歲,次男皋年七歲,侍于床下,命曰勿禱:‘吾死,家人勿哭,勿厚葬,勿纕布覆面,勿用沙門道士。吾來如日之升,吾去如日之沒,奚慙于天壤哉?!δ耸?。附葬東涇晴川處士墓側(cè)?!?div style="height:15px;">卜舜年又作有《自為墓志銘》和《弟又碩墓志銘》。前者說“十五吾父見背”;后者云“弟皋年又碩,生于萬歷乙未季冬七日,歿于戊午孟冬十八日,涉世廿四年。當(dāng)皇考之見背也,弟甫七歲,余十五歲,戶外寒暄,二孤兒交任之”。
卜舜年在《騷賦·九章·懷考》篇中,作有“置卷阿而若隊,吾十五而見背兮。弟六齡而惶悸,蒙鄰戶之鬩鬩兮”之句。
以上詩文采自清道光十年重刻《綠曉齋自選全集》,均為卜舜年本人所撰,當(dāng)屬可信。據(jù)此,舜年之父卜夢熊生于明嘉靖丙申,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五十二歲生長子舜年,時為萬歷十五年,公元1587年。六十歲生次子皋年,時為萬歷乙未,即萬歷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歿于萬歷辛丑,即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享年六十六。時舜年十五歲,皋年只有七歲。
再說卒年。
卜舜年去世后,友人潘一桂曾刊行卜孟碩遺集,撰有《卜孟碩遺集序》,收入潘一桂所著《中清堂集》。序中寫道:“庚申仲冬,孟碩彌留之際,馳予一函于吳門曰:‘弟一病即瀕于死,以奇窮遘奇疾,真宇宙不才子也。遺集三卷,惟足下能知之,亦惟足下能任之。吾忍死以俟足下至。’予駭不自制,淚淫于臆,不及斂函,倉皇舞棹,漏三鼓下抵盛湖,而孟碩已舍輝粲寧荒昧矣。孤燈熒熒,哭聲在帷,撫棺一號,崩心觸面。嗚呼!孟碩遂真死耶?”其情綿綿,其意切切,讀后直令人感懷動容。序中言之“庚申”,是為明泰昌元年,即公元1620年。
卜舜年于世擇交甚嚴(yán),少所許可,獨好潘一桂、莊汝培。莊汝培,字端甫,吳江震澤鎮(zhèn)人。舜年詩思敏捷,而汝培獨以沉著勝,兩人唱和最富,更相稱譽。潘一桂(1592~1636),字無隱,一字木公,吳江黃家溪人。以擅詩賦名于時。他與卜舜年的關(guān)系非同一般,以他自己的話來說:“與足下桑梓相接,棲尚相比,穆言胥贈,遂成碩交”(《中清堂集·與卜孟碩書》)、“弟生平交知,孟碩最為莫逆”(《中清堂集·與卜孟碩》)。對于生老病死此等人生大事,作為卜舜年的至交契友,潘一桂《卜孟碩遺集序》中所記,應(yīng)確鑿無疑。
綜上所述,卜舜年當(dāng)生于明萬歷十五年(1587),卒于明泰昌元年(1620),享年三十四歲。
既已明確了卜舜年的生卒年,現(xiàn)再回過頭來說說此前所述的幾個問題。
一是關(guān)于“亂后(或曰明亡)佯狂卒”之說。卜舜年歿于明泰昌元年(1620),故“亂后(明亡)卒”已無需贅述,這里主要就始說于張庚《國朝畫徵錄》中的所謂“佯狂卒”作一探討。
何謂“佯狂”?假裝瘋癲也。筆者以為此說不確。如前所述,卜舜年因負(fù)才孤傲,舉止怪異,故早年即被鄉(xiāng)里目為狂生。爾后科舉不利,生計窘迫,加之遼陽之痛,憤世嫉俗之馀,頹廢益甚,以至姿情自放于酒坊歌板,與孌童相處。為此,契友潘一桂曾多次致函,直言規(guī)勸。如《與卜孟碩書》有云:“愿足下覽往事之成敗,察將來之吉兇,揆身世之無多,鏡浮歡之易盡。……毋使長圖大念喪于柔情,高堂弱季虛其厚望。”又如《與卜孟碩》寫道:“初冬得近信,云孟碩一疾幾至不救,驚恒彌日,夜不可去。洎冬接手教,已知勿藥,喜慰無量,不啻尋常音耗而已。孟碩負(fù)一往之性,天馬空行,不受銜轡,欲之所臻,不自樽戢,遂至五臟去其蔚氣,困篤緜緜,殆不自濟。今雖小差精爽,尚在完虧之際,尤宜慎重,禁勞窒欲,倍萬調(diào)護?!彼茨暌嗷谙蛘咧疄樗廊艘?,自為記過簿,欲以盡洗宿習(xí)。然驅(qū)齡伐性,消竭頻臻,為時已晚,終以“癆瘵疾作”(見卜舜年《自為墓志銘》)醫(yī)藥不克治而亡。1990年版《漢語大辭典》“癆瘵”條引《醫(y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癆瘵總括》:“癆瘵陰虛蟲干血”注:“久病癆疾而名曰瘵。瘵者,敗也,氣血兩敗之意也?!币嘀富挤谓Y(jié)核病。
由上可見,舜年多所好,多所僻,又多所轉(zhuǎn)變,素負(fù)狂名。晚既失意,坎壈不平,或許因抑郁而更狂。此均乃其天性使然,無一理由以假裝瘋癲而有所企求,史料中亦未見這方面的具體記載。而舜年之所以英年早逝,是他患癆瘵疾藥石罔效之故。“亂后(明亡)佯狂卒”之說,既與史實不符,又似有溢美之嫌。
二是勞繼雄先生《鑒畫隨筆·卜舜年的卒年問題》中提到的兩件卜舜年作品。因文章采用《國朝畫徵錄》和《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辭典》的有關(guān)記載,故“按卜舜年萬歷四十年(1612)生,則前一‘己未’為萬歷四十七年(1619),時年僅八歲,而后一‘己未’已是康熙十八年(1679),時年六十八歲了”。如此,兩件作品誠如文中所說,顯然都應(yīng)“作于后一個‘己未’年”?,F(xiàn)若以前述卜舜年生于1587年重新加以考正,卜舜年作于“己未夏日”的山水卷,倘若是真跡,不應(yīng)是后一“己未”年,反倒應(yīng)是前一“己未”年,即是他去世前一年(1619)三十三歲時的作品。至于亦署“己未”年的卜舜年所書引首,勞文說徐安生《蘭竹圖卷》“畫于康熙十六年(1677)丁巳小春望日,卷后又有潘道廉于康熙壬戌(二十一年,1682)的跋”,而此時卜舜年早已下世。那么,如果按先有畫后有引首這一常識,這件書法作品恐需存疑俟考了。
三是關(guān)于卜舜年之妻沈蘭英。沈蘭英的史料見于徐崧《百城煙水》、乾隆《吳江縣志》、乾隆《盛湖志》、同治《盛湖志》,以及費善慶、薛鳳昌《松陵女子詩徵》等著述。從中可知,沈蘭英為明吳江縣庠生浚源之女,二十歲嫁卜舜年。孀居后曾寓蘇州虎丘,葬夫于上方山,赤貧無嗣,惟與婆母相依。后返故里盛澤,日夕紡織,以供甘旨。婆母卒,喪葬盡禮。茹素苦志數(shù)十年,卒于清順治己亥十六年秋。沈蘭英是位才女,工詩善書。因時值世亂,所著詩冊俱散佚無存。
從已知的沈蘭英史料所載,雖有不同(如有言“年三十夫亡”,或不記夫亡時之年齡;守節(jié)有“四十一年”和“四十馀年”兩說;享年有“七十一”、“七十三”、“年逾七旬”多說),但“卒于清順治己亥十六年”這一點并無二致。清順治十六年,為公元1659年。如采用“享年七十一”之說,蘭英當(dāng)生于明萬歷十七年(1589),明泰昌元年(1620)舜年病卒時,蘭英應(yīng)為三十二歲,如采用“享年七十三”之說,蘭英則與舜年同庚,均非“年三十夫亡”。若依“年三十夫亡”之說,蘭英的生年應(yīng)為明萬歷十九年(1591),享年六十九歲,而非“七十一”或“七十三”。故疑史料記載有誤。
(二)卜舜年的營葬和孟碩遺集的刊行
依盛澤舊時葬俗,雖葬無定期,有信堪輿家言至數(shù)十年不葬者,但一般均在三年喪畢即葬,以“入土為安”。而卜舜年既死,家益貧困,上有垂白之母,下無烝嘗之胤,遺嫠吊影,以紡織自活。其停柩待葬之廬,荒旌敗壁,塵土數(shù)楹,尋向之清歌燕笑之地,已鞠于荊榛而不可問,遲遲未得入葬。
直至卜死后十年,時有大司馬呂益軒先生,雖未識舜年之生,但讀其遺文,而憐其死,垂慈擇惠,恤死慮生,于上方山顧野王墓側(cè),謀為之塋,以安魂魄;謀為之祠,以寄吟眺;謀為之置田若干畝,以贍其煢獨。舜年生前契友潘一桂聞后,詩以感之:“十年憔悴托平生,敗壁荒塵貼素旌。慚愧才魂一抔土,特?zé)┧抉R幾經(jīng)營?!辈⒆珜懥恕赌荚岵访洗T茂才疏》?!妒琛分姓f,孟碩“死十年久矣,而流風(fēng)馀韻沁人耳目,間而不可去。三吳數(shù)百里間,稱詩者,師其宮商之位;徵歌者,師其抗墜之節(jié);臨池而染翰者,師其揮灑?礴之勢?!备袊@“才如孟碩,品如孟碩,生不能策名丹陛,綰半通之綸,死不得戢體元丘,依一抔之土,且并其母若妻日就凍餒焉,而卒無效脫驂捐麥舟者。則平居所為締金石之交、同芝蘭之臭者,果何人也?”故泚筆以倡疏,告諸天下之好行其義者,與大司馬“共襄茲舉,以慰才魂”。
此后,一代奇才才得以入葬。乾隆《盛湖志》卷下·節(jié)烈“卜沈氏”條有云,舜年歿后,其妻沈氏“拮據(jù)營葬”。斯言非虛。
卜舜年所著詩文集,據(jù)史料所載,均在其去世后刊行。主要有三種刊本:
一是潘一桂梓之以行的孟碩遺集。其書名、卷數(shù),雖然在《松陵文獻》、康熙《吳江縣志》、《觚賸》、乾隆《吳江縣志》、《垂虹識小錄》等書中記載不一或語焉不詳,但多數(shù)稱《綠曉齋集》,四卷。至于潘一桂在《卜孟碩遺集序》中所記孟碩彌留之際,馳函自謂“遺集三卷”之說,根據(jù)此后徐天羽所刻刊本和“凡例”來看,應(yīng)是四卷,書名《綠曉齋集》,“乃從友人吳孟孚轉(zhuǎn)錄者,輕于去取,十得其四五,令慕師名者遂有遺珠之恨,且中多豕亥魚魯之誤?!钡拦馐赅嵳罩乜獭毒G曉齋自選全集》之“例言”亦說 :“吳江潘木公一桂曾刻孟碩遺集,所錄不多,為海鹽張石匏開福所藏,今據(jù)以校徐刻之字句焉”。
二是卜舜年門人徐天羽(字羽仙)所刻《綠曉齋集》,為卜舜年手定本。其“凡例”有云:“卜師未亡前數(shù)日,張師與端甫先生操舟訊之,師出自選稿相付。每一體為一帙,皆手錄,行草相兼,最為可愛。兩先生各取謄之,而以原稿歸其家,戒以勿失。后為乃侄不肖,舉以媚權(quán)貴,使人嘆息。今所刻一仍張師原本,縱有他作,不敢妄入,存雅志爾。”上述“張師”即張威明,“端甫先生”即莊汝培?!澳酥丁?,據(jù)卜舜年《弟又碩墓志銘》中“弟皋年癸丑娶于隴西李氏,夫婦愛敬者六年,弟病嘔血,肇生一女,續(xù)生一男。弟歿,男且殤”的記載,則非皋年之子,應(yīng)是族子。
是集共四卷。為詩有騷賦、古樂府、四言詩、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五言排律、七言律、七言排律、五言絕、六言絕、七言絕,同邑張威明作有評語。為文有敘、墓志銘、雜文,其中卜氏父子的三篇墓志銘,為后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尤為珍貴。卷后附有莊汝培《抱膝吟》一卷。
三是鄭照刊行的《綠曉齋自選全集》。鄭照,字諒伯,浙江秀水人,僑居吳江盛澤,素仰卜舜年之才。因徐天羽所刻《綠曉齋集》板本久失,傳抄者偽脫不一,遂遍索舊刻重為校訂,以付梓人,以永其傳。
是集重刻于清道光十年(1830),四卷,首一卷。張威明評語悉遵原本,莊汝培《抱膝吟》一卷仍附于后,并以桐鄉(xiāng)宋志恒(漪舫)藏本補足之。同時在卷首輯錄了潘一桂《中清堂集》中投贈孟碩之詩文,備錄了有關(guān)名家記載的孟碩事略,并附有孟碩自寫小像。在卷末則附有鄭照本人所輯“孟碩先生詩文拾遺”。
上述三種刊本,在《吳江藝文志》中,潘一桂、徐天羽刊本未見著錄,鄭照清道光十年刊本,吳江圖書館存有寶敦齋刻本。又據(jù)《吳江藝文志》,遼寧省圖書館存綠曉齋集稿本一卷,明末抄本詩一卷附錄一卷;上海圖書館存清抄本綠曉齋外集一卷雜文一卷;國家圖書館存清初《人琴集七種》刻本石林西墅遺稿一卷?!度饲偌窞榧紊棋X繼章所輯,入選舜年詩作,其《敘》有云:“孟碩家松陵,去余家不百而近,恨未獲一見。……然讀其詩知其人。其人負(fù)郊島之窮愁,其詩則兼高岑之森秀?!贝送?,卜舜年零星詩文見于徐崧《百城煙水》、康熙《吳江縣志續(xù)編》、乾隆《盛湖志》、道光《震澤縣志續(xù)稿》、同治《盛湖志》,以及殷增《松陵詩徵前編》等著述,均采于《綠曉齋集》。
(三)后人的紀(jì)念
卜舜年去世后,世人尤其是家鄉(xiāng)人,因愛其高才,賞其奇行,敬其氣節(jié),慕其孝友,惜其不遇,痛其早卒,故而采用多種紀(jì)念方式,以表達仰慕和緬懷之情。
憑吊舊居悼念故人。卜舜年舊居名“綠曉齋”,居所后有“望鬼樓”,傳為卜氏修仙處,后其地稱“綠曉莊”。舜年早卒,世人痛惜,常有人前往吊唁瞻仰、賦詩作畫。如潘一桂《過卜孟碩舊居》:“不忍問幽琴,情來涕不禁。殘燈哀櫬冷,古屋暗塵深。有客求遺跡,無兒續(xù)苦吟。鄉(xiāng)園一抔土,凄惻故人心。”湯鐘《訪卜孟碩故宅》:“煙鎖云封訪舊難,衡門無地可盤桓。長生術(shù)盡詩仙老,一任荒碑落照寒。拋殘緯讖與河圖,不辨當(dāng)年舊灑壚。廢寺只今空蔓草,吳歈還唱月明無。”沈煥《望鬼樓》詩中有云:“先生當(dāng)日奇興乘,放眼遙天迷處所”、“舉身會當(dāng)千仞翔,不然寧與異物伍”、“高風(fēng)綿邈二百年,綠曉荒荒馀舊礎(chǔ)。先生之靈歸不歸,高髻紅衫渺仙府?!庇秩鐥畋馂榈克茨?,特繪綠曉莊圖寄示友人趙函,趙函則作有《綠曉莊在吾鄉(xiāng)舜湖之東,為明高士卜孟碩先生故居,楊辛甫繪圖寄示,題二律句歸之》詩,其第一首寫道:“一椽投老舜湖東,寶劍常懷烈士風(fēng)。同甫奇才埋牖下,季心猛氣蓋關(guān)中。春深別浦滋新淥,雨過涼云壓繼虹。忽憶髫年游騁地,往來射鴨挽輕弓?!痹偃缰娙肆鴣喿佑?907年作有《論松陵前輩》詩八首,其第一首便是詠卜孟碩:“痛哭遼陽戰(zhàn)骨新,離憂憔悴屈靈均。我來綠曉莊前過,天地蒼茫失此人?!本把鰝兄橛诖丝梢?。
為立祠堂歲時祭祀。古有“以祠言尊”之說。為紀(jì)念卜舜年這位先賢,清道光庚寅十年(1830)閏四月十四日,盛澤鎮(zhèn)的士紳賢達于宸洲道院碧霞樓為立卜高士祠,設(shè)先生栗主,龕奉香火。又以卜舜年“泥無身”自寫小像摹勒于石,以奉祠中。據(jù)鄭照(諒伯)所記,此像乃卜“病寢時所作”,紅衫高髻,狂態(tài)可掬,見者可以知其人。周夢臺撰祠堂記,眾人則多有詩作。如金作霖《送卜孟碩先生栗主祀碧霞樓》:“一鄉(xiāng)騷雅開生面,當(dāng)代詞宗托賞音。服亦何奇才子氣,過能自記圣賢心。裔衰剩有集傳世,命短還留名到今。知己不嫌身后少,斷縑殘墨抵兼金。”沈煥同上題詩云:“絕代奇蹤曠世推,茲鄉(xiāng)騷雅仗公開。時危兼善韜鈐術(shù),地薄難容磊落才。盡有文章騰氣焰,可無香火寄塵埃。此樓舊是登臨處,仿佛紅衫入座來。”
取“舜水”、“舜湖”之名為盛澤別稱,以垂之來世,傳之萬載。其“舜”字,既點明了紀(jì)念卜舜年這位前賢的含義,又巧借了“舜”與“盛”的諧音,可謂一字兩用。同治《盛湖志》卷一·沿革:“盛澤鎮(zhèn)……逮鈕琇《觚賸》紀(jì)事稱舜水鎮(zhèn),蓋借明卜孟碩先生以取重耳。故又名舜水?!保ò矗骸鄂嫛芳o(jì)事稱舜水鎮(zhèn),見其卷三·吳觚下“睞娘”條)。卷六·祠廟“卜高士祠”條,載有楊秉桂《閏四月十四日同人祀卜孟碩先生于碧霞樓》詩,中有“及時緬畸人,仿佛云中駕”、“舜湖溯名稱,祀典非假借”之句。這是目前僅見的兩則“將盛澤稱舜水、舜湖,以紀(jì)念卜舜年”的文字記載。舜湖或由舜水衍化而來。《觚賸》成書于康熙三十九年,楊秉桂及其同人周夢臺、趙函、金作霖、沈煥、鄭照等人,均為清乾隆、嘉慶、道光間人,可見舜湖之名應(yīng)肇始于此前的清朝初期。此后,舜湖作為盛澤的別稱和命名,則屢見不鮮。如1923年10月,盛湖公學(xué)舉行二十周年校慶,《新盛澤》報刊行紀(jì)念??d校歌有云:“浩浩舜湖湖水清,毓秀兼鐘靈。宗建與孟碩,流風(fēng)馀韻今尚存。豪俠秉血性,節(jié)義冠古今。磊磊落落奇男子,烈烈轟轟古藎臣?!庇秩缡涉?zhèn)1924年3月1日創(chuàng)刊的報紙,名《舜湖公報》,成立于1935年的京劇票房,稱“舜湖逸社”,創(chuàng)建于1987年10月的民間書畫篆刻組織,叫“舜湖印社”等等。時至今日,在盛澤,尚有不少街道、橋梁、賓館、工廠、商店,仍以“舜湖”命名,足見卜舜年對后世影響之深遠,亦可見后人對卜舜年的敬重和懷念。
明崇禎二年(1629),詞賦名家潘一桂在《募葬卜孟碩茂才疏》開篇寫道:“問才于今,吾必以孟碩為第一焉?!?917年,南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著名詩人柳亞子又詩贊卜舜年“國士無雙信美哉”。如今,卜舜年早已駕鶴西去,但他的名字卻與盛澤、盛湖、舜湖一道,瓣香競屬,風(fēng)雅感人,已刻在歲月的軌跡上,永垂史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午夢堂三人談.doc
清初江南的文人社團
晚明塘棲士人卓明卿的交游生活
文選版本擷英
孟敬訓(xùn)墓志銘
[黃石詩群]潘蘭香的詩《夏至辭》(外一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